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17年5月8日,法国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结果揭晓,代表自创新政党“前进!”(EM!)的马克龙(Emmanuel J Macron)以65.8%的得票率击败极右翼法国国民阵线(FN)候选人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当选新一届法国总统。

和许多外国(包括中国)观察家的想法有很大偏差的是,本届法国总统大选的选战,主战场并非什么移民政策、文化冲突,而是经济和失业。漫长的数月选战,11名初选和两名决选候选人总共进行了11场令人精疲力竭的电视辩论、陈述,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消耗在这两个话题上,而勒庞在决选中“脆败”的原因固然很多,首要原因也被公认为系受所谓“共和国阵线”(Front républicain)传统(一旦有所谓“另类”“一不小心”闯入第二轮,所有第一轮被淘汰的候选人和主流政治领袖都会呼吁支持者投票给这名“另类”的对手,从而避免“另类当选”的尴尬)的影响,但大多数法国本土观察家都认为,在进入决选后和马克龙“一对一”激变经济、就业主张时被对手“完爆”,让本就当选渺茫的她更加连一点希望都不复存在。

勒庞在经济话题上辩不过马克龙一点也不奇怪——恐怕参加本次总统选举的另外10名候选人在经济理论上“动口能力”都比不过这位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当选总统:人家是经济科班出身。

马克龙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虽然大学主修哲学,但本世纪初接受国家行政学院和巴黎政治学院培训深造后,获得的第一份公务员职位就和经济、财政有关:在希拉克(Jacques Chirac)和萨科齐(Nicolas Sarkozy)两届政府的经济与财政部担任财政督察达4年之久,2007年7月24日,前密特朗(Fran?ois Mitterrand)总统特别经济顾问、欧洲重建与发展银行(EBRD)创始人阿塔利(Jacques Attali)受萨科齐委托,创办了跨党派的“推动法国增长委员会”(Commission pour la libération de la croissance fran?aise,以“阿塔利委员会” Commission Attali著称于世),这个委员会由42名各党派、无党派精英组成,都由阿塔利亲自遴选,集思广益后于2008年1月23日向萨科齐提交了一份主张从根本上改革法国经济、就业和用工合同制度,释放经济活力的《阿塔利报告》,成为后来极富争议的42款“阿塔利改革建议”的集大成者,而马克不仅是42人之一,还以30出头的年龄担任了副召集人,令人刮目相看。

2008年他辞去公职,投身著名投行——罗斯柴尔德银行(Rothschild & Cie),并创下了许多典范交易,包括牵线促成了雀巢和辉瑞间的“大买卖”。

2012年,奥朗德当选总统,继续重视“阿塔利经济学”,并责成后者完成了第二份“阿塔利报告”,被公认为阿塔利“大弟子”的马克龙本就是一名社会党员,自然备受重视,先是出任总统府副秘书长,两年后又在瓦尔斯总理(Manuel Valls)内阁中出任经济部长,以废除35小时工作制(讽刺的是这个制度是社会党执政时推出的)和出台主张削减劳动福利、降低企业成本的《马克法案》而著称。但这些改革措施遭到社会党正统派的强烈不满,不仅导致他在2016年8月被迫离职,也埋下曾被公认为“社会党未来之星”的他遭排挤出党、不得不“单干”参选总统的伏笔。

如今这位投行和经济专家、部长出身的新总统横空出世,而法国经济和就业形势却依旧严峻(2016年GDP增速只有1.2%,远低于预期0.2-0.5个百分点,负债比和失业率的数据则一片惨淡),人们不免要问,马克龙能否赶走法国经济的“黑天鹅”?

和某些国内外评论家的说法不同,马克龙并非“中派”,而是接近社会党奥朗德一系的中左派。不过单论经济思想,他的确带有“中间派”、确切说是“阿塔利经济学”的浓厚色彩——但也同样沾染了“阿塔利经济学”不合逻辑、不能自洽的毛病:既强调“提高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又强调“确保社会公正”,奥朗德执政时既要强征“爱国者税”(对法国百万富翁超过100万欧元的年收入征收高额附加税),又要削减工人福利、缩短新员工第一份合同效期,结果弄到被左右围攻,马克这位“高参”也要负一定责任。从他在竞选期间的相关言论看,尽管刻意隐藏了锋芒,但他上台后的经济主张也不不会离“阿塔利经济学”太远。

他在选举期间所公布的经济施政纲领,就正是这样一个“既左且右、非左非右”的“阿塔利式方案”:核心是“6年压缩开支600亿欧元”,具体明细包括,通过精兵简政压缩中央政府开支250亿欧元,削减对地方政府支持100亿欧元,压缩医疗保险开支150亿欧元,压缩失业保险开支100亿欧元;减少120万公务员名额,代之以成本更低的短合同雇员;通过办公数字化和报废重污染汽车达到精兵简政省钱的目的;自2018年起削减家庭房地产税80%;通过将企业税和家庭税税率调整为同一税率,减少企业所得税率25-33%;按照统一的30%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和“富豪税”,等等。

这其中的“阿塔利式纠结”可谓比比皆是,如既要减少地方行政拨款、减少税负,又要将更多工作推给元气大伤、财力捉襟见肘的地方当局,本身就近乎天方夜谭,又如减少八成房地产税既不切实际又不可能如其所言“照顾穷人“(住HLM即低租金住房的穷人没有物业,又何谈物业税)。曾有人对此嘲讽道,号称科班出身的马克龙,怎么可以外行到把企业所得税和个税捆绑在一起呢?

尽管马克龙声称自己“不是亲欧派”,但他毕竟也不是脱欧派,未来法国这个欧盟两大支柱之一和布鲁塞尔的关系有望保持良好。而动辄将“猫论”挂在嘴边的他当年曾力排众议,批准中国企业收购法国图卢兹机场,因此一般认为,法中经贸关系至少不会在他任上变得更糟。

但必须看到,根据Ipsos/Sopra Steria选后民调显示,投票给马克龙的人中43%是因为“不想让勒庞上台”才选他,33%是因为“想改变现状”,因为支持其政纲或喜欢其能力个性而选他的则分别仅占16%和8%,这还不算,由于第二轮投票齐全率高达25.3%,加上空白票、废票,更高达创纪录的32%,这意味着马克只得到43.3%的选民选票,而那个“支持其政纲”的比例,不过是这43.3%中的16%而已。如此少的支持率,当然会扯未来总统经济施政纲领实现的后腿。

不仅如此,法国立法选举将在6月举行,如前所述,他所属的“前进!”党是自己临时搭建的“草台班子”,应付总统“海选”尚可,在52万平方公里国土数百个小选区,和社会党、共和党等树大根深的老牌政党角逐348个参议院和577个众议院议席,则近乎是个让人笑不出来的笑话。可以预料,新一届法国议会将仍然是这些老牌政党的一统天下,“前进!”和国民阵线这些“草台班子”和“胡椒面式政党”(指党员人数不少但分布太分散,在绝大多数选区都不占优势的政党)将很难拿到太多议席。如此一来,马克龙将不得不从反对党中推举一名总理,并由后者组阁。法国的政体是“半总统制”,总统、总理都有实权,习惯上“总统主外、总理主内”,如果两位分属不同党派,经济属于“内”的范畴,总统的经济主张有多大比例可以不走样地通过异党派总理及其所组内阁传达、贯彻,则真的只有天知道了。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