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有关谴责叙利亚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结果以13票赞成、俄罗斯、中国两个常任理事国反对的“双杀”而被否决。

在表决前,不断传出西方和阿拉伯国家修改决议草案、中俄可能妥协的信息,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再一次的“双杀”。那么“双杀”的原因何在?

对于俄罗斯而言,死保叙利亚并不奇怪:首先,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是俄罗斯在独联体外唯一海军基地,是俄海军确保东地中海影响力的唯一保证,自上世纪70年代俄罗斯获得这一基地后,自沙俄时代开始、俄罗斯人梦寐以求的“温暖海洋”才总算有点影子,几代人的梦想当然不会就此抛弃;其次,普京正谋求在3月大选中重返克里姆林宫,却遭到自2000年执政以来最大信任危机,急欲通过对外强硬凝聚民族意识,重塑“硬汉”形象;第三,1973号决议俄罗斯未加否决,结果“禁飞”变轰炸,俄罗斯深感上当,觉得自尊心受辱,更觉得若再蹈覆辙,将在中东颜面尽失,因此此番口风甚紧,坚不轻易让步。

至于中国,向来有“随地区主流意识”的习惯,当阿盟发话后,中国已多次表示尊重阿盟意见,此次投票否决,自然别有原因。

原本按照中、俄的主张,鉴于各方在决议草案措辞上还未达成共识,且本周末俄罗斯和北约将在慕尼黑召开安全会议,下周二俄外长拉夫罗夫将赴大马士革调停,安理会应推迟表决,至少应等上述两项活动完成后再作定夺。但此建议被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苏珊.赖斯为首的一些国家坚拒,并不顾中、俄反对在2月4日强行表决。简言之,俄和中的两张“杀票”成因各异,俄是既有战略利益问题,又有面子问题,而中国的否决,实际上是“否”的“强行表决”,而非决议草案。

其实为争取俄方共识,英、法、阿拉伯各国做了不少努力,如在决议草案中取消“阿萨德必须下台”并写入“反对军事干预”等内容,英、法还一度暗示不反对暂缓表决。但2月4日当天,总部设在伦敦的叙利亚反对派组织人权观察(OSDH)宣称,政府军在黎明前炮轰霍姆斯,导致平民惨重伤亡。该组织负责人拉米.阿卜杜勒.拉赫曼(Rami Abdel Rahmane称)死者达237人,包括99名妇女和儿童,而另一个反对派组织叙利亚全国委员会(CNS)更称死亡260人,伤数百人,指为“自去年3月以来最可怕的大屠杀”。尽管大马士革对此矢口否认,也无独立消息来源证实或证伪此事,但霍姆斯事件刺激了安理会的提前强行表决,苏珊.赖斯就对法新社证实称,俄罗斯曾提议推迟表决,但被她以“霍姆斯在流血,没时间慢慢讨论”为由拒绝。不仅如此,俄提出的一些修改建议,如同样谴责反对派的暴力行为,和避免直接提及“支持阿盟草案”,都被苏珊.赖斯以“不可能接受”为由拒绝。最终,强行表决演变成“强行否决”。

阿盟去年11月13日压倒性多数通过暂停叙利亚会员国资格决议,和随后的经济制裁,等于对叙利亚实行“家法”,不仅压缩了叙利亚的外交空间,也鼓励了反对派的士气,让他们从含糊的“要民主”、“反镇压”转而直接要求推翻阿萨德政权,并自此拒绝任何与大马士革当局的对话;12月19日阿盟观察团的入境更强化了这种“家长做主”色彩。然而一个月后,阿盟观察团入而复出,这让被“家法”鼓励起来推翻政府的反对派,和被逼到墙角的阿萨德政权都登时处于无法后退的肉搏状态。

近一周的局面显示,双方共同的特点,是言辞飘忽:需要争取国际同情时,就把对方形容得既强大且凶残,把自己形容得既无辜又无助、虚弱;需要渲染自己力量、强调对方即将失败时,就把对方形容得不堪一击行将就木,把自己形容得摧枯拉朽所向披靡。这种语言习惯不仅让国际社会从“巴沙尔家族逃亡失败”、“大马士革摇摇欲坠”到“悲痛日”、“霍姆斯大屠杀”,冰火两重天般大起大落,也让叙利亚的真正局势变得难以评估。

安理会的闯关失败显然不会令阿盟、尤其“海合会”及其阿拉伯君主国盟友善罢甘休,突尼斯已倡议各国驱逐叙利亚大使,许多叙利亚驻中东国家大使馆也被冲击,阿盟进一步孤立叙利亚,同时更大方、更公开地援助叙反对派,当在情理中。

法国是“阿拉伯之春”中最积极的西方国家,此次闯关失败后,朱佩倡议周六在巴黎举行“叙利亚人民之友大会”,这当然会让人联想到去年的“利比亚之友”大会,会议目的自然是协调各国对叙立场,预计这将令叙利亚的国际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由此可见,支持制裁各国会绕开安理会,直接加大对叙施压,压迫其国际空间,打压其经济,并继续支持其反对派。但直接军事干预的可能性则较小,这不仅仅因为缺乏安理会授权,更因为美、法、英等国武装干预意愿本就不强,法、英外长会前都明确表示反对军事干预,而美国则有更重要的伊朗问题牵挂在心。至于“海合会”各国,在东面伊朗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它们也不敢将本就有限的军事实力西顾。

然而中国的否决本有特殊原因,并非不可挽回,而俄罗斯虽利益在焉,只要确保其底线不失,给足台阶,也未必不会顺坡下驴,连续两次“双杀”已充分表明了中、俄利益线所在,也等于给西方一个“路标”,或许新一轮台下磋商,此刻已紧锣密鼓展开,或许不久后便会有新的决议草案,和新的表决。

至于叙利亚,在目前情势下,对抗双方既无法坐下来谈判并互相妥协,也无力吃掉对方,更得不到外国武力的直接援助,这个自古战乱不休的“中东十字路口”,或许会重蹈邻国覆辙而“黎巴嫩化”。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