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示威者何以成为“时代风云人物”

 

一年一度的美国《时代周刊》风云人物评选,将2011年年度风云人物授予了“示威者”。

这并非首次将这一称号授予一个群体:自27年开始的这项评选,直到1950年才有了第一个“群像”——韩战美国兵,此后,匈牙利自由战士(1956)、美国科学家(1960)、婴儿潮出生者(1966)、美国“阿波罗”宇航员(1968)、美国中产阶级(1969)、美国女性(1975)、和平缔造者(1993)、揭发舞弊者(2002)、伊拉克之战中的美军(2003)、“好撒马利亚人”(2005)也相继获选,“示威者”已经是第12组被评为风云人物的“群像”,考虑到这个评选甚至出现过两个“非人类”(1982年的PC和1988的濒危地球),示威者的当选,也并不算什么出格的事。

然而与此前不同的是,“示威者”是个涵盖面十分广阔、个体与个体间差异巨大的群体:当美国“占领华尔街”者呼吁“政府更多的干预”时,莫斯科冒着瓢泼大雨走上街头的俄罗斯人却认为政府干预得太多;当西班牙的示威者高呼“提前大选”时,埃及解放广场上的示威者却声嘶力竭地呼吁“抵制立法选举”。同样是“占领运动”,当美国的“99%”理直气壮地高呼“监管华尔街”时,邻国加拿大的示威者却在市政当局“你们到底要什么”的询问面前张口结舌,因为加拿大的“华尔街”并未如美国般无序而冒险;同样是经济诉求,希腊那些习惯了高福利的示威者想的是“不要失去所拥有的”,印度的底层贫民想的是“我们总该得到些什么”,而北非的失业青年则想着“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同样是涌动的人潮,激动人心的场面,山呼海啸的群众运动,欧洲人面对外部强加给他们的紧缩,想的是“不要改变现在的生活”,而“阿拉伯之春”的参加者想的却是“现在的生活必须改变”……可以说,2011年度遍布全球的“示威者”,与其说是一组群像,毋宁说是一个个名称相同、面貌各异的个体。

然而正如评选者和许多评论者所言,这些面貌各异的个体间,也的确有一些微妙的共通之处。

首先,他们都对现实不满,这个“不满的现实”可能是专制、贪腐、福利减少、失业率增加,也可能时这样那样的社会不公平、不平等现象;其次,他们的主体都是年轻人和知识分子,年轻意味着敢想敢干,不怕付出代价,知识意味着耳聪目明,可以举一反三,将遥远异乡的示威复制到本土(哪怕仅仅是形似而非神似);第三,他们都善于使用“新生事物”——不仅仅是人所共知的互联网平台、智能手机平台,也包括“XX之春”、“99%”之类的时尚口号,性质不同、动机和成分各异的“愤怒”、“示威”,在世界各个角落以相似的、似曾相识的“外包装”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本身就是“紧跟时尚”的表现。

示威者与示威者不同,他们虽然摆着相近的造型,喊着相似的口号,使用者相似的通联工具,但他们所要的却是大相径庭的东西。尽管如此,他们却不约而同地做到了一点,即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

“阿拉伯之春”让整个中东、北非的政治版图继上世纪60-70年代的阿拉伯社会复兴运动后,再度重画了一遍,统治国家几十年的几名专制者下台,选举、投票成了风行一时的新生事物;崇尚“美国梦”和个人主义,视华尔街为成功典范,将“小政府”当作理所当然的美国,出现了席卷全国、意在要求政府干预,呼吁社会平等的“占领”运动;而在欧洲,大规模的示威和罢工不仅让多个国家政府被迫“倒灶”,令削减赤字的紧缩措施受到强烈阻击,也让自二战后一直被认为天经地义的“多元文化”、“门户开放”和善待移民理念受到强烈冲击,英国、德国、法国都有主流政治家喊出“多元文化已死”的口号;在俄罗斯,曾被认为绝不会受到撼动的“梅普体制”,也在10多年后首次遇到真正的挑战。尽管性质大相径庭,但毋庸讳言,2011的示威者在各处都带来了变革,让曾经理所当然的一切,顷刻间充满了变数。

变化不一定都是好的,也不一定都是可预见,或符合示威者要求的。美国的“99%”似乎已陷入进退两难的瓶颈,欧洲的大罢工也可能让欧盟雪上加霜,而不是让示威者的未来变得更美好。在中东,“阿拉伯之春”后出现的并非某些人所预期的自由、开放,而是一个个逊尼派原教旨团体的上台执政,和诸如“多妻制”、“沙里亚法”等“复古”的声音……在加拿大温哥华,一名女示威者的猝死和大量毒品在示威帐篷中被发现,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示威的观感;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对“占领”态度变得矛盾,既反对警方和市政当局的强行驱散,也不认同“占领者”的诉求;在埃及,“四月六日运动”等昔日的示威者发现“上街的是自己,上台的是别人”,因此继续着他们的示威;在利比亚,当示威者变成执政者后,街头上又出现了针对示威者的示威……谁也无法预料2012、2013、2014年,这些“风云人物”和他们的“事业”会如何,世界将怎样看他们,他们又将怎样看世界,但至少在2011,他们就是对全球影响最大的一群人。

就在《时代周刊》将“示威者”选为2011年度风云人物的几乎同时,12月15日,美国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降旗仪式,2003年的年度风云人物——伊拉克美军,带着无数争议和疑惑,踏上了回国的旅程,如今回味2003年的评选理由,人们或许会觉得有趣、可笑,甚至荒唐,又或许,8年后人们回味今天的评选理由,也会有同样的、五味错杂的感觉。然而这又有什么呢?“示威者”的确改变了世界和历史,这就足以令他们当选而无愧,至于会改变成什么样,又岂是一个非官方评比所能盖棺论定的事呢?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