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拒外地人于大都市之外”此路不通

限制外地人购房、限制外地人落户、对外地人进入北京、上海实行“准入制”……在中国的大都市,外地人似乎动辄得咎:房价高企,是外地人来得多了,要限制;治安恶化,是外地人惹的祸,要“控制无序流动”;就业压力大,是外地人抢饭碗,要“准入”;路上堵车,是外地车跑来占路,要收“进城费”……这类提案、建议、方案,近年来屡屡被某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教授改头换面地抛出,已经到了见怪不怪的地步。

这些方案万变不离其宗,首先,把“都市病”归咎于外地人来得太多;其次,为这类“都市病”开出的药方,就是想方设法让外地人进不来、呆不住、住不长。

问题是,这种“拒外地人于大都市之外”的做法,非但于理不合,于利不当,而且说到底是此路不通的。

说它于理不合,是因为大都市之所以膨胀迅速,并出现诸多“都市病”,归根结底,是大都市自身因素所造成的。相对于中小城市和农村,大城市集中了更多的资源,从基础设施到教育、医疗资源,从就业机会到发展空间,而这一切,都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演进,通过资源的流动和集中,从中小城市和农村,聚拢到大都市身上的。可以说,大都市的繁荣和发展,是依靠中小城市和农村的输血完成的,其资源不应单纯属于大都市人自身。

相对于工业化国家,中国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直至今日,在这个全球最大的单一制国家里,“全国一盘棋”的资源调拨也是司空见惯的,不论北京、上海,都是这种统筹、计划的受益者,它的每一条宽阔街道,每一片豪华社区,都凝聚着全国民众的心血和财富。既然有取,便当有报,索取时强调“北京是全国的北京”、“上海是中国的上海”,回报时却要把外地人、“乡下人”远远撇开,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中国的都市病之所以特别严重,是因为大都市集中了过多的城市功能,既是行政中心,也是工业中心,更是商业、文教中心,功能既多,城市规模自然膨胀,各种问题也应运而生,这原本是有关部门自己的问题、责任,转嫁给外地人是毫无道理的。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限制自由迁徙的国家,大城市户口也因此成了奇货可居的资源、商品,“指标”、“蓝印”被炒作、被买卖,被当做各种交易的筹码,各种弊端,不胜枚举,已久为人所诟病。曾几何时,大城市房地产陷入低谷,为了推销,许多大都市搞起“购房入户”,如今房地产火爆,城市拥挤,却又嫌弃外地人的钱和人,这样的逻辑,就和某些地方昔日阻挠“农转非”,如今又逼迫农民“并村”、“上楼”、“非农”一样,是只顾一己之私、不顾他人正当利益的自私行为。

说它于利不当,是因为大都市之所以繁荣,正因外地人的源源涌入。不论上海、北京或其他都市,其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外地人的努力,外地精英的入学、落户,构成了城市发展的中坚;外地民工、服务人员的拾遗补缺,让城市功能更健全、社区更宜居,外地车辆的穿梭往来,为大都市运来各种必需品,运走产品和都市排泄物,替大都市完成新陈代谢和产业循环。在中美洲的玛雅,历史上曾有过繁荣的城邦文明,但各城邦的排外和自我封闭,导致城市活力的丧失,最终这些一度光辉灿烂的文明都市,甚至不等欧洲殖民者到来,就纷纷自行衰亡,个中教训,不可谓不沉痛。

都市病并非中国所独有,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存在。在一些国家,采用都市功能分离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如美国把政治中心放在华盛顿,金融中心放在纽约,而经济中心则分散在许多大中城市。非洲国家尼日利亚,鉴于原首都拉各斯功能太多、人口膨胀过快,将政治中心迁徙到内地小城阿布贾。许多外地人之所以愿意涌向大城市,无非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好的教育、居住、医疗等资源,如果能将这些资源更好地分配发散出去,外地人也不会真的“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小城市一套房”的。这些问题虽然早有人想到看到,但长期以来务虚多、务实少,又怎能怪外地人“赖着不走”?

在另一些国家,对超级都市的发展采取加强管理、扬长避短的方法,如法国,巴黎就是不折不扣的超级都市,每4个法国人就有一个在巴黎,全国政治、经济、文教资源大多集中于此,这样做固然会产生许多都市病,却也有利于资源、人才的集中,如果管理有序,规划得当,同样可以发挥独特的优势。城市规模、人口并不比北京、上海逊色的巴黎,在交通、教育、医疗、居住等方面,比北京、上海“宜居”得多,对外省人的接纳、包容也更加慷慨,与之相比,中国大都市的差距何在,不是一望而知的么?

说它此路不通,道理就更简单:大都市之所以成为大都市,外地人之所以源源涌入,是前述各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外地人进京只是“果”而不是“因”,不从“因”上着手,一味在“果”上着力,正所谓本末倒置,又如何能奏效?

“拒外地人于大都市之外”的思路要不得,解决“都市病”,必须从城市功能分散,从都市管理等方面入手,而不能将外地人当做替罪羊。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