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选择或不选择你都是民主的权利和自由

——作为旅居加拿大华人,这篇说的是纯加拿大事务

 

很久很久以前我还是个懵懂的年轻人,曾有一段自认为很甜蜜的恋情,和一位姑娘相恋到谈婚论嫁的地步,甚至双方家长已开始排算婚期。但突然有一天,姑娘对我说了“不”,并旋即决然从我眼前消失。直到近20年后,各自结婚生子的我们在异国他乡的加拿大街头不期而遇,她为当初的“说走就走”说“抱歉”,我笑道,有什么好抱歉的,你又没做错任何事——因为你本来就有不选择我的权利啊。

虽然当事人一时往往很难接受,但道理便真的就是如此:在此认定的幸福、甜蜜、美满和天作之合,于彼而言未必就不会是苦恼、乏味、缺憾和怅然若失,每个人都有独立判断、思考、选择的权利,可以对自己的这些权利敝帚自珍,却并没有让他人认同、接受自己判断、思考、选择的权利,对方可以选择接受,也同样可以选择不接受,关键便在于究竟是“一厢情愿”还是“两厢情愿”上,倘若以“个人维权”为由,将自己的意志和选择强加于人,不能如愿便要么寻死觅活,要么反目成仇甚或迁怒社会,那就不是维权,而是越权了。

中国人素来讲究个“家国”概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范畴大小不同,道理却是一脉相承的。个人情感问题是这个道理,参与社会活动和政治生活也同样、甚至更加是这个道理。

正如一位朋友所言,在当代尊重民主、自由和法制的成熟社会里,我们每个社会成员都有通过合法渠道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选择和权利,可以私下议论也可以当众发表意见,可以诉诸网际报端也可以在集会和社团活动中宣示,可以通过各级选举“用选票说话”也可以直接向各级民代进言,可以自己发表意见也可以推动各种形式的联署……总而言之,在网络时代、资信社会,发表个人意见的渠道是多样化的,“东方不亮西方亮”,或许某条路对你而言暂时不通,但总会有通的时候和地方。

然而我们每个人在社会、政治领域行使个人自由表达、选择权利的同时,也同样应像我文章开头处谈及个人情感问题时所说那样,懂得“我的选择只是我个人的选择”和“个人的选择并非普世价值和人人必须接受的公理”这个看似最为浅显、实则很多人当局则迷的道理:你认为的黑,别人也许认同,也许不认同;你赞扬的人或事,别人或许大声附和,又或许不以为然;令你激动到热泪盈眶的段子,别人可能比你更激动,也可能根本无动于衷;同样,你联署的呼吁信,支持的政纲或候选人,别人可能附和,也可能拂袖而去;甚至,你投票给某个政治家,他果然当选,你向他进言,他同样可能支持也可能不支持你——即便支持你也可能在立法机构投票中被否决。

如果说个人情感问题还主要是两个人选择是否“合拍”,只要“两厢情愿”便皆大欢喜,那么政治生活、社会活动中的自由、权利和选择,就是牵扯到多人、多层面的更复杂问题,你有你的自由,别人也有别人的自由,同一问题上不同人、不同团体和阶层自由、选择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才构成一个成熟、自由和民主社会的正常状态。你的选择就你而言是“最佳”,就他人而言则可能有多种研判,普通人如此,政治家或当选政治人物同样如此——你当然觉得自己“行使选票权利”理直气壮,但对方同样可能认为,自己应该对每一张选票的选择负责,而你的选票不过其中一张,更何况他本人同样有属于自己个人的一份选择权呢?

小到家,大到国,我们都必须明白,自己在合法合理范围内有充分的思考、选择和判断权,却无权将自己的这些意志、选择和理念强加于他人;你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但别人有权选择你,也同样有权不选择你。倘不明白这个道理,甚或执念于此而不能自拔,那就只能是与人烦恼、更与己烦恼了。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