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毛遂的那19个同伴

 

“橹樯空大随人转,称锤虽小压千斤。 利锥不与囊中处,文武纷纷十九人”,这首不知什么人写的七绝,是称颂战国末年那位“脱颖而出”,靠胆量和口才说服楚王出兵救赵的平原君门客毛遂的。

两千多年来,毛遂的大名被广为传颂,即使到了今天,也被当做“人才抓住机遇”的典型,在励志书中火了一把又一把。至于他那19位据说文武双全、却在平原君和楚王谈判时不敢登台的同行伙伴,则要么被忽略,要么如文首那首写得不算太高明的七绝一般,被当作了肥皂剧主角毛遂的龙套甚至反衬。

也不能怪后世文人们偏心、欺负人,这症结可是毛遂自己种下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里明明白白地记载着,平原君和楚王谈判成功,按惯例歃血为盟时,毛遂一面招呼19个同伴登台歃血,一面淡淡说了句“君等可谓因人成事者”,意思是,要没俺毛遂,你们各位那就得白跑一趟了。

一个一直没能给放进“颖”也就是布袋子里,没捞到脱颖而出机会的供职者,突然得到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发出了此前从未发出过的光芒,得意一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歃血台上那句话,说得未免小家子气了。

当时的“国际形势”是秦国一家独大,其它六国一方面明知惟有合纵抗秦才能图存,另一方面又惟恐别国不出头,自己贸然掺和引火烧身,所以不管怎么扭捏,最终派援兵是一定的,派得不爽快也是一定的,要么迟迟发兵、缓缓行军,要么屯兵境上,坐观成败。平原君并不是只向楚国求救,另一路向魏国求援的既不是平原君本人,也没听说过什么“文武纷纷”,可晋鄙的10万魏军还是开了出来——不肯进兵那是另一码事;毛遂又是拔剑又是演说,把一台子的楚国人、赵国人都涂了红嘴唇,可求来的这支楚军也还是一慢二看三通过,直到信陵君窃符救赵,秦军败退解围,也没能及时赶到——如果信陵君晚到仨月,这支楚军也还是会“刚好迟到”,信么?

明白了这些道理,就该清楚毛遂的作用其实不过如此:他不跳出来,信陵君一个人跟楚王泡蘑菇,这支援军也还是会出发的,只是会晚不少日子;他跳出来,这支援军也还是很难按时到达,因为楚国就没打算跟秦国玩命。借这个外交舞台,为自己赢一个闪光的机会,原本是不错的,但当众得意忘形,还讥讽同伴,就显得有些猥琐了——您没看出楚军这“一定会出发、一定会迟到”的小算盘,那19位同伴中,难道就连一个看出来的都没有?

再者说,19位伙伴涂红嘴唇是“因人成事”,他毛遂就不“因人成事”?他们出使楚国并非寻常意义的外交访问,而是在几十万秦军包围下的求救行为,是一场风险极大的突围行动,没有这19位文武双全同伴的计策和努力,他们一行人如何能突破重围,摆脱盘查和追兵,安然地从河北的邯郸,一路抵达位于安徽寿春的楚国新都?赵国刚刚惨败,平原君有求于人,救赵敌秦非同儿戏(楚国刚给秦国打得连都城祖坟都丢了),平原君能在短时间里和楚王见上面,谈上判,19位文武双全的门客,必然为此付出了艰辛努力,可以说,没有这19个人,毛遂能不能走到歃血台下都是只有天知道,那句“因人成事”,可谓适暴其短,让这把一不小心被扔进布袋子里的锥子刚露了个尖,又一下把自己狭隘的胸襟,浅陋的见识暴露无遗。

不过话说回来,野史、小说和戏文上对毛遂的吹捧固然偏颇、夸张,但这些文字对平原君一边倒的鄙视,却是一点不偏颇、半点不夸张,实在是很有道理的。

赵国固然是国王的,但他是国王的亲弟弟,最主要的执政者,说他是赵国的CEO怕是半点也不夸张;他号称三千的门客都是领他的工资兼福利,听命于他一个人的领导,人事权、管理权都集于他一身,这些人敢来投奔号称“战国四大公子”、以“养士”出名的平原君,就仿佛今天去跨国名企求职的应聘者一般,对自己必定是有几分自信的,滥竽充数的大忽悠不能说没有,但有一技之长的专才应该是多数,多才多艺、出类拔萃的顶级人才,估计多少也有几个。照理说,如此众多的人才,谁能做什么,谁不能做什么,他应该有个基本了解,不至于两眼漆黑,半点摸不着头绪。

可从去楚国求救这件事上看,他对手下这些人才资源的了解着实有限。

临行前选拔人才,一般人只看到毛遂的抱怨,对这位后来大出风头的人物没能放进布袋子,多少有些抱不平,可仔细琢磨就该发现,其实没机会进布口袋的又何止一个毛遂?

如果平原君这位CEO对属下人才早有全盘了解,这些人哪个能文、哪个能武,哪个既能文又能武,心中早该有个准谱,接到“突围去楚国求救”这个紧急任务后,脑海中理应迅速浮现出一张大体的随行者名单来,充其量斟酌损益,略有调整,何至于要搞那么个临阵磨枪的“海选”?

文武双全是对高级人才的要求,要的不但是全面,还是“两头突出”,这样的人才即便放在人堆里,也该十分突出,三千门客中,这样的人物本就不会太多,一个精明的管理者理应早就注意到,并给予必要的任用。不仅如此,还应切实掌握一批能力稍逊一筹、但具备上升潜质的“储备人才”,逐步加以培养、信用,只有这样,才能平时有条不紊,紧急时成竹在胸。平原君白白招揽了这么多“储备干部”,却连高级人才的基本摸底都没做好,本来就只是个急才、偏才,又不显山不露水混在上千普普通通“下客”中的毛遂,又怎会进入平原君的布口袋?

按照《史记》的说法,此次歃血成功、回到赵国后,平原君厚待毛遂,尊为上宾,这是正常的论功行赏,毛遂当之无愧——但上宾可以尊,今后遇到重大使命,却还是得掂量着办,而不是贸贸然把毛遂再扔进那个未必合适的新口袋——和平原君齐名的孟尝君,不也把立了大功的鸡鸣狗盗之徒尊为上宾,可他是用这几位去收税了,还是用这几位去出使、打仗了?

歃血台下那19位门客缺乏外交应变的魄力和急才,但在应付日常性事务上的过人能力却未可就此抹煞,平原君和毛遂倚仗这19位的能力才能平安抵达楚国,也还得靠他们19个才能再冲回邯郸复命,在日后多数场合里,这些门客所能发挥的作用,恐怕也会远胜“偏才”毛遂,对此,毛遂未必能清醒认识,但“用人单位”平原君却必须心知肚明。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长与特短,个性也五花八门,如果领导者能切实了解,善加搭配、使用,让这些特长、性格不同的下属互补、互配,就能发挥出成倍的威力,反之,即使天才也可能被用成废物。唐代大臣、以画驴著称的理财能手韩滉以善于用人著称,有一次有个朋友的孩子来投奔他,考核各项专业无一擅长,许多人都觉得这人没用,打法走就得了,可韩滉发现这孩子少年老成,沉默寡言,就连吃饭都坐得端端正正,跟同座连一句闲话都不讲,就把他派去看守仓库大门,结果这位老兄早到晚退,每天都端端正正、黑着脸坐在仓库门前严防死守,果然把个库门守得滴水不漏。每个人才都有自己最合适的那个布口袋,都有“脱颖而出”的条件和可能,但为下属们量体裁衣,选择合适口袋,并一一装进去的活儿,却只能由管理者来做。

平原君这位CEO之所以能当赵国的重要管理者,不是因为能力突出,被选拔出来,而是因为他是老国王的儿子、小国王的兄弟,一笔写不出俩“赵”字才当上的,在选拔、管理人才上没办法、少经验,和他本人并非“唯才是举”优选出来,有很大的关系。当然,这种人才选拔方式在战国时是常态,即使今天,在国内外许多私人企业里也司空见惯,谁也不是天生会管理,吃一堑,长一智,在教训中学会识人、用人,也不是不可能、不可以的。

然而从历史记载上看,这位CEO出了趟远门,也未必就因此长了学问,后来赵国解围,平原君因为慢待门客,造成下属集体跳槽,去投奔自己小舅子、魏国公子信陵君的事件,他不了解下属心理状况,惹出麻烦也就罢了,居然要等到查发放工资、口粮的花名册,发现领钱领米的人少了,才知道有那么些员工自炒鱿鱼。

这也罢了,有一个传说称,回国后不到一年,平原君眼瞅着享受高干待遇的毛遂足吃足喝无所事事,觉得实在是糟蹋工资,愣逼着他带兵打仗,结果一败涂地,毛遂没脸见人也抹了脖子。毛遂就是个偏才,情急之下上台辩论是最适合他冒尖的布口袋,带兵打仗恐怕恰是最不适合的,对于他,平原君已经毫不陌生,可乱放袋子的毛病半点没改,其他没机会一起出趟差的门客,估计更难找到合适的布口袋了吧?可见“毛遂事件”之前,平原君那高高在上,不屑费神了解、掌握员工情况的毛病,并没有多少改善,“信陵君跳槽事件”的发生,与其说是偶发事件惹祸,还不如说那些被放错了布口袋的“锥子们”积怨已久,正好给他们找到个集体发作的机会罢了。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