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尽管部分国内媒体、网络刻意渲染美国方面对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时英国政府、王室所给予的“最红的红地毯礼仪”所表示的不满、不快,但事实上在近日美国传媒关于此次习近平访英行程及中英关系发展等的报道、评论中,这类话题、语气虽不能说没有,却绝对不是什么“主基调”。

几乎所有主要美国传媒都用一定篇幅报道了此次访问行程,并提到“黄金十年”、“西方最佳中国伙伴”等英国政府政要近期给予中英关系的新定义,以及超过此前所有预期的400亿英镑双边合作意向等,当然,许多美国媒体也刻意铺陈了一些在他们看来“不那么愉快”的东西,最早是塔塔钢铁公司及其员工对“中国低价倾销和政府补贴”的抗议,以及查尔斯王子的缺席国宴,然后则是欢迎仪式和此后一系列行程中周边出现的小“插曲”,工党领袖科尔宾(Jeremy Corbyn)“坚持谈人权”,以及下院议长贝尔考(John Bercow)在国会欢迎时的“话里有话”,当然还有欣克利角核电站大单所可能涉及的“安全问题”等等。但上述“小嘀咕”的篇幅普遍有限,甚至一笔带过(本来习近平访英和中英关系的相关报道篇幅就有限)。

与之相比,德国等欧盟国家媒体就显得更关注,且关注及忧虑也更深刻一些。

如《法兰克福汇报》10月20日的专题文章,就对中英合作表示了多方面的忧虑,包括“盟友的质疑”、“会影响与美国关系”(提到此前英国执意加入亚投行引发的风波)、“安全专家和价值观捍卫者对中国投资英国核电站的安全警告”等,而翌日《南德意志报》的文章则表示,中国和欧洲“在政治层面鲜有合作,地缘政治层面彼此无关痛痒”,而“在政治和社会问题上一如既往地从价值观上态度截然相反”,因此“在欧洲和英国很难有人相信中国会和平崛起”,这篇文章对中国的“新丝路”计划提出质疑,指责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摆出“典型大国姿态”,并呼吁欧洲国家“拿出并实施统一的对华政策”、“不要因蝇头小利而被中国各个击破”。

不难看出,尽管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舒服”、“小头疼”,但美国对中英关系的发展并没有普遍表现出过多的顾虑和敏感,这是因为美国对英国、中国都有较深刻了解(其中一个是“老朋友”、“亲表哥”,另一个则是近年来最关注的国家之一),知道这两个国家在外交、经济等领域都奉行实用主义哲学,且都是讲究礼仪、语言和外交技巧的国度,对台面上的言行无需过度解读,而实质性的关系则“该怎样就会怎样”——会来的跑不了,不会来的也绝不可能有什么惊喜。

不仅如此,美国对自身实力和美英关系的牢固性也有足够自信,并不像某些人所渲染的“担心中英关系抢了中美关系的戏”,而对中国的国际地位、实力,也因多年的“对手戏”有了较深刻的了解,对其“大国心态做派”早就见怪不怪。

与之相反,欧洲媒体的担心表明,他们对中英关系的发展和中国“成为一个大国”是真有些心病的,而究其原因,恐怕正出在他们自己身上。

相比美国,欧洲各国提及“价值观差异”的更多(这似乎会令不少国人感到诧异),这不仅和欧美政党政治的反差(美国政党主要是选举机器,而欧洲政党则保留强烈政治色差)有关,也和欧洲人在这方面的传统和执念息息相关(这从难民问题引发的争议就可见一斑),因此他们中许多人确乎会一边和中国做生意、打交道,一边转着“非我族类”的念头;不少“老欧洲”人至今对欧美以外的“新新世界”抱着居高临下的传统态度,潜意识里不认为中国真是个大国、强国。

至于“欧洲对华政策统一”、“英国(欧洲)人向钱看”,实际上都是“老梗”,前者早在讨论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和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时就在布鲁塞尔响彻云霄,后者则几乎可以在每次中国高级领导人访欧、或欧洲高级领导人访华时听到,而这恰是许多欧洲人最大的心病——《南德意志报》文章自己坦言“欧盟28国从来无法形成统一的对华立场、政策”(其实欧盟独特的机制导致他们几乎无法形成统一的任何立场、政策),而许多德国人早就对其总理默克尔更务实的对华姿态啧有烦言。

问题是小头疼也好,真心病也罢,中国就在那里放着,各国对华政策也必然是本着现实主义的原则去实施和调整的,即便要谈些“不愉快话题”,也同样要建立在实力和交情的基础上:默克尔被公认“最善于和中国领导人谈人权的欧洲领导人”,中国方面也“最听得进去”,而德国恰是中国在欧洲最大、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