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雍正是清代最具神秘感、也最富争议的帝王,围绕着这位在位不过十几年、几乎每天都得不亦乐乎的皇帝,似乎总是充满误读,“传位于四皇子”、“血滴子”、“吕四娘行刺”之类且按下不表,和他关系最深刻的几位大臣,其事迹也被各种传闻搞得“电磁环境紊乱”,如有野史、小说之类将年羹尧和雍正之间的关系影射为“吕不韦和秦始皇式”(说白了就是暗讽年羹尧是雍正的爸爸,虽然吕不韦是否真如史记所言、是秦始皇爸爸,其实也是大有可疑的),也有许多文学作品说雍正最信任的地方官之一——曾长期任河南巡抚的田文镜,之所以平步青云,是因为曾经在雍正还是个亲王时当过后者的“庄头”。

然而绝大多数传闻如今都被证实为误读:雍正喜欢玩弄权术、热衷搞人不假,但主要依靠的是皇权、密折体系和乾纲独断,而不是在他看来“不上路子”的明代厂卫那一套,“雍正剑侠”、“血滴子”云云,不过是小说家言;朝鲜使臣李宜显《庚子燕行杂识》中提及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年羹尧四十二岁,照当时的习惯应该是虚岁,则年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而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的雍正,恰好比年羹尧大一岁。李宜显写这本书时年羹尧刚刚崭露头角,还不是后来烜赫一时的政治流星,关于其年庚的信息来自年羹尧哥哥年希尧亲口所讲,应属可靠,既然如此,雍正当然不会有一个比自己小一岁的“生父”;至于田文镜,他是康熙元年(1662年)生人,康熙廿二年以监生身份被“大挑”补为福建长乐县丞,此后直到雍正即位后被重用,他一直不间断地担任各种中央和地方小官,不可能给雍正当“庄头”,而在康熙廿二年前雍正还是个不满6岁的孩子,既无封爵也无俸地,连庄园都没有,又哪里来的什么“庄头”?

在这些雍正君臣中,最可怜的莫过于当过很长时间浙江巡抚、总督的李卫了。

红极一时的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李卫是从小出身未即位前雍正藩邸的亲信,一开始不过是个小厮、仆从,地位低下不为朝臣重视,后来才凭借自己的聪明伶俐和雍正的信任宠溺平步青云。《雍正王朝》一炮走红,李卫这个重要男配角之一作为“雍正周边”被各路影视娱乐作品反复包装渲染,其最初的出身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寒碜,拍过好几部续集的《李卫当官》里,他变成了个流落两淮的小叫花子,要靠在十一岁时“偶遇”一位名叫爱新觉罗.胤禛(没错,就是后来的雍正啦)的大贵人,才能迎来人生时来运转的节点。

然而这些统统都是误到莫名其妙的误读:李卫根本就不是什么亲王府的小跟班,更不是什么小叫花子,恰相反,他是个从小养尊处优的阔少爷,而且家里阔到有钱去为他捐个官做: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他家里出钱,让他当上了兵部员外郎。

兵部员外郎是从五品的官衔,虽不是临民之官,却是很容易转任实缺的美差,也是康熙朝捐班的最高起点。康熙一朝对捐班管理还比较严,比李卫当官稍早十几年,为筹措军饷,康熙为知县实缺“标价”纹银四千两。知县只是正七品,比六部员外郎低了四级,就算实缺有“加分因素”,李卫这个官少说也花了家里几千两银子——这在那个年头够开座不小的买卖了。

李卫祖籍是浙江人,明代因祖先去苏北做官,全家迁徙江苏铜山(今徐州市铜山区),他自幼家境较好,因此养成“少年骄纵”的阔少习性且终身未改,对此不仅许多同僚啧有烦言,雍正也曾屡屡在两人私下通信(密折和朱批往来)中谆谆告诫,让他“悠着点”,但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的这一毛病至死也未改掉。

一个世家“少爷”捐了个官,因缘际会飞黄腾达,本来挺好的事,怎么就被误读为小跟班、小叫花了呢?

有人将责任归咎于《雍正王朝》小说和电视剧“流毒太广”:毕竟“李卫当官系”确乎是前者的“周边”,虽然更夸张一些但总体上还是顺着《雍正王朝》定下的“人物造型”再作进一步“艺术想象”,更有细心的人指出,原本维基百科、百度百科中“李卫”词条中的履历都是正确的,但“李卫当官系”热播后却屡屡被改成“跟班版”乃至“叫花版”,更有甚者,明知道时间表对不上茬,索性给改成先捐班、后当雍亲王跟班,也不看看哪个王府能有从五品的长随——就更不用说李卫一直是汉官身份,根本不可能补王府随员的旗缺了。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部分:事实上对李卫身份的“误读”从清代就开始了。

比李卫活跃年代仅稍晚一些的名人袁枚,写了本《随园诗话》,其中津津乐道于达官贵人们的各种小道消息,李卫是“藩邸中人”的“误读”,袁枚这个“老八卦”正是始作俑者,但他大约自己也心虚,在落笔时前面加了个“疑”字,后面又添上“尚待考耳”四个字,意思是“不一定是真的”——那您不能“考”确实了再写么?

一句题外话,就是明清以来的文人墨客极爱八卦,且许多八卦都因为他们特别“多产”而保留至今,但这些八卦中“水分”着实不少,倘无其它佐证,其可信度实在够呛(事实上把田文镜说成雍正“庄头”的也是袁枚,而且连“疑”和“待考”都没加)。有了大名人袁枚一本正经的误读,民间自然更不会客气,有人就根据李卫祖籍是浙江人,把他写成曾在吕留良家要饭,被周济后恩将仇报,实则李卫家明朝就搬到苏北,本人连浙江话一开始都听不大懂;更有人说他因为写诗和浙江文人结怨,因此发达后对后者百般迫害,其实李卫因为是捐来的顶子,自己又是阔少出身,连字都不认识几个,又做得哪门子诗?当然,也有很多传闻是知道他不认得几个字的——但又反过来将此作为其从小“落魄要饭”的“铁证”了。

任何对历史名人的误读,背后都有“误的道理”,或有所依据,或有所寄托。李卫虽然出身豪阔,但的确不认得字;他是地道汉人,祖先甚至是明代世袭官员,但本人对雍正不仅忠诚,甚至可谓百般巴结;他喜欢耍小聪明,对同僚蛮横无礼,热衷特务手段,还借此破获过江湖中人多次结社或反清大案……甚至,他本人就刻意制造有利于自己的“误读”——比如把杭州花神庙里的神像偷偷换成自己(这个小把戏在他死后被下江南的乾隆发现,结果可想而知),那么当他百年之后,生前敢怒不敢言的各路冤家对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们这些“历史围观者”也就只能“呵呵”两声了。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