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赞比亚:“第一个萨塔”

 

赞比亚大选结果尘埃落定,在已统计的选票中,74岁的国民阵线党(PF)候选人迈克尔.萨塔(Michael Sata)以43%的得票率领先于排名第二的现任总统、多党民主运动(MMD)候选人班达Rupiah Banda,实现了政治改革后赞比亚第一次执政党和平更替,在自己参加的第四次总统大选中终于如愿以偿。

被称为“眼镜王蛇”的萨塔是老资格的政治家,早在卡翁达时代便活跃于政坛,曾担任过政府不管部长等要职。政治改革后,他以愤世嫉俗的形象、尖刻的政治语言和出色的基层动员能力,屡屡在赞比亚政坛掀起风暴,被公认为赞比亚草根阶层和“外省人”的代表。

2006年大选中,萨塔曾打出“反华牌”,声称一旦当选,将驱逐中国商人,并“寻求与台湾建交与中国大陆断交”;2008年前总统姆瓦纳瓦萨(Levy Patrick Mwanawasa)去世,在总统补选中他更提出没收中国和其它外国投资者股份25%,分配给赞比亚穷人和企业的政治主张和口号。此次选举投票前夕,一些国际传媒(主要是英国传媒)再次将关注重点放在萨塔的“反华排外”情结上,认定萨塔和班达的竞争,是“要不要外资”、“要不要中国”的二选一。对此,支持萨塔的某些国际人士誉之为“黑皮肤的图图”,感到紧张和警惕的则担心他是“第二个穆加贝”,那么,如今萨塔的当选,是否意味着赞比亚人选择了“不要外资”、“远离中国”?

事实上并非如此。

正如路透社和法新社等国际媒体所指出的,2011年的萨塔已不是20062008年那个动辄口出惊人言论的“愤老”,而竭力塑造一个成熟、稳重 政治家的形象。在选举前和选举中,他多次表示,欢迎中国大陆和台湾继续在赞比亚投资、开发,只要尊重当地法律和风俗习惯,并对亚洲资本给赞比亚带来的经济帮助“表示感谢”,还否认将征收“矿产暴利税”,尽管几个月前他还这么说过。他并没有如某些英国非政府组织人士所预料的,拿去年发生的科蓝煤矿中国籍管理人员枪击当地示威矿工事件说事,火力全开但指向的却仅仅是班达。

一些在利比亚经营的中资企业,存在诸如不尊重劳动法、迷信权钱交易,以及一味走上层路线忽视经营所在地社会关系、忽视社区利益等问题,其中一些矛盾是被误解或放大的(如“科蓝煤矿枪击案”曾被渲染为“中资企业负责人向赞比亚员工开枪”,事实上那家企业虽由中国人经营,却是由长期在当地居住的澳大利亚籍华人就地注册的),更多则是经营者将国内陋习(如不重视安全生产,超时工作,鼓励加班加点)带到当地,这种情况并非中国所独有,台湾、巴西甚至欧美企业在当地经营,同样不同程度存在类似问题,但中资企业数量大,投资范围广泛,矛盾也更突出。正因如此,代表外省、尤其盛产铜矿的铜带省民众和贫民利益的萨塔,在此前几次选举中将矛头对准境外投资者,是有的放矢的。

然而接连三次受挫,让经验丰富的萨塔发现了这一战略的致命不足。

赞比亚最大的问题是贫困,全国超过60%赞比亚人每天生活费不到2美元,且外省、包括盛产铜矿的铜带省问题更严重,大量青年人失学、失业,对现实高度不满,这些人的支持,是萨塔和国民阵线党壮大的奥妙。

但驱逐外资非但不能消灭贫困,反倒可能加剧它。赞比亚是全球第七、欧洲第一产铜国,今年出口收入同比增长逾40%,达102亿美元,其中84亿美元系铜矿出口,世界银行的数据称,2001-2010年,赞比亚年均GDP增速达5.6%,而班达执政的几年里,年均GDP增速一直维持在6%以上,在经济发展和基础建设方面的成就还是突出的。这一切离不开外资,离不开铜矿出口,更离不开中国和其它国家的资本(过去10年中,中赞贸易额从1亿美元增加到28亿美元)。不仅中国,巴西等国也都在密切关注赞比亚选举结果,淡水河谷正计划在当地投资60亿美元,而铜矿巨头们预测,2013年赞比亚将成为全球第五大铜矿生产国,他们当然都不希望政权的更迭,影响投资的安全。

萨塔和他的幕僚们意识到,外资不是罪恶之源,没有但没有外资的投入就没有赞比亚的高速经济增长,这对赞比亚不利,对赞比亚贫民和外省人同样没有好处。一味攻击外资开发矿产是“掠夺资源”只能吓跑开发者,而没有中国等新兴国家稳定的需求,赞比亚就将重蹈历史覆辙,让经济依附于国际期铜市场,仰人鼻息,随波浮沉(铜矿价格过去3周跌了17%,而铜矿出口收入占赞比亚出口总收入80%)。因此本次大选他们的口号不再是“赶走外国人”或“铜矿属于铜带省人民”,而是出“Don't kubeba”的口号,意即“不要被执政党的小恩小惠所打动”。他们不再说外资不好,相反,外资还是好的,不好的是执政党的利益垄断和腐败;GDP高速增长也是好的,但班达政府却不能公平分配这些财富,铜矿的大本营铜带省,却拥有整个赞比亚多达64%的贫困人口,这才是罪恶之源——一句话,只要合法经营,外资没错,错的是现政府,因此应该换个当家人来重新分配外资带来的收益,这对赞比亚贫民有利,对都市精英、工商业者和外国资本也有利。

很显然,萨塔的形象调整起到显著收效:选前他拉拢国家发展联合党(UPND)等少数党派成功,而班达的联盟努力一败再败;2005年和2008年担心他成为“穆加贝第二”(他曾公开表示仰慕穆加贝)的工商业者也不再如以往那般坚决排斥他,而是觉得“也许换个党上台试试也不错”。可以想见,在国际资源市场动荡不安,国内精英阶层和工商业者惊魂未定之际,刚刚获胜的萨塔会继续保持让他尝到甜头的温和形象。事实上即便在他最“毒舌”的2006年,当他认为自己有把握当选后,同样2006930主动拜访中国大使,提出一旦当选“将继续坚持发展双边关系”、“承认一个中国”,说“断交”是“谣言和误传”,竞选是竞选,治国是治国,萨塔这个老资格政治家如何不懂。

事实证明,萨塔既不是“黑皮肤图图”也不是“穆加贝第二”,而是“萨塔第一”,他如今已不是铜带省或赞比亚穷人的首领,而是整个赞比亚的当家人,如何在保持班达高经济增长率(这是班达最受欢迎的政绩)同时,促成利益的公平分配,消弭赞比亚尖锐的贫与富、外省与都市间差距、对立,是对这个新当家人最严峻的考验。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