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空气质量评估:关键是尊重公众的感受

 

据媒体报道,中国环境保护部负责人日前披露,《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面向全社会的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将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并收紧了PM10、氮氧化物等标准限值。

不难看出,这些标准的调整,和日前北京市环保局与美国使馆监测数据出入之辩有关,也与公众鉴于官方公布的监测结果,和自己对环境的实际感受大相径庭,而产生的不满情绪有关。

随着中国城市化程度的大幅提高,机动车的普及,和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灰霾天气等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和社会、公众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形成鲜明反差,公众迫切希望了解自己所居住城市的空气质量和污染程度,因为这和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和子孙后代的福祉息息相关。公众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有关方面注意到这些要求,并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调整,是应该的和值得鼓励的。

但必须指出的是,指标和数据固然重要,但毕竟还是死的,公众所真正关注的,其实并不是PM2.5之类抽象的概念,也不是某个数据是否超过什么界限,而是自己的眼睛里是否看到灰蒙蒙的天空,自己的鼻子里有没有嗅到异样的气息,自己的皮肤又没有感到不适,自己的衣领和鞋,有没有出门几小时便乌黑一片。旧标准之所以不为公众认同,关键在于标准说“合格”的城市空气质量,公众的切身感受是“不合格”甚至“很不合格”。如今新的标准据说更严格,与国际更接轨,这固然是好事,但倘若日后实际操作中,依然出现这种监测结果合格,公众实际感受却不合格的强烈反差,公众依然会不买账。

再严格的标准也是靠职能部门和相关人员去执行的,即便是存在诸多问题的“旧标”,如果严格监测,及时公布信息,也仍然能反映一些空气质量的真实情况。但从刚刚过去的双休日,上海空气监测预报“慢半拍”的现实不难看出,即便这种有缺陷的数据,公众也不一定能保证及时获得通报。正如许多批评者所指出的,在世博会期间,上海空气监测预报及时、准确,赢得不少好评,由此可见,是否将公众知情权放在应有的地位,切实依据标准进行科学监测、及时通报,是空气质量评估、预报能否具备公信力的关键,如果有所作为,即便“旧标”也并非毫无作用,反之,就算有世界上最严格、最精密、最科学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又如何能取信于公众?

空气质量标准也好,环境污染指数也罢,都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每一个数据,每一条指标,都包含着深浅不一的专业知识,如果不深入浅出地对公众进行相关科普教育,即便公示了征求意见稿,披露了各种数据、信息,公众仍会是一头雾水,各种猜疑、讹传,也就在这一头雾水中悄然滋生。说到底,这仍是不尊重公众感受的问题,在某些职能部门的相关人员看来,制订和执行环保标准是他们的事,公众知道不知道无关紧要,殊不知就在这种漫不经心、忽视公众权益的心态下,数据、标准,乃至职能机构的公信力也在迅速流失。

从世博会期间上海空气监测预报的高质量,到北京“使馆数据风波”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迅速、大范围的修改,都表明了一点,即有关方面将空气质量问题当“大事”去抓时,效率是相当不错的。问题在于,什么才是大事?

每天呼吸都市空气的不是重大活动时才来的贵宾,每天关注城市空气质量和环境的,也不是这个或那个国家的驻外使节,而是日日夜夜长居于城市、社区中的公众,他们的身体健康,他们对环境、对污染、对空气质量的感受,才是有关职能部门的头等大事。明白了这个主次之分,轻重缓急,该怎样做好空气质量评估,不是一目了然的么?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