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俄罗斯:当被遗忘的煤矿发生矿难

 

2月25日和28日,俄罗斯联邦科米共和国北极圈内沃尔库塔地区,由俄罗斯钢铁巨头谢维尔(Severstal)旗下佛库道戈矿业公司( Vorkoutaougol )所经营、管理的北地煤矿接连发生两次严重瓦斯爆炸事件,事发时共有110人被困于748米深的矿井下,25的爆炸导致4人死亡,26人失踪,而28日的爆炸则导致包括5名救援人员在内的6人死亡和救援工作被迫停止,截止当晚,仍有71人被困井下,其中11人受伤,而此前被宣告失踪的26人照佛库道戈公司发言人布切科娃(Tatiana Bouchkova)对媒体的说法,“已没有任何生存的机会)。

这是自2010年5月西西伯利亚库兹巴斯的科梅勒沃(Kemerevo)矿难(至少死73人)以来,俄罗斯境内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煤矿矿难。人们如今尚不清楚矿难的责任归属,以及是否存在违反安全规则等人为因素,俄联邦紧急状态部长普什科夫(Vladimir Poutchkov)则强调称,煤矿地处偏远(距离莫斯科东北2000多公里且深入高纬度),周围人烟稀少,煤矿工人工作条件苛刻,加上瓦斯爆炸后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毒烟、山体滑坡、持续不断的小规模瓦斯爆炸等,都令救援工作受到极大阻力。

一些知情者指出,近年来俄罗斯地处偏远的煤矿成为事故多发地:和北地煤矿同在沃尔库塔地区的另一座煤矿于一个月前发生瓦斯爆炸,至少导致18人死亡;更早前的一次重大煤矿安全事故发生在2013年2月,死亡至少8人,事发地点则和2010年5月的那次一样,都在科梅勒沃。

之所以矿难会密集发生于相近甚至相同地点,除了自然条件艰苦、天气恶劣等原因外,“被遗忘”的因素不可忽视。库兹巴斯是前苏联大工业时代的“煤都”,而沃尔库塔则是“斯大林营地式开发”的副产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他们曾备受重视,在大投入、大兵团作业模式下一度红红火火。但自前苏联解体以来,这些古老的矿井先是遭受模式坍塌的冲击,继而再遇能源市场由大热趋向大冷的寒潮,尽管佛库道戈公司在向媒体散发的材料中强调“近年来始终重视加大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投入”,但许多观察家都指出情况并非那么理想——且不说别的,此次矿难中两次大爆炸间间隔达3天之久,期间各有关方面拼凑起来的数百名救援队员,其救援表现和实际成效,往轻了说也是很不专业的。

煤炭、或如谢维尔-佛库道戈组合所表现的煤-钢组合,是任何一个迈向工业化时代国家所必经的一个重要阶段,任何一座有历史的矿井,也必然会有长短不一的一段辉煌“火红年代”。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产业的升级,“以钢为纲”的年月终有竟时,“火红的日子”也终究会如煤火余烬般变冷、变灰,许多煤矿关闭了,矿井停产了,矿工转业了,但也有相当多的煤矿、矿井和矿工仍在继续运作——他们仍“活着”,只是已被外界渐渐地遗忘。

然而正如前述所及,这种“活着但被遗忘”的矿井,恰隐伏着更大、更危险的隐患。因为“活着”,原本就是高风险作业区域的矿井依然危机四伏;因为“被遗忘”,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和重视,对事故救援“软硬件”的准备,极可能是较前松懈、稀薄的。在这种情况下,煤矿事故总数虽可能因开工矿井总数和作业矿工人数的减少而降低,但一旦出事,后果往往较前更严重。

相较于地广人稀、石油天然气资源更丰富的前苏联/俄罗斯,煤在中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更大,曾属于中国的“煤钢火红时代”更漫长,前些年的基建高峰和钢铁产能“大爆炸”,则更让全国各地大小煤矿、矿井如雨后春笋,热火朝天。如今中国同样进入了能源和产业结构转型的新时代,随着过剩产能的压缩,煤矿、矿井中,同样有可能出现“被遗忘”却仍在运作的情况,鉴于此前的教训,这其中恐怕也不乏“带病”者。

出于商业利益考量和地方维持社会稳定的需要,一些利润不大或“越挖越亏”的矿井,在一段时间内仍可能“在遗忘中继续低速运转”,对这样的煤矿、矿井,如无切实有效的机制约束,安全生产的投入很可能因成本考量而缩水,各种应急“软硬件”的准备也极可能因此而松懈、不足,这些都会在无形中增大煤矿、矿井事故隐患。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中国虽未发生特大矿难,但通化、大同、沾益、新邵、平遥、永定、鹤岗等地仍发生了多起致死矿难,其中相当一部分矿难就发生在这种“遗忘中但仍运转”的矿井,而6.27福建永定培风文东矿难,则更发生在早已关闭、但被悄悄非法复采的矿井中。

煤矿产业形势的变化势必导致成本上升和利润降低,并对安全生产和矿难救援等方面的投入构成制约,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但人命关天,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就越要尽可能防止出现“被遗忘的生产安全死角”。此次发生在俄罗斯北极圈内的不幸,再次为我们发出了有力的警示。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