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不知不觉中,唐山大地震作为一段历史,已悄然过去整整40年了。40年前的728日凌晨34253,蓝光在寂静的夜晚闪过,短短10秒中的震撼摧毁了整座城市,24.8万余人死亡、16.4万余人重伤,全市几乎所有建筑无一幸免……这一串串残酷冰冷的数字,永远凝固在中国乃至世界灾害史血染的扉页上。

40年来人们不止一次地总结、归纳,试图从这场不幸中找到原委,汲取教训,以便亡羊补牢。唐山地震也因此成为一个隔三差五就再度热起来的永恒话题,只要这个星球还有重大自然灾害,还需要抗震救灾,唐山地震这个话题就永远也不会真的变冷。

4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适逢另一场更大的“地震”——十年动乱末期,国家、社会都处于一种“非常态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人们用科学、务实的态度研究地震、组织抗震救灾。76年前后是西太平洋地震高发期,中国也并不例外,但在“人定胜天”思想的局限下,号称“首次成功预报”、伤亡损失较小的1975年海城地震被大书特书,损失惨重的1976年龙陵地震则被讳莫如深。唐山地震发生后,尽管在“全国一盘棋”下大量人力、物力迅速向灾区集中,但仍然出现了因担心影响“自力更生”而拒绝国际援助的时代遗憾。

40年后的今天,中国社会已进入“新常态”,人们可以更坦然、更科学和更透明地谈论地震这样的天灾,更可以用务实、人性化的态度面对救灾问题。2008年“5.12汶川地震、2010年“4.14玉树地震和2013年“4.20芦山地震,各种信息及时、公开的发布,中外救援队伍的通力合作,国内外爱心善款的汇聚,都让人在大灾面前看到更多人性的光辉和希望,也更真切感受到时代演进的力量。

40年前当大地震突袭而来,尽管中央、地方迅速调集所能调集的人力、装备投入救灾,但局限于当时的条件,不少一线救灾队伍只能靠简陋就便工具、甚至靠十指去废墟中挖人,交通工具的落后让大量人力物力无法及时投送到最需要的地方,通讯器材的简陋让关键性救灾信息无法准确、及时上送下达,医药卫生用品、急救器材设备、应急食品、饮水防疫设备和野营器材等的缺失,让“二次灾害”肆虐,落后的组织、调度、协调能力和救灾观念则让很多宝贵的救灾力做了“无用功”。40年后的今天,尽管我们仍然无法准确预知预警地震灾害,也仍然难以避免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但在救灾的“软硬实力”方面却有了长足的进步,汶川救灾的“神兵天降”,芦山救灾时陆、空、天、电磁“四维”的统筹调度,迅速而有序的灾后重建和灾民安置进程……这一切都体现出40年间中国国力、科技力和社会观念的进步。有一点足以说明许多问题:76年的唐山是当时中国工业、文化和交通最发达地区之一,唐山大地震的救灾应急反应速度和救灾能力,差不多已能反映当时中国抗震救灾的最高水平,而30多年后的汶川、玉树、芦山灾区则均处于人烟稀少、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险恶、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两相比较,尽管今天的我们仍不能避免一切遗憾,但“止损疗伤能力”却已不可以道里计。

曾经和《唐山大地震》作者、旅加著名华人作家张翎女士谈及“地震与时代变迁”的话题,我们都感慨,几十年过去,灾区、灾民、救灾者、旁观者,都在变,可以说围绕灾和灾后,灾和救灾,整个气场都变了,张翎女士感慨,唐山大地震人们被从废墟里挖掘出来时多会高呼“毛主席万岁,”“解放军万岁”。而汶川地震记得有个孩子被救出来时第一句话却是“可乐,要加冰。”这深刻反映了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巨大变迁。76年人们所接受的教育是:人定胜天,眼泪属于弱者。几十年后我们逐渐在摸索和跌倒中懂得了一些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也接受了流泪是治疗创伤的一种方式,76年时闻所未闻的“心理干预”,如今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

40年前的唐山地震影响之广、之深,是今天的人们想象不到的。当时我还是个6岁的儿童,住在离灾区几千里之遥的南京,但家家户户却都已搭起了五花八门的防震棚,8月的一个大雨之夜,市中心五台山的警报铃因漏电而突然响声大作,大半个城市的居民在惶惶不安中冒雨躲进防震棚,甚至披着雨衣在旷地彻夜站立。那天一整夜,我都躲在邻居家搭的防震棚里,透过油布缝隙看着昏黑的雨夜、摇曳的马灯和手电光、瑟瑟发抖的邻居,以及默不作声生火为大家熬粥的居委会老主任……

当时从黑龙江到海南岛,从新疆到江苏,全国各地都在惊惶中搭起防震棚,许多人直到76年底也不敢归宿家中(我本人就是在南京市政府对面和平公园里搭的防震棚中,听到了毛泽东主席去世的高音喇叭广播)。唐山地震和十年动乱“地震”余波过去后很久,遍布全国的防震棚依然是许多城市市容整治的“死角”。如今的社会已变得更成熟、更从容,尽管网络时代特有的“信息爆炸”仍然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传闻满天飞的效果,但正本清源的速度和效率更快,而昔日“唐山一处地震,全国十年搭棚”的混乱,如今是再也不会出现了,这不仅因为时代的进步,知识的更新,也因为那“另一场地震”也早已被平息。

如今40年过去,“地震一代人”因灾难而支离破碎、被迫“排列组合”的家庭,在时间这个“最佳疗伤圣药”的缓慢治疗下,伤疤早已愈合,但伤痕和后遗症却将伴随终生。被地震重毁的唐山市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崛起,这座昔日中国第一条正式运营铁路、第一座现代化煤矿、第一座水泥厂的诞生地,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获得新生,成为享誉全国、闻名世界的“钢城”、“瓷都”。

40年后的唐山在渐渐抚平76年大地震创痛的同时,却又必须直面另一场不流血的“地震”——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随着钢铁、工业瓷、煤炭等昔日骨干产能的过剩,唐山这座劫后重生的工业化城市不得不一面“去产能”,一面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海港经济等新兴产业,这对于任何一座工业化城市而言都绝非易事,经历过地震洗礼、从产业到人口结构、从市政建设到家庭构成都具有许多特殊性的唐山,势必将经历更严峻的挑战。

所幸,今天的我们可以指望更多的东西:社会的成熟、发展、进步,基础设施和科学观念的积累,以及一个更开放、更自信的新时代。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