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养老保险改革:该安抚的是谁

据媒体报道,人社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日前安抚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而感到不安、意欲提前退休“保福利”的某些公务员,称事业单位改革在“制度设计上会有合理安排”,因此“没必要提前退休”。

古语云“趋利避害为君子”,在现行“双轨制”体制下,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养老收入、待遇,和企业单位人员相比,可谓一个在天,一个在地,面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会化”的呼吁、动议,一些离退休尚有几年的公务员惟恐这种可能导致自己养老收入、待遇降低的改革措施,在自己退休前出台,便想方设法提前退休,以免“肥水外流”,这也是人之常情。这种做法可能在一些地方、一些事业单位造成人心不稳,对工作产生一些影响,某些学者、官员考虑及此,加以解释、安抚,原也是正常的。

然而这种安抚照顾到了某些公务员失落的情绪,却忽略了更该安抚的社会群体。

事业单位福利、养老保险改革的初衷,正是为了解决早已为社会大多数阶层、成员广为诟病的“双轨制”,解决这种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之间、公务员和其他岗位工作人员之间,包括养老收入、待遇在内的严重不平等,解决这种导致许多怨言,以致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之一的严重社会不公。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公务员加薪在前,减员增效在后,国家历次提高退休人员收入,人不增他们会增,人少增他们会多增,在广大社会退休人员普遍被纳入社会保险范畴多年之后,事业单位的公务员们却仍旧可以旱涝保收、滋润安稳地吃着丰厚的“皇粮”,这对于饱受通胀之苦的普通退休人员和非事业单位在职人员而言,可谓最大的不公,最大的心理不平衡,这些因“双轨制”而长期忍受退休待遇层面“二等公民”待遇的普通人,才是最大的体制受害者,他们才最应得到人设部有关官员、学者的安抚,因为正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长期停滞,才让他们至今仍不得不忍受这种不公。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自2008年即已开始试点,如今两三年过去,这一改革仍然处于5单位试点状况,究竟改不改、何时改、怎样改,一概没有个明确的说法和定论,这种混沌状态的确足以令人焦躁不安,某些事业单位人员的“自我保护”,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被这种“不进不退”的漫长等待给逼出来的,也正因为此,他们才得到了有关官员、学者的安抚。但与他们相比,非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在职人员,却不得不在两三年时间里年年失望年年望,苦苦等待“双轨制”的并轨,能结束退休人员的“双轨制”不公现象,还他们一个公平、公正。等待的过程也就是维持现状的过程,很显然,现状对公务员们有利,而对非事业单位人员不利,要论不公,对后者更不公,要论抱怨,后者更有理由为改革的长期停滞不前而抱怨,有关方面究竟该安抚谁,不是一目了然么?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公正公平,还是为了照顾少数即将退休公务员的利益和感情?如果摆正了这一根本关系,“该安抚的是谁”,原本是个不难回答的问题——或者换言之,如果在事业单位改革中的“合理安排”,足以让即将退休的公务员们丝毫感受不到不安,那么大约该轮到非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职人员,轮到社会大多数阶层、成员“感到不安”了。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