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当地时间10月30日,一架俄罗斯科加雷姆航空公司的A321“空中客车”客机在埃及西奈半岛上的海滨度假胜地沙姆沙伊赫起飞后不久坠毁,机上224名乘员(其中221名俄罗斯公民)全部遇难。

西奈半岛是传统的极端恐怖武装活跃区,原名“安萨尔教法团” 、曾先后效忠“基地”和ISIS的本地恐怖组织“伊斯兰国西奈省”名声在外,且曾多次对外国游客下手,而俄罗斯近期又持续在叙利亚发动声称针对ISIS的军事行动,“坠机是否恐怖分子干的”自然引人关注。

时至今日,相关调查分析仍在紧锣密鼓进行,尽管一些消息、线索明显指向“事故爆炸说”,但究竟是否真发生了爆炸、爆炸是否是炸弹或袭击所引发,却尚未有明确定论或正式说法。

正式说法虽然暂时还没有,非正式的说法却以“大道消息”而非“小道消息”形式不胫而走。

自11月4日起,美英政要便接二连三发表各种消息、声明,称西奈坠机“很可能”是一次恐怖袭击所致,甚至给这种“很可能”下了“99%”的量词。如果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接受西雅图KIRO电台采访时“需花费大量时间核实调查和情报机构信息,在一切完成前不会作任何明确声明,但飞机上有炸弹是有可能的”话还说得不那么直接,英国首相卡梅伦、外相哈蒙德等则更露骨一些,甚至有英国官员直指“机场安检漏洞是恐怖分子得逞的关键”。

在正式说法未出台、英美也未直接介入现场调查的情况下,上述“大道消息”的来源,据称是“某不愿透露姓名美国官员的监听纪录”,这对于注重证据的反恐圈、外交圈,似乎至少可以说有些“不够严肃”,尽管一些内行(如前中情局专家布鲁斯.里德尔)认为“英国政府敢在特殊时刻(指哈蒙德发表声明指责机场安检漏洞并暂停所有飞停沙姆沙伊赫航班时正逢埃及总统塞西访问英国)如此行事必有确凿证据”,尽管恐怖袭击的可能性的确存在且不小,但仅就目前的调查阶段而言,不免应了当年韩世忠的一句话“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对这种“大道消息”埃及总统塞西、文物部长爱尔达马蒂、民航部长卡迈勒等当即予以“驳斥”,坚称“这只是一次意外”,很显然这种说法同样是“先判后审”,而非基于确凿证据的推断,内忧外患缠身、对旅游业依赖严重的埃及,当然经不起游客减少、航班绕道的雪上加霜,但人们更关注的是“苦主”俄罗斯和普京。

时至今日,不论普京本人,还是紧急状态部长普什科夫、航空部门负责人内拉德科等职能部门负责人,都始终坚持“坠机原因不排除任何可能性”的“底线”,外交部发言人扎卡洛娃更公开称对英国的推测表示震惊,因为“如果英国有相关证据那么并未和俄罗斯分享”,并语带机锋地呼吁英国立即提供相关证据以便调查。

之所以如此口径一致地拒绝派出“意外可能”,而非如某些人照所谓“普京定律”所想象的那样“勇敢一把”,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普京的确进退两难,从主观上讲他恐怕并不希望这真是一起恐怖袭击事件,因为倘果真如此,他不作出强硬反应则此前付出巨大代价营造的“中东反恐大赢家”、“俄罗斯民族安全捍卫者”形象不免大大受损,国内外都会因此失分;反之,就此作出强硬反应,他恐怕不得不在本就是“火药桶”的中东、尤其叙利亚投入更多本钱(囿于地缘政治因素他几乎不可能军事介入一边是苏伊士运河、另一边是以色列和加沙地带的西奈半岛),风险同样令人咋舌。

正因如此,普京和俄罗斯政府才不得不一面“勇敢”地硬顶英美的“很可能”(实话说后者的做法也颇不严谨且动机可疑),一面不声不响地“不勇敢”一把:11月6日,俄罗斯政府下令暂停所有往返埃及航班,并着手疏散滞留沙姆沙伊赫的本国公民,这比英国政府这样做只晚了两天,比爱尔兰航空、荷兰航空、德国汉莎航空等这样做更只晚了一天——不管是不是炸弹所致,俄罗斯都不能再冒一次险了。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