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够得着且风险可控的国际热点问题上,美国向来表现出“手比脑快”的“优良传统:4月5日亲叙利亚反对派的伦敦“叙利亚人权观察”(SOHR)刚独家发布叙利亚伊德利卜省汉谢侯市此前一日遭到化学武器攻击,导致“至少72人死亡,其中包括20名儿童”的消息,安理会就这一问题召开的紧急会议还没闭幕,美国两艘驱逐舰所发射的数十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就呼啸着把叙利亚的军用机场炸了个稀里哗啦。

然而炸完了该怎样?特朗普(Donald J. Trump)是否如美国《政治》杂志所言,“一夜间从叙利亚问题上的孤立主义者,摇身变成了干涉主义者”?

另一本著名政治杂志《看板》对这一问题给出了耐人寻味的答案——“看你问的是谁”。

如果问的是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黑莉(Nikki Haley),她会如纽约当地时间4月9日在联合国所言那样,吼出“推翻巴沙尔政权是美国当前在叙利亚最优先事项”的狠话;如果问的是国家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Michael McMaster),他会像在ABC“本周”节目中所言那样,表示美国的优先目标是“既消灭ISIS又驱逐巴沙尔Bashar Assad.”,因此“不排除在叙采取更多行动的可能性”,但又称美国“不会单独采取旨在推翻巴沙尔政权的行动”,建议特朗普在这个问题上“多观察美国盟国和俄罗斯的政治反应”;但倘若问的是国务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他会像在接受北美事件4月9日CBS“面对这个国家”栏目迪克森(John Dickerson)采访时所言那样,坚称“消灭ISIS是优先目标”,并强调“只有ISIS的威胁已减少或消除,才有余暇直接把注意力转向稳定叙利亚局势”,尽管这一观点遭到同属共和党的前总统候选人党内提名争夺者、参议员卢比奥(Marco Rubio)的猛烈抨击,但蒂勒森第一时间的正面“怼回去”表明,在这个问题上他不打算妥协。

除了迄今三缄其口的国防部长马蒂斯(Jim Mattis),特朗普国际安全与国际事务团队中绝大多数“不穿军装者”都已对叙利亚“化武危机”作出表态,而这些本应“同气连枝”的团队成员,在如此关键问题上的表态却各说各话、互相矛盾,这似乎只能表明,特朗普本人并未下定决心“孤立主义者变干涉主义者”,而宁肯先“这么挂着”,静观后续以作出进一步反应。绝大多数观察家相信,他并没有太大兴趣让美国“陷”进叙利亚这个深不见底的泥潭——但倘若他确信可以“多快好省”地再捞一把,也绝不会犹豫再对叙“动手动脚”。

然而正如许多分析家所言,这些互相矛盾的团队成员,其实在一个问题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逼俄罗斯让步。

先说三人中最“温和”的蒂勒森。他在CBS上强调,如果俄能配合,叙利亚可以实现停火,“将有条件开启一个有意义的政治进程”,在ABC节目中则警告俄罗斯要“认真考虑自己和巴沙尔间的政治联盟”,因为“每当发生这类暴行,这种政治联盟会令俄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接近于承担事件责任”,他还指责俄“背弃了2013年协议的承诺”。4月10日他抵达意大利,出席G7峰会,正如欧洲外交官们所言,他在意大利活动的重心,是力图就叙利亚问题达成西方共识,设法统一立场,迫使俄放弃对巴沙尔的军事支持,并帮助加速政治谈判过渡进程。他不仅是“口头派”还是行动派——11日他将赴莫斯科去会晤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或许还会见到他当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高管时的老朋友、曾授予他“友谊奖”的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

再说麦克马斯特。他表示“非常难以理解俄罗斯何以还要支持巴沙尔这样一个政权”,称俄“事先应该对化武袭击之情,且自2015年起俄就在叙利亚部署了战机、防空系统和其它部队”,尽管他也承认没有证据表明俄和所称的“化武袭击”有直接关系。

至于黑莉,她的口径和民主党人、加州副州长席夫(Adam Schiff)如出一辙,近乎不加掩饰地指责俄与大马士革当局“同流合污”(虽然蒂勒森明确表示“没有任何有力证据证明,俄罗斯人参与策划或直接参加了袭击”。

正如一些分析家和外交知情人士所指出的,特朗普团队中不论“鸽派”或“鹰派”,都希望借“化武危机”的大好时机,逼迫俄在叙利亚问题上让步——从叙利亚撤军并断绝、至少减少对巴沙尔的支持。只不过“鸽派”认为应该“晓之以理”(说服俄罗斯相信“继续支持巴沙尔只能一起臭下去”)或“诱之以利”(俄或许会愿意用抛弃巴沙尔换取美欧放宽因乌克兰问题对俄施加的制裁),“鹰派”则认为叙利亚问题上“真理在握”,只需不断对俄施压,后者就会知难而退。

然而事情似乎并不那么简单:俄罗斯在“战斧”飞来的片刻的确似乎略有“蒙圈”,但旋即作出了不出大多数人预料的“正常反应”:7日,俄罗斯、伊朗和亲大马士革民兵联合指挥中心(Ilam al Harbi)发表联合声明,称美国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越过红线”,他们将对任何新的侵略作出反应;8、9两日,俄军用飞机8次空袭反政府武装控制区;9日,普京和叙利亚问题上的合作伙伴——伊朗总统鲁哈尼(Hassan Rouhani)通话,谴责美国军事行动违反国际法,是“绝不能被允许”的,并呼吁客观调查叙利亚化武事件……很显然,俄罗斯可以(也只能)对一次性飞来的几十枚“战斧”睁一眼闭一眼,但不会再在叙利亚问题上放弃更多。

道理是明摆着的:在俄经济欲振乏力、国内反对派声浪再起之际,“民族主义”和“重振大国尊严”成为普京确保国内绝对支持率、巩固自身政权的“最有力武器”,而俄在叙利亚的“成功用兵”则更是这两件“最有力武器”上最耀眼的锋芒,明年俄就要举行总统大选,此时此刻不论“道义制高点”或“制裁弱化”,都远不足以充当能令普京拱手交出这两大“利器”的交换筹码。

不仅如此,正如许多分析家所言,由于在国内存在巨大阻力,特朗普任何对普京的“让利”(如放宽制裁),都会被早就虎视眈眈、等着在“特朗普-普京特殊关系”问题上出他洋相的各路英雄好汉当作“果不出寡人所料”、“特朗普和普京果然有一腿”的佐证,他本人固然会惹一身骚,普京即便交出“叙利亚之果”,也未必真能换取“乌克兰之实”的回报。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团队的各说各话,和他本人的“闷声大发财”、“走一步看一步”,就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对俄“叫牌”的主旋律:麦克马斯特说“非常难以理解俄罗斯何以还要支持巴沙尔这样一个政权”——他或特朗普及团队其他人,真的会“非常难以理解”么?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