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导语:日前卑诗省教育厅宣布“全面教育改革”计划,拟将现行的5门省考精简为两门。这一举措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议,在素来注重教育的华人社区更引发轩然大波

 

省考的改革

 

按照现行制度,卑诗省公立中学第10-12年级的学生需要接受5次省考,分别为10年级语言艺术、11和12年级核心数学、读写技能、科学和社会学,这5门省考成绩也会作为大学录取的重要参考成绩。

根据省教育厅长伯尼尔(Mike Bernier)的解释,新的改革措施将仅保留核心数学、读写技能两门省考,而另外三门将改为“地区评估”,即主要由学校教师在校内课堂进行评估。

省府和省教育厅并未对这一重大考试改革措施的实施理由作出权威性解释,但较早时支持这一改革思路的意见称,卑诗省中小学义务教育及考试改革的总思路,是“鼓励独立思考”、“鼓励学习自由”,提倡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评估与测试。

在回答咨询时省教育厅表示,之所以未如此前一些积极主张人士所言,实行“省考全废”,而是保留核心数学、读写技能两项,是因为考虑到上述两项技能“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这种说法无疑印证了前述“减少不必要评估与测试”的说法——且很显然,被裁掉的3门省考课目,正是被省府、省厅所认定的“不必要评估与测试”。

 

一斑与全豹

 

正如一些分析家所指出的,省府、省厅有关省考的改革(或更精确地说,是“削减”)省考内容,是和近年来卑诗省公校教育的演进趋势一脉相承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卑诗省公校教育一方面受到生源减少、经费及预算拮据的制约,另一方面又饱受教师组织及其支持群体不断与省教育部门博弈的影响,总的趋势,就是在“自由”、“开放”、“鼓励独立思考”、“减少不必要环节”等旗号下,不断削减公校的“硬投入”。

这种公校“硬投入”的减少并非仅仅体现在省考科目的裁剪过半上,更体现在对日常教学内容的“硬改软”上。长期以来,卑诗省中小学教育就不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尤其自然科学类科目学习进行理论、公式、概念等基本功方面进行培养,而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近年来这种趋势变得更加明显。一些学生家长和教育界人士指出,部分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就是“印些文本和作业让学生回家做”,然后收上来批改一下,是否讲解、讲解是否充分,则全凭教师本人的素质和意愿。即便是省考相关科目,一些公校教师也仍然是给学生一个链接,甚至让学生自己google去查,即便提供课堂帮助,也不过用往年考卷给学生做一下,学生做完后再用网上公布的答案批改,结果“学生只知道对错,不知道为何对、为何错,更不知何为对、何为错”。多年以来,这种状况不断受到不少家长、学生和教育界人士的批评,但迄无根本性改善,相反,此次包括省考削减科目、教学大纲修订和成绩单修改等内容的“一揽子”改革,很可能令这一趋势雪上加霜。

 

各界的担忧

 

对于省府、省厅的这一“改革”,各界纷纷表达了担忧之情。

一些教育界人士(如UBC大学教育系教授恩格莱德Charles Ungerleide等)表示,省府的这项决定弊多利少,因为减少省考科目就等于减少了确保教育和考试公平的重要参数,因为各校教师并没有完整、独立的评估标准去评价学生的各科学习成绩、表现,以及影响这些成绩和表现的因素,因此考试科目的削减势必影响对学生学习成绩、质量评估的科学性、准确性。恩格莱德教授还特别指出,将五门看、省考减少到两门,会令第一语言并非英语的学生更加吃亏,因为届时英语将占所有评估参数比重的50%(原先为20%),且因为科目仅剩两门,这部分学生将很难有机会证明,自己的成绩主要受英语能力影响,而这项能力是很容易补救的。

华人素来注重教育,对于省府、省厅的这项决定,华人社区(也包括其它亚裔社区)的反弹声浪普遍更加强烈。一些华人代表、社团领袖表示,减少省考科目意味着减少省教育主管部门对12年公校教育的监督、检查窗口,意味着原本就不断抱怨“干得太多赚得太少”的部分公校教师可以无所顾忌地继续减少教学“硬投入”而无需担心过责,最终受损害的,只能是公校学生和家长。

部分反对人士进而指出,监督、标准、评判缺失的公校中小学教育系统,将加剧目前已很严重的、各公校和公校各班级教学质量、水准参差不齐的状况,并影响到卑诗省的高中毕业生生源素质,影响到未来卑诗省新就业人口的质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消极影响可能要过十几年、几十年才能充分体现,届时后悔就晚了”。

不少人指出,美国有SAT,中国有会考、高考,日本、韩国乃至西欧各国也都有自己完整、严密的中学教育监督、评估体系,与之相比,卑诗省的省考制度已有过松之嫌,此次改革非但不补强,反倒继续削弱,是很不应该的。

 

当生米煮成熟饭

 

尽管各界、尤其卑诗省华人社区反对意见汹涌,但种种迹象表明,此次省考改革“生米已成熟饭”。

原本这种“从自由到更自由”的教改思路,就受到教师组织、工会系统和本省新民主党等反对党的支持,此次由省府、省厅出面宣布改革方案,表明执政党——省自由党也附和了这一意见(尽管从省考只是“半废”而非此前传说的“全废”看,省自由党还是有所顾虑和保留的)。

私下里,一些学界、商界华裔、亚裔名流和侨领正积极联络省、市两级民意代表,希望后者能站在社区、族群和选民的立场上,勇于对本党既定立场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以图扭转乾坤。尽管的确有一些民意代表做出了积极回应,但从加拿大和卑诗省的政治游戏规则看,“翻盘”的机会并不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些有识之士担心,削减后的省考和进一步减少的“硬投入”,会令本省公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苦乐不均、强弱分化的现状变本加厉,并使更多本地生源转而投奔私校。

还需指出的是,由于学校、教师的客观素质和主观意识间存在巨大差异,3门原省考科目“下放”后,很可能评分、评语相似的两个学生,会因为身处不同学校、班级和遭遇不同教师,而在未来升学、就业时呈现出巨大的能力和素质差距来。一些分析家认为,鉴于省考参数效应的减弱,省内外、加拿大内外的高等院校势必会加强各自“准入”考核,届时本省高中生将由现在“主要闯省考这一统一关口”,变为未来的“各闯各的关口”,这非但与“减少学习负荷”的改革初衷背道而驰,也会令卑诗省毕业生在名校门前的竞争力进一步下降。

诚如恩格莱德教授等人所言,既然省考“瘦身”料难更改,为亡羊补牢计,必须引进新的、独立于各学校的多学科、多层面公校教育评估方式、机制,宁可现在手忙脚乱,也远胜过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后的后悔莫及。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