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日经并购FT:跃跃欲试者的碰撞

 

7月23日格林尼治时间15点13分,英国金融时报(FT)网站在头版头条刊出一条爆炸性消息,这家历史悠久的经济类传媒在当天被日本日经新闻社以8.44亿英镑(合12.9亿美元)的价格全资并购。这是这家著名金融媒体58年来第一次发生股权变动。

正如许多欧洲观察家所指出的,这起并购几乎在一夜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本来一直被广泛提及的德国斯普林格集团(Axel Springer)戏剧性出局,而原本甚至很少在“潜在买家”名单中出现的日经新闻社却脱颖而出——有消息甚至称,他们最后被并购谈判对象、原FT的控股公司英国培生集团(Pearson)接受的全资并购报价,正是在并购消息被宣布当天才抛出的。

尽管斯普林格集团在23日当天所发布的声明中甚至索性矢口否认曾打算并购FT,但许多消息人士都指出,该集团至少在一年多之前就和培生“眉来眼去”,觊觎FT的控制权,且彼此间的磋商从最初的入资控股,变成后来心照不宣却众所周知的全资转让。与之相比,日经显然不会真的直到最后一天才“半路杀出”,但至少也是个后来者。那么,日经何德何能可以后来居上?

在当前传统传媒普遍不景气的大环境下,FT绝对是个令人垂涎的另类:自2005年以来这家媒体的订阅量稳步逆势上扬,截止收购前夕纸质报纸订阅总数高达73.7万,同比增长10%,在过去5年中增长逾30%,且覆盖面不断延伸,已从原先的英国、欧洲知名媒体品牌,成长为世界公认的全球性金融传媒实体。

之所以能如此,首先是该媒体在报道、分析全球金融事件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独到性、深度和广度,且在一定程度上恪守着自1888年创刊以来就遵循的座右铭“不惧怕、不偏袒”;其次,在全球化过程中该媒体表现出足够的灵活性,其多语种网站在一些素称苛刻的市场中仍然能生存、发展,尽管这种“八面玲珑”遭逢不少批评(有人指责如此做法“丧失原则”,而另一些人则指责多语种网站不能体现与FT主刊相当的专业水准),但从市场角度看却是巨大的成功;第三,在稳守传统媒体以深度报道、专业性内容见长的“本阵”同时,FT自2005年开始的数字化改革卓有成效,截止收购前夕,FT数字版订阅总数已跃居总订阅数的70%,且“数字化”成为FT全球化推广的开路先锋。

虽比不得默多克系或彭博社等全球传媒大鳄的财源滚滚,但FT也绝对是个小康之家:2014年该报全年销售额达到3.34亿英镑,净利润2400万英镑——正因如此,FT才能卖出逾10亿美元的超高价,而不至于如“老伙伴”《商业周刊》等那样,“贱卖”1美元都乏人问津。

既然FT绝不是个养不起的赔钱货,当了58年养父的培生集团为什么舍得将它卖出?

事实上从58年前入主FT开始,培生集团和FT就存在着不小的“色差”:和后者的“纯专业”色彩不同,前者一直给人以“在商言商”的印象,这家集团最初的主业是建筑,在并购FT之前已悄然转向金融业,而近几十年来则又摇身一变,成为全球屈指可数的教材和学习资料出版商。

历史上培生和FT这对“养父子”曾出现过利益碰撞,对此培生用“总编辑负责制”的切割措施加以“免疫”,长期以来,培生对FT的干预仅限于财务报表和总编辑任免,而日常业务和经营则放手交给总编辑和编辑部“自治”。媒体数字化时代到来之初,FT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业务亏损、发行量下滑等问题,彭博、汤森路透等领先一步进入媒体数字化时代的传媒大鳄也曾趁机询价,希望“低位吸纳”FT这只金融媒体界的“老牌蓝筹”,却无不碰了一鼻子灰。

之所以如此,公开原因是当时的培生集团CEO斯卡尔迪诺(Marjorie Scardino)摆出一副“等我死了再来买”的决绝姿态,但其背后的深刻因素,则恐是培生和FT都缺乏“摆出来卖”的意愿。

培生不想卖,是因为FT的价值还在,而当时的市场大环境又决定了它不可能卖出个好价;FT不想卖,则是对自身的“造血机能”尚缺乏自信,觉得“做生不如做熟”,还不如维持现状来得好。

但这种状况实际上在斯卡尔迪诺时代末期就悄然生变,尽管大多数分析家直到并购明朗化前夕还在坚持“没道理卖”(如伯恩斯坦分析师阿斯佩西Claudio Aspesi就是如此),但“养父子”却不约而同公开或暗地里放出“标卖”的风声。

2012年,培生集团首席财务官弗里斯通(Robin Freestone)就曾含蓄表示“培生和FT间的合作是良好的,但今后未必不会改变”;次年斯卡尔迪诺被新任CEO范岳涵(John Fallon)所取代,面对“是否承诺不出售FT”的质询,他仅表示“FT是培生极珍视、极有价值”的资产——这几乎立即被解读为“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来”的“出售广告”,且几乎毫不掩饰地表露出“价高者得”的意思。

“养父”卖意渐浓的原因并非仅仅如培生集团所言“兼顾FT和教科书两个全球性市场的开拓过于吃力”,更重要的是FT要想继续发展壮大需要更多投资,在已将更多精力投注到教科书主业的培生集团看来未必划算,而FT业务、经营上的亮点又让它有条件卖出个好价。

“养父”有意,“养子”又何尝没有。随着FT形势的好转,一直拥有很大独立性的FT编辑部自然渴望“过更好的日子”,向彭博社、汤森路透或WSJ这些“成功励志榜样”看齐,无如“养父”坚持让FT过紧日子,宁可将更多钱砸到教科书市场,也不肯给“模范养子”FT“补充弹药”,在这种情况下,FT编辑部和“养父”间的分歧近年来屡有传出,这显然对FT的决策出售有很大推动作用。

恰在此时,他们遇到了另一个跃跃欲试者——日经。

日经的历史甚至比FT还要“年长”12岁,订户数高峰时逾300万户,财政实力雄厚,且在日本传媒中较早、较成功开展数字化尝试。简言之,这是个比FT更强、更大的实体,且“专业对口”,不论对培生集团或FT编辑部,日经都是个很理想的买家——而且买得起。

买得起是一回事,愿意在最后时刻出高价“截胡”是另一回事。

日经自2010年推动数字化改革,2013年起推动全球化战略,其目的是是为了拓展日经的生存空间。正如许多分析家所指出的,日本本土媒体市场狭小,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日经在维持订户和数字化改革两方面都不尽如人意(订户方面,过去10年萎缩了11%;数字化方面,迄今全球数字媒体订户仅43万多,仅约全部订户的1/7)。数字化经营的不理想,加上日经自创的海外传媒、电子传媒品牌乏善可陈,又令该集团苦心孤诣的全球化计划严重受阻。

在这种情况下,在最后关头抛出大笔现款抢购具有现成全球性品牌和受众,且在数字化方面“领先一步”的FT,就变得顺理成章。很显然,FT将成为日经从“日本第一”迈向“全球第一”的航船,而日经则成为FT编辑部梦寐以求、愿意为自己更大梦想提供财力支持的“新养父”,至于培生集团,用FT换来的一笔巨款,恰可投入教科书“主战场”,三个跃跃欲试者可谓皆大欢喜,心照不宣。

然而“好契约”并非没有隐忧。

交易公布后,FT和日经相继在第一时间发表声明,前者誓言“FT还是FT”,仍会坚持“不惧怕、不偏袒”的座右铭,而非变成“日本的传声筒”,后者则强调“FT的编辑独立性将被维护”,日经的入主不会改变FT的管理和报道风格。这对“新养父子”的表态可能是真诚的,毕竟“换脸色”对它们谁都没好处,但安倍内阁上台后,日本传媒的独立性被公认受到越来越大威胁,批评安倍政策的媒体经常受到沉重压力,此次并购消息出台后不久,日本经济再生相甘利明就脱口而出“希望这次并购有助于更好地绍介日本经济政策”,作为全球性传媒,倘未来在编辑独立性方面出现“疑问手”,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不仅如此,培生集团在出售时“留了一手”,原本属于FT的《银行家》、《投资者纪事》杂志和著名经济类专业刊物《经济学人》50%股权都不在出售之列,这些都是深度、广度兼备的优质资产,甚至,伦敦FT总部大楼也被精明的“前养父”留了下来,也就是说,花掉10多亿美元的日经,买到的其实不过是半个FT,而这“半个FT”居然花掉了日经去年一年的净利润(2014年日经集团销售额仅约24亿美元,净利润则只有8亿多美元,同比下降10%),FT虽然美味,但急于下咽的日经匆匆吞下这块“大年糕”,是否能消化得顺利?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