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徐卫东老师非常看重的书,但我却一直并没有那么看重他,因为我并不十分认同“大历史”的研究路数,更不能苟同以这种路数代替“小历史”去解读中国古代历史现象,我始终认为“大历史”有时是海外汉学家在无法娴熟使用中国传统史料背景下的藏拙手段,具体到《万历十五年》,我认为那是一部有趣的书,有价值的书,可以开拓传统史学研究者的眼界和思路,但并没有徐卫东老师所一再强调的史诗般、足以颠覆中国传统历史研究的地位。在这点上我和徐老师多次交流,彼此都清楚对方的意见,但君子和而不同,原本也无需强求。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并不是这本书或这个责编的拥趸。我这番话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我一贯对史学研究的方法论,熟悉我的朋友应该记得,我曾在许多不同场合讲过。
2、关于那个“猪肉”的删改问题,我在被秒没的问答中说得很明白,《明史.海瑞传》只提到肉,而未提到什么肉,作者作为海外华人是二手引用,且明言引用自《明史》等,则其原稿中的“猪肉”或其它肉只能是“个人联想”,责编认为其联想不确加以修改无可厚非,多年后再版,自己的认识发生改变,再度修改也同样无可厚非,某些人口口声声要“讲道理”,为什么就不讲这样一个再明显不过的道理?
3、责编在改稿时肯定要考虑出书方便、闯关成功等各种考虑,在不犯原则错误且作者无异议的情况下该怎么做,某些自己也是编辑和文字工作者是真的不明白么?他自己在工作中是怎么做的?
4、海瑞是否吃猪肉并不能说明他是或不是某族、某教,南方很多地方的某族和汉族混居,生活习惯几乎完全一样,且明代官场有规矩,不管信奉什么,都不能在官宴或祭祀中表现出来,所以两代哈只家庭出身的郑和,在信仰方面的表现简直是个大杂烩,这和他代表官方的身份息息相关。简单说,一个“猪”字不能说明海瑞的族属,严格说海瑞到底是什么族,也并不是件很重要的事——顺便说,如果认真读过海瑞的传记和其它公私记载,而您又是个情感正常的人类,我怀疑您是否还有兴致来抢这个“偶像”、
5、没有了,哦,渣浪能不能别再添乱了?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