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朝鲜喊出“什么选项都可能采取”、“中国不帮忙我们自己也可以搞”,尤其美军在4月6日用59枚巡航导弹袭击叙利亚空军基地、4月14日用俗称“炸弹之母”(MOAB)的GBU-43B巨型燃料空气炸弹攻击位于阿富汗的“伊斯兰国”分支“呼罗珊省”(ISIS-K)后,朝鲜半岛局势骤然紧张,任何风吹草动(如中国暂停中朝航线、美国“卡尔.文森”号航母编队北上,甚至朝鲜邀请数百名外国记者赴朝出席“光明节”活动)都会自然而然地被解读为“要打仗了”,捕风捉影、耸人听闻的“标题党”,更从网络、小报,“传染”到相当一部分主流媒体。

真的“要打仗”了么?

首先,正如此前将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J. Trump)的海外战略归纳为“不干涉主义”,认为只要不直接关乎美国“身家性命”,就算外面闹翻天他也会按兵不动,是对其风格、立场的一种片面、一厢情愿概括,甚至一种扭曲那样,仅仅因为几十枚导弹、一颗巨型炸弹和几番狠话,就像颇不受特朗普待见的CNN所概括的那样,认定他就此“由孤立主义者变成好战主义者”,也同样是不太负责任的。

如今回过头看不难发现,在对待重大国际热点问题上,特朗普和共和党传统立场间的差异并不明显:共和党主张在中东加强军力、必要时大胆用兵,特朗普也如此;共和党反对过快从阿富汗抽身,认为这可能导致更糟的后果,特朗普也不例外。同样,相对于经常意识形态优先、喜欢一厢情愿扶持“志同道合战友”的冷战后民主党总统,共和党总统自“911”后在扶持国外亲美势力上态度谨慎,许多时候宁可要么暂时承认现实、要么索性自己直接动手,这一点特朗普也并不例外。

唯一曾被认为和共和党传统战略有很大反差的对俄战略,在4月6日后所谓“通俄”说也近乎销声匿迹——从某种意义上讲,民主党人、左翼传媒和方方面面反特朗普主义者竭力渲染的“通俄”说,反倒迫使特朗普在“叙利亚化武危机”问题上不得不采取“比强硬更强硬一点”的姿态,并在一通导弹“快闪”后就势和曾获普京亲颁“友谊奖”的国务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联袂对俄施压,虽表面上似无收获,实际上却未必没有达到特朗普本人的“最低目标”——撇清“和普京眉来眼去”这一自当选就纠缠不休的流言蜚语。

同理,特朗普在危险系数更高(毕竟朝鲜理论上和美国还处在战争状态)的朝鲜问题上,也不会背离冷战后历届共和党政府的一贯立场太远,即“军事施压不手软,军事行动不手痒”。实际上自朝核危机爆发以来,美军在朝鲜半岛周边大兵压境,并传出各种版本“攻略”的场面并不罕见——只是以往“自媒体”不发达,“标题党”也没这么活跃而已。

其次,特朗普自就职以来,内政、外交有一种执拗的“处处与奥巴马相反”情结,TPP和北美自贸协定、医保、移民政策、对气候条约和环保能源态度如此,对外军事干预也如此:对叙动手后,他讥讽奥巴马在面对类似问题时“划了红线又不算”,自诩“我和他可不一样”;在阿富汗扔下“炸弹之母”,他又于13日在白宫得意洋洋对记者说,过去8周和过去8年相比“有很大不同”。很显然,他所称的“非常成功的使命完成”,旨在证明自己在外交政策上较奥巴马Barack Obama更强硬、在军事上较奥巴马更成功。将这些行动一概视作对朝鲜“杀鸡儆猴”,恐未必符合特朗普本意(事实上他本人13日被问及此话题时不冷不热,称“我不知道是否是这个意思,对朝鲜而言(有没有这个意思)无任何区别,朝鲜将是一个会得到关注的问题”)。

当然,有人会说“奥巴马没有对朝动武,特朗普处处与奥巴马相反岂不是要动武”。前面提到,特朗普在更改奥巴马既定政策时的“定式”,是回到更早时共和党执政传统风格上,而在朝核问题上历届共和党政府的反应实际上更谨慎(不论战或谈都不着急)。

值得一提的是,继上月底、本月初一再对中国的朝鲜问题态度“龇牙”后,近日特朗普又频频赞赏中国的朝鲜问题立场(最新表现是13日他称中国在朝鲜问题上“非常努力”,这引发许多人对中国(当然还有俄罗斯)在朝鲜问题上立场、对策的“过度联想”。

但实际上不论中国或俄罗斯,在朝核问题上的“台面立场”几乎不变:既反对朝鲜拥核,也反对武力干预——一言以蔽之即“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在这种情况下各方的选择余地实际上都很有限。

如果说在安理会讨论叙利亚“化武”决议草案时,中国的弃权票是“各方都不是最满意、但都能接受”的“不坏”选择,那么在朝核问题上就没有这么容易:朝方对中国的期望,是“我随便捣乱,你无条件罩着我,而且还不能过问我怎么撒野”,美方对中国的期望,却是“我可以撒野,你不可以,非但不可以还要约束朝方撒野,否则我就对你撒野”,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无论作出任何选择都同样不会令任何一方完全满意——但问题在于选择或不选择,都不是所谓“不坏”、而是很坏的。

但处于这样局面的并非中国一家,

美、韩、朝也同样没有所谓“不坏”的选择:

美方如果罔顾中、俄执意动武,就必须冒“打烂”和“自己折腾进去”的准备,在朝鲜这样的地方和如此糟糕的情报准备下,所谓“有限战争”、“外科手术”有多不靠谱,特朗普的几个幕僚不清楚,马蒂斯、蓬佩奥和麦克马斯特这些老江湖一清二楚,美国即便在全盛时,也不敢在中东和远东两大远离本土的热点,同时向两个大火药桶叫板。但如果不摆出一些架势,美国又会被某胖得寸进尺。至于单独和某胖谈判,特朗普再没阅历,奥巴马当初被骗成什么狼狈样他绝对是知道的(奥巴马的洋相是他最熟悉的内容了吧)。

韩方如果不部署萨德就会开罪美国,冒丧失保护伞的危险,但萨德在首尔以南,一旦开打能否保护美国不清楚,但一定保护不了首尔,朝韩混战,朝方本来就是稀烂无所谓更烂,韩国可是烂不起的(就不用说还要大选了)。

至于朝鲜,一而再、再而三放爆竹发狠话,其实也表明除了这些他别无高招,而这些招数的效能和频率是成反比的(最近不演砸两回了么),且拿着石头威胁砸窗户别人害怕,真砸了也就那么回事,然后它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刚刚在阿富汗露了一手的“炸弹之母”恐怕也不一定适合朝鲜战场:GBU-43B是一种带降落伞的高阻空爆炸弹,当量超过11吨TNT,因为采取温压远离,号称“实际威力不亚于广岛原子弹”,可以通过在地面形成1.5英里半径范围内致命的冲击波,杀伤地标和地下坚固掩体的有生力量、摧毁工事和其它军事目标,并给幸存者和目击者带来巨大震撼。但这种武器最大的问题是玉石俱焚,杀伤范围内“寸草不留”。刚刚被炸的阿富汗目标,半径五公里内没有一个居民点,而在朝鲜并不存在这样的“真空地带”(即便有也会被人为“充实”),3月17日美军轰炸摩苏尔造成数十名伊拉克平民死亡,4月11日美军还在轰炸中误伤了“叙利亚民主力量”SDF18人,有报道称,在美国主导的“反恐军事行动”中,3月伊拉克和叙利亚平民伤亡报告数从前一个月的1782次升至3471次,联合国则刚刚发布报告,称2016年联军在阿富汗造成127平民死亡,108人受伤(2010年是103死67伤),并对此表示关切。在这种压力和背景下,“炸弹之母”的使用会大受限制。从技术角度上,“超级炸弹”重21000磅,长30英尺,只能由MC-130之类“炮艇机”携带,对付塔利班、ISIS尚可,对付好歹“有空有防”的朝鲜,就显得有些吃力。

那么,另一种对付坑道目标的利器——GBU-57钻地温压弹呢?

这种武器需要钻入坑道内部爆炸,要求精确制导和大量情报数据,这在朝鲜战场上恰是最令“外人”头疼的——同理,美国历届总统之所以始终在对朝“外科手术”上举棋不定,也正因为情报匮乏、不能确保一击必中(甚至无法辨别目标真伪),而万一一击不中,后果可想而知。

于是最可能出现的局面走势,就是大家都这么心照不宣的绷着,“我不咬你你也别咬我”,自朝鲜停战以来的半岛局势,其实一直就大抵如此——只要相关各方中不会出“咬第一口”的疯子,这个局面估计要等到诸如传承之类契机出现变数后才会打破僵局。当然,“绷着”局面下一旦有人咬了第一口,大家还是多囤积些干粮的好。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