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著名政治家、以给太太画眉毛名垂青史的张敞在首都特别行政区长官(京兆尹)任期仅剩5天时断然行使职权,严惩了藐视自己职任权威的属吏,给后人留下“五日京兆”的典故。如今美国在任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的剩余任期也不过仅剩20多天,明年1月20日,当选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就要宣誓就职,他就将变成“前总统”,此时此刻,他突然在证据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对俄罗斯发动外交驱逐战,于北美当地时间12月29日以“发动黑客袭击,影响美国选举进程”为由,限令俄罗斯驻美大使馆及驻旧金山总领馆共35位外交官在72小时内离境,并扬言在“我们选择的时间”发动进一步制裁。
此时此刻对一个大国如此兴师动众,无疑是极不寻常的:尽管奥巴马在宣布这一决定时显得义正辞严,极力将俄罗斯渲染为一个通过下三滥手段干扰美国总统大选进程及结果的“小人”,但如此严重指控,所依据的不过当天由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发布的一则语焉不详报告,从报告出台到奥巴马“发威”,前后仅隔几个小时,这恐只能给围观者带来一个对他极为不利的印象——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不仅如此,由于任期只剩二十多天,所谓“我们选择的时间”进行进一步报复,成了类似市井打架打输一方落荒而逃时“你等着,老子马上回来灭你全家”的空头发狠,即便真这样作了,也无非给继任者一个做顺水人情的机会。这样反常的举措不免让天下人产生一个类似传统相声《八大改行》中胡同众对改行卖西瓜的大花脸金少山持切西瓜刀“哇呀呀”时的疑问:“他在跟谁”?
当年张敞“五日京兆”,是因为认定属吏冒犯了自己作为京兆尹的权威;如今奥巴马“廿日总统”同样是觉得自己的权威、声望和历史地位受到亵渎、冒犯,冒犯他的人其实主要不是普京,甚至也不完全是特朗普,而是自11月9日特朗普当选后,仍然留在白宫“倒计时”的他所感受到的失落、孤寂和不甘。
正是这种失落、孤寂和不甘,让他在“倒计时”过程中不断打破常规,作出一件件在外界看来“给特朗普使绊子”的不寻常举措:27日,在珍珠港发表“抵制将部分族群妖魔化”的不寻常言论,同日在播客访谈中大谈“如果我第三次参选能战胜特朗普”;28日,授意美国在安理会表决犹太定居点问题时打破36年来惯例不投否决票,导致谴责以色列的决议首次被通过。除了这些引发广泛关注的“廿日总统”动作,他还在这短短几天内修改穆斯林国家入境者向移民当局登记条例,下达“永久禁止在北极和大西洋部分海域进行石油天然气钻探”,并忙里偷闲发布了一段“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的平安夜视频……由此可见,仅仅盯住此次“俄罗斯外交官驱逐事件”恐只能是管中窥豹,事实上这只是奥巴马“倒计时”期间一系列反常言行的一环而已。
所有这些反常行为都释放出如出一辙的信号:特朗普胜之不武;特朗普不配和奥巴马相提并论;这个不配和奥巴马相提并论的人不但“偷走”了胜利,而且很快将颠覆奥巴马的“宝贵政治遗产”;“奥巴马是最出色的你们一定要记住”……他并没有在帮希拉里——“如果是我就不会输给特朗普”云云,在希拉里听来毋宁说是一种冒犯和羞辱,他只是在宣泄一种“别小瞧我”的情绪,以及一种“我瞧不起你、却拿你没什么办法”的无力感。
作为史无前例的“零售政治家总统”,奥巴马向来以“善于调动人气”自诩,却眼睁睁看着特朗普以自己擅长的套路胜出,自己却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不能第三次参选)。正如许多分析家早已指出的,在过去一两年里,奥巴马就已明显表现出“为自己历史地位作行政决策”的倾向,如今特朗普行将接任,自己的“历史地位”和“政治遗产”却明显将被后来人乃至世人所冷落,这种无奈、无力、不忿、不甘交织的复杂感觉,促使奥巴马不惜自食其言,从特朗普当选之初自己“我将效仿小布什2009年的做法,确保继任者可以平稳过渡”的承诺后退(12月28日特朗普刚就此发表了措辞激烈的推特)——由此看来,他并非真的在和特朗普或普京、而是在和自己的“历史地位”较劲。
但这样的“战斗”能获得什么?
就美国的“背信弃义”,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作出了毫不顾忌“老交情”的愤怒反应;而就美国的突然发难,克里姆林宫却作出了不屑一顾的冷淡应对。看似一冷一热,却无不折射出一种对“廿日总统”剩余权威和“历史地位”的漠视——不管你“作天作地”,1月20日之后,这一切还能剩下些什么?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