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月27日也即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宣誓就职仅10天,他就签署了被俗称“禁穆令”的行政命令,宣布以“带有恐怖威胁嫌疑”“可能危及美国国家安全”为由,暂时禁止7个穆斯林国家公民、难民入境,公民禁止期为90天,难民禁止期为120天,这其中就赫然包括伊朗;2月3日,美国联邦财政部代理制裁负责人史密斯(John E. Smith)发表声明,以“伊朗支持地区恐怖主义”和“发展弹道导弹对地区构成威胁”为由,宣布对12家公司、13名个人实施制裁,上述制裁目标中甚至不仅包括伊朗人和伊朗公司,也包括被宣布“参与伊朗弹道导弹计划”的若干外国个人和公司。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只剩下10天任期的特朗普亲信、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弗林(Michael Flynn)和特朗普本人在推特上一搭一档地高呼“伊朗在玩火”、“伊朗必须受到惩罚”。

尽管单就此次制裁而言,许多观察家毋宁说更相信在“玩火”的是特朗普而非伊朗人,但人们也不得不关心,特朗普时代的伊朗经济,会否因此遭遇更多变数。

2015年7月14日签署、同年10月18日生效的《联合全面行动方案》(JCPOA,俗称“伊朗核协议”)规定,伊朗将承诺不谋求拥有核武器,并把大部分已完成的浓缩铀送到境外保存,同意国际原子能机构有条件地抽查伊朗军事设施,同意在一定期限内维持军事方面的制裁措施,并接受在15年内国际社会一旦发现违规可在65天内恢复制裁等条件,作为交换,“5+1”(五常加德国)国家承诺解除因核问题而对伊朗施加的制裁,承认伊朗有权和平使用核能,同意不经批准不随意擅自出入伊朗军事禁区,同意协议生效后立即逐步解除对伊朗的制裁和禁运(而非此前美国等一直坚持的“6个月缓冲期”)……应该说,历经12年拉锯,在最后关头4次延期又4次恢复的伊朗核问题谈判能够达成这样彼此都能接受的妥协,是除了以色列和美国少数强硬保守派外,绝大多数人都较为满意的结果。

JCPOA达成后,国际社会普遍看好伊朗经济的增长势头,IMF和世行曾预测2016和2017年伊朗GDP增速至少达到4.5%,而伊朗去年头两个季度经济数据显示,非石油产业GDP增速按年为4.4%,其中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分别达4.0%、8.8%和2.9%,这一数据略好于世界银行和IMF的预测,和伊朗央行行长赛义夫((Valiollah Seif)的预测(2016年GDP增速5%)基本持平。去年3月,这位央行行长宣布,在解除制裁最初两周内,伊朗和244家各国银行建立起代理关系,共签发744份信用证,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伊朗解禁后的经济外贸复苏势头,也表明各国商业、金融界普遍看好伊朗市场。当时他甚至豪言“未来5年伊朗经济增速有望达到8%。

但所有这一切都建立在JCPOA“存活”前提下,一旦美国“变脸”,制裁恢复,伊朗经济的良好势头还能维持下去么?

正如一些分析家所指出的,尽管在选战期间多次扬言“一旦上台就撕毁JCPOA”,尽管这一言论在共和党保守派内部不乏支持者,但在正式就职后,特朗普针对伊朗的“大招”迄今并未放出:“玩火”也好,“制裁”也罢,从台面上看都是针对所谓“伊朗导弹威胁”和“支持恐怖主义”等伊朗核问题以外“题目”的,对于这些“题目”,美国本土固有许多不同意见,国际社会、包括许多美国盟友,对此也不以为然,想以这些争议性十足的“题目”,在短时间内拉起一个类似当初针对伊朗核计划制裁圈那样的“大同盟”,似乎是一件很难想象的事。迄今对于特朗普的一系列动作,“5+1”其它国家大多冷眼旁观,不置可否。

伊朗经济有一定规模和“抗击打能力”,但对外依附度很高,对石油、天然气出口依赖度极大,当初美国对伊实施制裁,最初伊朗方面无关痛痒,真正让伊朗伤筋动骨、痛苦不堪,是在美国实施金融制裁,令伊朗石油交易收益难以“返本”、尤其欧盟加入对伊石油天然气禁运,令伊朗“既卖不了油气、即便卖了也拿不回钱”后才实现的。如果特朗普的对伊“动作”停留在当前的级别,而不去履行大选时“废除JCPOA的承诺,则伊朗经济仍大有腾挪之地。

不过纵观上台后100多天的执政风格,特朗普对“履行竞选承诺”、尤其“拆奥巴马的台”,表现得十分顽强而执拗,目前暂时停留在“不伤筋动骨”的阶段,很可能并非因为改变了想法,而是在各个层面遭遇重大阻力,疲于奔命而无暇在伊朗方面“开辟新战场”。一旦他腾出手来,会否真的拿JCPOA开刀?

由于在TPP、北美自贸协定等问题上罔顾契约,人们并不怀疑特朗普有胆去碰JCPOA,但现实在于伊朗方面自从签字后并未表现出什么明显的“犯规”举措,即便特朗普及其团队也只能老生常谈地扯几句闲话,并不能拿出“伊朗罪大恶极必须撕毁协定”的证据来,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就对和伊朗间经贸关系恋恋不舍的欧洲伙伴们,恐怕不会有太多耐心去追随特朗普的脚步,只要对伊“金融包围圈”不能闭合,伊朗对外石油、天然气输出群岛畅通依旧,伊朗的经济即便不能如此前预期那样好,但也至少坏不到哪里去。

不过美国对伊朗压力倘进一步加重,伊朗在地缘政治、意识形态、教派冲突和石油市场上的死对头——沙特及其海合会难免跃跃欲试,要再一次攘夺后者的国际市场石油份额,倘石油大战硝烟再起,去年好不容易达成的“冻产保价”阿尔及尔协定,不免又成一纸空文。当然,这样的结果恐怕未必对美国有利。

那么,美国对伊朗加大施压,是否如某些人所断言的“对中俄有利”?

中国是伊朗的石油出口大户,但石油消费来源十分多元化,且近年来经济进入新常态,石油需求减少,维持地缘政治稳定、确保“一带一路”畅通,才更符合中国战略利益,美伊矛盾加剧对中国而言并不一定是什么好事。至于俄罗斯,和伊朗间的合作主要是“明知不是伴,情急且相投”,伊朗对俄这个历史上多次侵略自己的强邻始终抱有极大戒心,而客观上这两个同样靠卖石油过日子的国家,在面对石油领域打击时也很难“互通有无”。因此不论对中或俄,美国继续放松对伊朗制裁,令地区稳定、油价平稳,伊朗金融进出通道畅通,投资环境正常,才是最大的利益所在。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