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缅甸:民主的希望 还是希望的民主

 

从表面上看,缅甸所发生的政治面貌变化,似乎比人们1年前最大胆的假设还要剧烈:报章审查制度如果不能说被取消,至少也大为松绑,国内媒体上争鸣、批评和质疑政府的声音不再受到严格限制,针对部分国外网站的互联网封锁业已取消;议会通过了允许独立工会成立的法案,并可能很快通过保障游行示威权的法案;总统吴登盛承诺与“持不同理念和主张的人”合作,宣布了大赦,释放了包括扎加纳在内的数千名政治犯,邀请流亡者回国,并会晤了民主派的精神领袖昂山素季……一时间不但许多原本激烈反对军人专政的缅甸国内民主派转变调门,称“缅甸正在变革”,并转而呼吁国际社会放松对缅甸的制裁,西方舆论也颇多兴奋声调,称“不应对缅甸的民主进步袖手旁观”、“应该给予鼓励”,缅甸周边国家的许多人士更纷纷惊呼,缅甸这个原本认为最没希望的国度,如今出现了最令人鼓舞的民主希望。

上述这一切变化,不论出于何种原因,客观上都为缅甸社会带来了新气象,也有利于缅甸社会的演进和健康发展,然而就此称之为“民主的希望”,恐怕言之过早。

正如一些熟知缅甸内情的人士所一针见血指出的,吴登盛所推出的一系列“新政”,都未摆脱1993年启动制宪、2008年5月10日公投,今年1月31日生效的《缅甸联邦宪法》窠臼,按照这部宪法的规定,缅甸三军总司令而非总统为武装力量统帅,军队代表在任何一级议会中都拥有25%的固定席位,这部宪法曾被缅甸国内外反对人士斥之为“让军人专权合法化”的工具,18年来屡屡掀起反抗高潮,如今宪法还是那部宪法,评论却翻了个。当认定缅甸“无论如何不能摆脱军人专政”时,人们往往会紧盯住宪法草案中的破绽和“埋伏”,认定“一切都是独裁者的欺骗”,而忽略了宪法中毕竟含有若干积极因素,更忽略了有宪法终究强过没有宪法;而当人们一厢情愿沉醉在“民主的希望”中时,又往往会沉醉于“宪政民主”的温柔乡,却忽略了上述种种让步所要换取的,其实是国内外反对派对自己曾激烈反对的宪法——以及其所代表的宪法秩序的承认,或者干脆说,是对缅甸军人特殊权力地位的承认。

在一系列国际制裁下,缅甸投资来源匮乏,资源输出目的地单一,许多军政府领导人上了制裁黑名单,在国外旅行、开设账户都受到限制,许多怀疑论者认为,缅甸的变局在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借此换取(或干脆说骗取)外界的“松绑”,一旦放松,未来事态的发展未必尽如人们所预期。事实上,即使缅甸军方和政府也从未讳言,自己的改革有争取国际制裁放松的目的,这原本也是无可厚非的正常政治谋略,通过放松制裁,对缅甸的变化给予鼓励,是应该认同的——但人们不应奢望这种鼓励必然带来如期回报。

许多熟知缅甸历史的人士都指出,这种“民主的希望”在缅甸历史上屡屡出现,人们曾这样期待过吴努的两次上台,这样期待过“奈温新政”,这样期待过“后奈温时代”的1990年人民议会选举,这样期待过2002年昂山素季被解除软件后的“政治春天”,以及昂山素季-钦钮协议……但这些曾经的“民主的希望”,最终都被证明为昙花一现的短命民主、假民主,甚至反民主,如今当权的仍是那一批人,他们所希望的,也仍是通过一切手段,维持自己这批人在缅甸的特权,他们所能接受的改革,也无非是在自己特权不受威胁前提下,给社会和民众适当的空间,或干脆是通过给社会和民众适当空间,换取自己“特权的安全和合法性”罢了。在历史上这样的让步、妥协,缅甸曾出现多次,而每次破局,无不是因为军界强人们发现,变革开始威胁到自己特权的安全。

当然,任何人或社会形态都会与时俱进,只不过缓急不同,方向各异,军人专权体制也会变革、演进,以不断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但这种变革、演进的目的,却终究是为了自己更持久的特权存在,而非相反。举一个邻国的例子,自1993年宣布多党制起,柬埔寨的洪森就被不少舆论寄予“让柬埔寨民主化”的殷切希望,如今18年过去,洪森仍是柬埔寨的第一号政治人物,而国际社会却早已默认、甚至习惯了这一绝称不上民主的政治态势。这样的“榜样”,或许正是吴登盛和缅甸军人特权集团所希望的“民主变革结果”,却未必是人们所期望看到的。

还应指出的是,感到“松绑”、“变革”的,更多来自仰光和缅甸内七省反对派,而居住在外七邦民族地区的反对派和民主派,却未必是同样的感受。就在仰光的民主派欢呼“缅甸正在变革”同时,缅甸基督教团体却在抗议政府“读经需申请”等一系列新出台禁令,而曾为西方大力支持的克钦族“克钦独立军”自9月23日起,已重新遭到缅甸北方军区和33、66、77、88、99等5个机动师兵力的围攻,独立军总部拉咱被四面包围,大批难民流离失所,这一切若在几年前,势必受到西方和反对派舆论的群起围攻,如今却因缅甸当局的“民主希望”,而有意无意遭到淡化处理。

总而言之,缅甸所谓“民主的希望”,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军人特权阶层以适当妥协换取特权永固的策略和交易试探,以及缅甸国内外部分人士基于主观愿望的“希望的民主”,未来何去何从,仍需拭目以待。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