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战国策》中称,魏国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成功击败了秦国,受到赵国君臣盛大接待和由衷感激,其朋友唐雎提醒他“事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很显然,像“9.11”这样的事就属于“不可忘”的范畴。

所谓“不可忘”并非仅指那些诸如国家、社会、反恐等宏大叙事,也包括成千上万或被迫、或主动卷入其中的普通人——尤其是那些明知有风险,却因为自己的责任、身份或选择而介入并付出者。

据《纽约邮报》日前的报道,14年前“9.11”发生后参与地面营救、清洁的消防员、警察、环卫工人等,患上癌症者多达3700多人,他们中的许多人长期忍受病患煎熬,且无法像那些直接冲入火场的同事那样,披上“英雄”的光环,得到更多的关注、更好的福利和照顾。可想而知,还有更多这样的人因此患上更不引人重视、但对其个人和家庭而言同样痛苦而持久的生理或心理疾病,并因此在过去的14年里感受到种种不便。很显然,对他们而言,“9.11”还远没有过去。

并非所有的人都真的忘却了他们。事实上,14年来,有关这些参与“9.11”外围善后工作并患上各种显性、隐性疾病者究竟算不算“9.11”受害者,应如何看待他们的命运,是否该给他们以适当的补偿,一直是一个不算热门、但始终在讨论的话题。许多人认为,当年联邦、纽约州和纽约市政府为了“政治正确”过早、过多地展开“大兵团”外围善后工作,并迫不及待地让被恐怖袭击波及的核心区域“一切恢复正常运作”,导致许多本可避开这些生理、心理伤害者被殃及,并留下不可逆的终身痛苦;也有人认为,不少“外围病患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应激效应”的伤害,这笔账的确可以算到“9.11”头上,却并非直接牺牲者;当然,还有很多人认为,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将14年前曾进入“9.11”现场外围、周边者14年来的各种不适都归结为“9.11伤害”,恐怕未必科学、公正。

“政治正确”在任何国家、社会,同样是属于“不可忘之事”的范畴,“9.11”之后显示爱国心、反恐决心和能力,显示社会的自愈力,一如“9.2”叙利亚小难民遇难成为全球热点后欧美各国竞相放低叙利亚难民“准入”门槛,是势在必做的事,14年前进入“9.11”核心区外围,为这一“灾区”尽早恢复正常运作默默作出贡献的消防员、警察、环卫工人等虽不似直接冲入“双子塔”的同仁们那样出生入死,却也为人心的安定、社会的稳定、正常和平生活的早日回归,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表现了令人钦佩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今天我们仍记得“9.11”,记得那些有名或无名的牺牲者,那些发出或掷地有声、或催人泪下名言的政治家、将军和名人,甚至记得那些发动这场恐怖袭击的策划者和实施者,却是否对这些看似平凡却不可或缺的成千上万普通“外围”,少了份应有的记忆和关注?

不论他们及他们的家庭如今所遭逢的病患、痛苦和困难,是或不是、直接或间接来自“9.11”,对他们而言,14年前的灾难至今还没有过去,在当代社会里,为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提供应有的关怀、帮助,同样是一种“政治正确”。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每年、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都发生着大大小小的天灾、人祸、灾难和危险,也随时随地会有众多平凡但不可或缺的“外围”,为社会秩序的尽快“复位”默默忙碌、奉献,“节点”在过去,轰动效应在衰减,而他们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却难免被忽视、被遗忘,对他们而言,早已是明日黄花的一切并未过去,而对于社会和我们,记住他们,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则是一件“不可忘的事”。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