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朝鲜的威胁:会做不说 会说不做

 

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23日援引据称系朝鲜官方媒体转引自朝鲜军方高层官员的话,称朝鲜将很快对韩国总统李明博实施“特别行动”。

报道称,“特别行动”的主要目标包括李明博及其支持者,包括韩国保守派媒体有关人员,称“革命军将采取措施制止敌对力量的人身攻击”。此前3天,朝鲜在平壤金日成广场举行万人集会,谴责并发誓消灭“逆贼”李明博。

这一系列非常规举措的理由,从台面上看,正如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发言人18日声明中所言,系李明博“向同族庆典气氛泼冷水”、“悍然亵渎朝鲜最高尊严”,是“极端挑衅”,直接导火索则是李明博16日广播演说称,朝鲜失败的“光明星-3”卫星发射耗资约8.5亿美元,相当于朝鲜居民6年粮食缺口(250万吨玉米)。

据称朝方此次使用了此前罕见的激烈语言,如“在3-4分钟或更短暂的时间内,以前所未有的特异手段和朝鲜式的方法,闪电般地把所有鼠群和挑衅据点焦土化”,等,这让人不免既好奇且担心,朝鲜会采取怎样的“特别行动”?

朝韩间仅有停火协议而无和平条约,双方实际上仍处战争状态,自停战以来,朝鲜确曾在韩国境内进行过多次“特别行动”,包括渗透、袖珍潜艇潜入,甚至在1968年策划实施了两次针对韩国总统府青瓦台的未遂袭击行动,而至今扑朔迷离的“天安舰事件”,和让世人震惊的延坪岛炮战,也不过是不太遥远的回忆。

但前述“特别行动”的共同特点,是“不说就做”,事前朝方并无特别异动,事情发生后才发声。道理很简单,在对峙状态下算计对方军政首脑,本身是一项非常复杂、非常高难度的特种作战行为,即便事前严格保密,做到完全出其不意,成功的概率也微乎其微(两次失败的“青瓦台事件”就是明证),如此大张旗鼓高调“讨伐”,仿佛惟恐对方不知道“我要来消灭你”,则几乎完全没有成功可能,既然“说”了,就不会真的去“做”——至少不会像说得那样去做。

从朝方针对李明博的抨击可知,朝鲜高层真正恼火的,是外界针对朝鲜卫星发射的一边倒批评,而之所以如此恼火,是因为这一批评损害了朝鲜世代交替的尊严(卫星发射是金日成诞辰百年庆典的重头戏),并可能危及新一代领导人在其国内、尤其上层的威信和号召力,从近几个月来的一系列信号可知,金正恩对这类“苗头”十分敏感,此刻卫星刚刚坠地,诞辰庆典又在一片不以为然的国际声响中“胜利结束”,他本人则在此期间获得一系列朝鲜最高领导人头衔,在他看来正是最要紧、也最危险的时候,此时此刻通过竖立“假想敌”示强,就成为一种顺理成章的选择,而这个“示强”所针对的既有外部对象,也有内部对象,但恐怕更主要是针对后者。

既然目的性很强,那么“做”恐怕是会“做”的;既然“会做的不会说、会说的不会做”,那么真正要做的事,恐怕并非针对李明博的“特别行动”(失败概率恐怕比射卫星大得多,且不可能得到任何国际社会的理解和同情),而是在这个大“幌子”掩盖下的真正“特别行动”——或许是第三次钚弹实爆,或许是第一次试爆铀弹,或许是别的什么让国际社会大吃一惊的“爆炸”。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分钟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