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留学生教育不仅仅是商机和产业

卑诗省区域经济及专能发展厅长梅丽思日前表示,国际生总数已占本省公立大专院校学生总数6%,加上私立学生,总数已达14万人,其中亚洲生超过70%,它们为卑诗省每年带来超过16亿元的经济效益,并创造21000个工作职位,是卑诗省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近几年来,本省不少政要先后对留学产业公开寄托厚望,希望这一蓬勃发展的产业,可以带动本省经济的复苏,并为本省提供更多年轻、有专长的人才,在许多公私场合,留学被当做最热门的商机、产业而津津乐道。

然而留学生教育却不仅仅是商机、是产业,它的最根本属性,仍然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而在这些方面,本省仍有许多待改善之处。

尽管本省拥有几座北美驰名的高校,和众多公私大学、专上学院,但在留学被当做产业、留学生被当做商机大规模开发的同时,教育经费的投入却不见增加,甚至时有缩减,尽管梅丽思所提到的EQA制度,的确可以对教育品质进行认证,剔除不良教育资源,但实际操作中却效率平平,类似“英皇学院”这样的事件,从发现到查处,总会有相当长的过程,不仅损害国际生的利益,也影响了卑诗教育的口碑。从政要们的发言不难看出,卑诗省希望接纳更多国际生,从留学产业中赚更多的利润,那么就必须在经费、资源、管理等各方面进行相应的投入、配套,否则不但误人子弟,亦且自砸招牌。

作为产业发展的国际生教育,费用是逐年扶摇直上的,这原也正常,不过作为消费者,国际生及其家庭不惜工本一掷千金,无非为了将来的前途,为了毕业后能有好的出路。而在这一方面,卑诗省的政要们虽然常把“卑诗需要高素质人才”挂在嘴边,现实却是留给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不多,专业对口、学有所长的“高素质岗位”就更少。留学读书毕竟不是吃顿饭、旅个游,卖个高档手袋,花钱是为了买将来,买回报,卑诗省倘不认真解决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国际生)的“出口”问题,所谓“国际生商机”也只能是有近景无远景的一锤子买卖——谁会花这么一大笔钱,不远万里来等候一个失业或做不对口工的前景?

留学生是介于青少年和“社会人”之间的特殊群体,其中为数甚多的小留学生,更是需要监护的未成年人,他们远离家庭和故土,来到加拿大留学,于人于己,东道主都应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负责。今年早些时候,加拿大公共卫生杂志曾发表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在卑诗省境内居住在寄宿家庭内的国际高中学生,相比本地、本籍同龄人,在身心健康方面面临更大风险,吸烟、吸毒、早期性行为和遭受性虐等的比例均高出甚多,而这一问题始终未受到应有重视,未成年的小留学生尚且如此,被认为应对自己负责的高校留学生,其课堂外的一切,所受关注就更少。留学生毕业后就将直接走向社会,如果不能给予必要、及时的辅导,帮助其获得融入社会的能力,后果是很可虑的。

必须指出,一些政要和教育圈人士并非未见及此,只是认为本省留学产业是“稀缺资源”,在留学生转移民政策放开后更是如此,因此无需对生源过虑。的确,随着新加坡、澳洲等地相继收紧留学转移民的政策,及本国对技术移民的接收标准不断卡紧,许多有移民意愿者纷纷选择加拿大,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与生源增加相应的,是一些仅为移民、不为学业的生源大量涌入,这些人在校时无心学业,毕业后不但能力、素质欠缺,也缺乏融入本地社会的决心和热情,对他们而言,加拿大就是花钱买身份的地方,而留学期则不过是付钱后等交货的轮候期而已。省府如果仅仅将留学生教育当作商机、产业,而不注重其教书育人的根本属性,结果很可能是赚了学费,赔了人才,所得者小,所失者大。

留学生教育产业应该发展,但决不能因此忽视了教育资源的本来用途,一味向钱看,并不符合加拿大、本省和国际生来源国的利益。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