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限娱令”:打算给电视台发粮票么

 

从“谣传”到风闻再到“即将出台”,传说中的广电总局卫视“限娱令”终于正式亮相,在这份名为《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的文件中,对中国全国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提出了包括增加新闻播出时段、限制娱乐节目数量、设专人检查低俗问题,和不得搞电视收视率排名等整改方案。

这份大名不叫“规定”的规定可谓“抓大不放小”,非但列出上述四条宏观性指导方针,更具体到新闻要占多少播出时间比例,什么时段必须“限娱”,甚之连“19:30-22:00全国卫视总数控制在9档以内,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周总数不得过2档、每天时长不得过90分钟”这样具体到手指头数量的细节也赫然在列。

部分婚恋、综艺类节目过多、过滥,格调不高,炒作出格,并不是什么秘密,社会上对此也啧有烦言,但“限娱令”一出,获得的“差评”却比前述卫视的问题还要多,争议还要激烈。

说到底,看电视是一种个人性、消费性、商业性行为,消费者花钱装机顶盒,付收视费(还不算税收中用于电视硬件建设的费用),要的就是看到喜欢看的节目,“娱乐”二字于电视节目而言,并无不妥之处——又有几个观众看电视“不是为了娱乐”?娱乐节目有一些格调不高,问题不少,应该想办法改进节目品质,让电视屏幕上出现更多格调高、问题少的娱乐节目,而不是一刀切“限娱”,难道娱乐也有错不成?三鹿奶粉出问题,产品和厂家被处理,但有关方面并没出台“限奶令”规定“每个超市每周出售婴儿奶粉不得过50罐”,或“全国超市婴儿奶粉上架总数须控制在XX罐以内”,因为谁都知道,问题出在哪个品牌、哪个厂家身上,就该由哪个品牌、厂家负责,而不能让整个行业陪绑,让消费者跟着不自在。物质食粮的管理是这个理,难道“精神食粮”的管理就不该是这个理么?

如今是商品经济时代,对于广电服务这种特殊商品的品质、数量、导向,也应更多依靠政策宏观引导、市场微观调节的模式,而不是从内容、数量、形式到播出时段、出镜“人头”从头管到脚,这种做法,给人的感觉,仿佛有关方面打算给电视台和观众发“精神食粮”的“粮票”:定量32斤,不得投机倒把。

问题是,这样的“粮票大法”真的能治“低俗”,能弘扬价值观和主旋律么?

精神食粮毕竟不是大米、白面、猪肉、鸡蛋,观众可以吃也可以不吃,反正现在文化生活也已多元化,一家人围着电视的时代早已过去,你娱乐节目做得不好,不“限娱”也没人看,同样,“指令性”要求推出的板块不管如何寓教于乐、思想正确,倘没人爱看,于观众不过动一下遥控器罢了。

近年来为打击“低俗”,广电总局可谓煞费苦心,先后被“限”的包括刑侦、谍战、清宫……等诸多品种,但“低俗”消失了么?

变“发粮票”为“促进粮食生产”,制订相关政策扶植优秀电视节目“稳产高产”,才是解决“精神食粮品质数量问题”的根本出路。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