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自“尼罗河之春”以来埃及社会治安一直不稳,枪击、爆炸、死人虽不说习见平常,却也不至于引发多少大惊小怪。

但发生在首都开罗市中心的一声巨响,却产生了世界性的震撼,许多资深观察家纷纷呼吁“警惕这个危险的信号”。

这一声巨响是何来头,何以引发如此大的反响?

目标是意大利领馆

这次爆炸的发生地是位于开罗市心脏地带的意大利领事馆,时间则是7月11日上午6时30分左右。

据埃及官方的中东通讯社(Mena)披露称,当时有一辆可疑的汽车停靠在意大利领事馆门外,并引起保安人员怀疑,正当保安人员打算对这辆车进行检查之际,车辆忽然发生猛烈爆炸,据分析,这辆汽车是被改装过的遥控炸弹汽车,疑犯系在远处通过遥控装置引爆了车辆。

爆炸本身造成的伤亡并不严重:1名平民死亡,包括保安、警察和路人在内的9人受伤,领事馆外墙、大门和门面房被炸毁,附近的木质警察岗亭被炸飞,此外还有约50座公用建筑和私人建筑受损。

但时间造成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这是“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首次直接针对外国使领馆的恐怖袭击事件。

事发后人们纷纷猜测,这次事件或许是一件和国际恐怖势力有关的跨国暴恐事件。这个猜测不久后便被证实了。

几小时后“伊斯兰国”(ISIS)的推特账户喜气洋洋地宣布“感谢真主,伊斯兰国的战士们成功引爆了装在意大利领事馆门前一辆汽车上的炸弹”,并表示这次行动的直接实施单位为ISIS下属的“西奈省”(Province Sinaï )。

“西奈省”是什么

所谓“西奈省”其实原本并非ISIS的分支,而是一个土生土长于埃及的原教旨极端组织“安萨尔教法团” (Ansar el-Charia),这个组织早在穆巴拉克时代就屡屡进行恐怖暴力活动,一度因军方严厉镇压而趋于式微。

当时埃及最有影响力的原教旨极端恐怖组织并非他们,而是历史悠久的埃及伊斯兰圣战者组织(EIJ,这个组织在法鲁克王朝时代就存在了),该组织在上世纪80年代初因政变失败改组为新伊斯兰圣战组织(IYS),并在1998年“赫拉特会议”后并入“基地”组织,其领导人则是基地组织如今的最高领导人扎瓦赫里(Ayman al-Zawahiri)。

“9.11”之后“基地”一度成为伊斯兰原教旨恐怖势力的国际“共主”,“安萨尔教法团”为了“抱团取暖”也宣称效忠“基地”,并由此获得后者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源源补充。“阿拉伯之春”和“尼罗河革命”爆发后,“安萨尔教法团”趁势而起,在埃及的“活动能量”越来越大。

2013年7月埃及局势再度发生剧变,军方背景的塞西(Abdel Fattah al-Sissi.)取代了民选上台、穆斯林兄弟会背景的穆尔西(Mohamed Morsi)政府,这让“安萨尔教法团”一下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一方面,政局的变化令埃及社会动荡不已,政府对穆兄会的持续镇压不仅迫使穆兄会转入地下,也让不少对政府不满的保守派人士成为“圣战”的同情者,这无疑有利于“安萨尔教法团”扩充影响力;另一方面,塞西所代表的埃及军方素来对原教旨暴恐活动毫不留情,且积累了丰富的反暴恐经验,这又让“安萨尔教法团”感到压力。

权衡利弊下这个本就改换过旗号的恐怖组织选择了“转会”,在ISIS去年“旋风般崛起”后于去年底、今年初跟风宣誓效忠,“安萨尔教法团”被改称为“伊斯兰国西奈省”。

当初他们投奔“基地”,是为了获得人员、资金、物资和武器的支持,如今也仍然如此:他们的活动中心在埃及的亚洲部分——西奈半岛,这里与哈马斯控制下的加沙地带接壤,两地边境间有密如蛛网的“地下通道”相联接,是中东-北非原教旨组织进行人员、资金和物资交流的最便捷地带,原本加沙一代的“后勤网”控制在亲“基地”派系手里,“安萨尔教法团”便宣布效忠“基地”,如今这些资源转到亲ISIS者手中,他们的效忠对象也自然随之转变。

不论“基地”或ISIS,对这批“外来者”也并不敢怠慢,这并非因为“安萨尔教法团”有多大战斗力或号召力,而同样因为他们“占了块好地”——有了他们,“基地”或“伊斯兰国”的“泛地中海圣战圈”欧、亚部分才能真正连为一体。

危险的蔓延

“地头蛇”和“国际势力”的“双剑合璧”,令埃及反恐形势骤然紧张。

据埃及内政部统计,仅过去两年间,“安萨尔教法团”系统在埃及境内所制造的恐怖暴力袭击,就造成至少600名军警死亡,平民死伤更不计其数。

埃及政府对穆斯林兄弟会的镇压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去年4月28日,穆兄会精神领袖穆罕默德.巴迪(Mohammed Badie)被判处死刑,今年4月21日,前总统穆尔西被宣布维持死刑判决,此外在两年间被判处死刑的穆兄会骨干达到千人左右。尽管由于埃及独特的司法规则,死刑判决被执行的概率低到几可忽略不计,但政府、军方对穆兄会的全方位打压力度是一目了然的,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原本憧憬追随穆兄会,通过合法、民主手段建立“沙里亚法治国”政权的原教旨主义者对“一人一票”彻底丧失信心,转而成为ISIS和极端原教旨主义的追随者,而ISIS和“西奈省”也抓住这一契机争取支持者、扩大势力,并越来越多将袭击目标对准军政高官和外国机构、游客,以便“弄出更大动静”。

军政目标方面,,曾主持过对穆兄会公诉的埃及总检察长、64岁的巴拉卡特(Hisham Barakat,)被汽车炸弹炸死;,“西奈省”发动了针对埃及安全部队的大规模攻击,导致100多人死亡;,“西奈省”又袭击了一支军方巡逻队,导致近20名士兵丧生。

针对涉外目标的袭击虽相对较少,但影响更大:去年2月16日,“安萨尔教法团”在西奈半岛埃及-以色列边境附近袭击旅游大巴,导致1名司机和3名韩国游客死亡;今年6月3日,著名的吉萨大金字塔边,恐怖分子开枪射击,打死两名旅游区负责游客安全的警察;,3名武装分子试图在卢克索卡纳克神庙附近进行自杀炸弹攻击,被警察发现后展开枪战,导致包括袭击者在内的2人死亡、6人受伤。

应该说,迄今针对外国目标的恐怖袭击都不算成功:卢克索未遂袭击案未造成1名外国游客伤亡,此次针对意大利领事馆的袭击,意大利人也毫发无损。

但人们担心的是,这种明显针对外国目标,且与ISIS所发动的、世界范围内遍地开花“斋月攻势”一脉相承的恐怖暴力活动,会成为一种危险蔓延的信号:环地中海的暴恐袭击“版图”或许因为地跨欧亚的埃及的加入,而补上最关键的一环。

应该怎么办

事发后意大利总理伦齐(Matteo Renzi,)第一时间和埃及总统塞西通了电话,外长真蒂洛尼(Paolo Gentiloni)表示“意大利不会被吓倒”,将和埃及政府携手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埃及政府也表达了坚决打击恐怖主义的决心和意愿。

许多分析家指出,打击埃及境内以“西奈省”为首的恐怖原教旨势力,不仅对埃及政治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且关乎“全球反恐一盘棋”,绝不能任由ISIS通过西奈半岛这个枢纽,打通横贯欧亚非、环抱地中海的“恐怖之环”。

然而问题难就难在“西奈”这个关键词上。

1978年埃及和以色列达成《戴维营协议》,从此结束了埃以间持续几十年的战争状态,为此时任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同获当年诺贝尔和平奖。然而《戴维营协议》中当初为减少埃以敌意、避免擦枪走火的一项设定,却不经意间成为如今反恐的一大障碍。

根据《戴维营协议》和翌年签署的埃以和平协定,西奈半岛被划为非军事区,巴以200多公里的边界线附近只允许750名埃及士兵驻守,且禁止在半岛部署重武器。2007年6月,哈马斯击败法塔赫,控制了整个加沙地带,为对抗以色列封锁,纵容甚至鼓励加沙南部-西奈半岛间“地下通道”的发展,这等于让整个西奈半岛成为地地道道的“原教旨兵站”,得到“加沙大后方”及其背后国际恐怖网络支持的“安萨尔教法团”(或“西奈省”,反正是一回事)如虎添翼,在西奈半岛内对人数有限、武器单薄的埃及军警取得了局部性的绝对优势,如果这一状态无法扭转,西奈半岛的反恐局势恐只会愈益恶化,甚至沦为“恐怖特区”。

要解决这一障碍,唯一的办法是加强埃以边控。

不过加沙方面,指望哈马斯“自断血脉”显然不现实,以色列曾多次用兵加沙试图切断“地下通道”,但在国际压力下每每无功而返。

至于埃及方面同样不容易:尽管埃以和平数十年,但彼此间芥蒂犹在,任何试图在西奈半岛增兵的构想,都会本能地遭到以色列、甚至两者共同盟友美国的警惕——谁知道你除了反恐还打算干些什么?由于屡屡和以色列方面交涉在西奈半岛增兵、增加重装备不得要领,埃及空军司令哈菲兹(Reda Hafez)2011年10月曾发狠表示“埃及是主权国家,用不着等以色列批准就可以自己增兵”,但如今3年多过去,“教法团”已变成“西奈省”,“伊斯兰国军”倒是增兵、换装了,埃及驻西奈的军警却仍是那可怜的“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

本文系澎湃约稿: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52257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编辑推荐 13 篇博文


凤凰新媒体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2011 Phoenix New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引文来源  埃及:开罗惊魂和西奈死结--陶短房的博客--凤凰网博客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