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拍卖爱国主义”可以休矣

点开网页,一则附有耸动标题的消息跃入眼中:某拍卖行受托拍卖《浮生六记》中《中山记略》“轶文初稿”“《海国记》”,拍卖举办方宣称此拍卖品系“钓鱼岛属于中国的铁证”,并扬言因该拍卖品“涉及中国主权”,故而“谢绝国外人士参拍”。

笔者幼年时曾随家师拜晤过“补白大王”郑逸梅先生,听他亲口说过《浮生六记》中第五、第六记系伪作,且世界书局曾有人约他作伪被拒,后来读到郑先生的《清娱漫笔》,谈到后两记系寒士黄楚香被“《浮生六记》足本”幕后推手、吴兴人王均卿以200大洋所雇,捉刀而成的赝品,后更有人发现,“《中山记略》”第二段89个字,其中58个字剽窃自嘉庆时清朝出使琉球中山国副使李鼎元的《使琉球记》前、杨芳灿所拟序文,而第三段至结束,则几乎全部抄袭、割裂、拼凑自《使琉球记》第三至六卷。这本《使琉球记》1802年就已出版,1992年4月陕西师大出版社《中琉关系史籍丛书》也收录出版,可谓证据确凿,而《浮生六记》只有前四篇真伪无争议,也是包括俞平伯等众多大家所公认的,所谓《浮生六记》第五记的“轶文初稿”即使不能就此论定为赝品,至少也是一件真伪存疑的藏品,置明显的破绽和学界公认的争议于不顾,在拍卖前大肆热炒,显然是不妥当的。

比热炒本身更不妥当的,是热炒的方式、口径。

据媒体称,拍卖举办方将这件拍卖品称为“钓鱼岛属于中国的铁证”。如果说,李鼎元的《使琉球记》作为官方使者的亲历,有较多佐证价值的话,《浮生六记》本身属于私人文学小品,即使《中山记略》或《海国记》为真品,也只能说,这是钓鱼岛主权归属的一条线索,一个记载,一种旁证,能否算作证据,尚不好说,说成“铁证”则很不严谨。主权问题是严肃的,来不得半点马虎、浪漫和戏说的事,一纸真伪尚难定夺的私人文学小品,在拍卖前由拍卖方单方面宣布为主权归属的铁证,这样轻率、不负责任的做法非但无助于捍卫国家主权,反倒可能授人以柄,被他人寻到攻讦的破绽。

其实,从“谢绝国外人士参拍”之类噱头不难看出,拍卖方所喊出的“主权”、“铁证”,说到底是生意经,将拍品跟社会关注的热点——钓鱼岛主权挂钩,一则可以转移公众视线,避免哪怕搜一下百度百科都能轻易发现的“《中山记略》”真伪之辩,二则可以借“爱国主义”这个大题目哄抬拍卖价格,所谓“谢绝国外人士参拍”,言下之意不过让“非国外人士”赶紧带着真金白银高价抢购,如此而已。

这种“拍卖爱国主义”并不罕见,从一掷万金抢购原本是“贼赃”的圆明园铜兽首,到把一个小拍卖行来路可疑的瓷花瓶拍出世界纪录的高价,打出的旗号都是“爱国主义”。然而这样的“拍卖爱国主义”所起的效果,却是在客观上鼓励文物走私、造假,纵容了明枪暗夺中国文物的洋人,是把原本不值钱的东西炒到天价,让拍卖者和收藏者——不论来路是否正当——赚得盆满钵满。

此次拍卖系在国内举办,至少不论拍到多少钱,不至于便宜了外国人,比较铜兽首、瓷花瓶,算是有些进步,然而借“拍卖爱国主义”的大帽子,将原本真伪存疑的拍卖品人为哄抬,企图利用社会和民众朴素的爱国心,把玻璃当钻石卖,肥肥捞一大笔,其心可议,其情何忍?

钓鱼岛自古属于中国,是中国官方的正式立场,也是中国大多数民众的共识,什么是“铁证”,自应由官方、外交人士和史学家去论断,去研究,而不能由谋财取利的商人妄加断定。爱国主义是崇高的情感,同样不应被五花八门的商业行为所借用,“拍卖爱国主义”可以休矣。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