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台湾导演魏德圣的史诗片《赛德克.巴莱》在大陆市场叫好不叫座,首周票房尽得435万,和同期科幻大片《复仇者联盟》(同周票房2.13亿,首映头两周即破3亿)相比,可说惨不忍睹。

《赛德克.巴莱》是以台湾日据史上土著反抗日本殖民者的“雾社事件”为素材创作的史诗大片,宣称“耗时12年,投资7亿台币”,试图以“最单纯亲情、最彻底牺牲、最原始爱恨”来打动观众,塑造震撼,然而这部影片不仅在文化差异更大的欧美市场成为“小剧场片”,在语言相通、文化背景相近的大陆也票房惨淡,说“叫好不叫座”都算客气,因为其实这“叫好”中究竟有多少商业促销的水分,恐怕也要假以时日,才能看得清楚。

事实上史诗片在异国他乡叫好不叫座并非偶然,而是普遍现象。2004年德国号称“冷战后最精彩史诗片”的《刺杀希特勒》在美国应者寥寥,而同样题材甚至同样片名的美国版《刺杀希特勒》却在4年后取得美国票房差强人意的回报;投资巨大、号称为拍片专门搭建1:1巨舰场景的日本史诗片《男人的大和》在日本本国反响尚可,但在欧美反响平平,在一些国家甚至连票房都挤不进。

其实同为“大片”,史诗片素来在票房方面就不如投资和场面相当、甚至不如的其它“大片”,如科幻、玄幻、谍战、动作片等,曾创下好莱坞拍摄成本纪录的《埃及艳后》投资4400万美元,却只收获2600万美元,在1963年这样的巨亏几乎让20世纪福克斯关门大吉;号称“21世纪第一部史诗大片”的《珍珠港》投资2.4亿美元,票房1.6亿美元,最终不仅让迪斯尼公司遭到当头一棒,也把制片公司总裁弄下了课;中国曾经有过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时代,但即便那时,前苏联不惜工本拍摄的大场面史诗片《解放》,也远不如同样乏善可陈的《卖花姑娘》甚至不知所云的《第八个是铜像》受欢迎,只有最执着的军迷才有兴趣和毅力,咬牙看完“八小时坦克大炮”的这部“史诗大片”。有人注意到,近年来(尤其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大片”仍层出不穷,但史诗大片则越来越稀少,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史诗大片的确不叫座(哪怕有些确实叫好)。

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历史大片相对于“大片”,有其特定的观众群,这些观众头脑中对影片所反映的史实背景,有其既定的历史坐标和历史地图,制片者可以演绎,可以创意,但却只能在这个坐标和这张地图范围内做足文章,不能太离谱,否则就会得罪这些特定观众,这就让许多历史大片陷入周期长、投资大,但回报却不明显的怪圈,如英国史诗巨片《不列颠空战》,为了真实表现这场二战时著名空战的场面,不仅搜罗和修复了英国空军散失在博物馆和民间的诸多“破烂”,还专门去西班牙、捷克斯洛伐克和以色列,去找寻那些还能飞的德国版二战老飞机,即便如此,拍出来的成片还是被许多“史实派”观众百般挑剔(如“飓风战斗机一架也没飞,不真实(已经找不到能飞的飓风式)”、“德国轰炸机机种不全(这显然是强人所难)”。日美合拍的《虎虎虎》和《中途岛海战》曾被誉为“大海战史诗片的典范”,各种道具逼真度极高,即便如此,仍有挑剔的影迷指出,日本旗舰“赤城”航母的舰岛应在左舷,而非传统的右舷,这自然更无法“还原真实”——历史上仅有的两艘舰岛在右舷航母“赤城”、“飞龙”都在中途岛海战中沉没,制片方总不能为拍片真的去造一艘爷爷级航母。这种特殊性造成了史诗级大片“不大制作没人看,大制作也未必有人看”的特殊现象,如果没有特殊资金来源和国家政治需要,纯商业角度,相同投入标准的科幻、玄幻或谍战片,风险显然会小得多。

其次,或许是出于商业考量,近年来的史诗片已出现许多“异化”,即要么沦为“历史搭台,小清新唱戏”的“伪史诗片”,要么成为投资者和制作人堆砌、炫耀特效的“效果大片”。如有影评家讽刺《男人的大和》,实际上是“几个男水兵的大和某高射炮位”,而投资甚至超过《中途岛海战》的《珍珠港》,则被戏称为“珍珠港里谈恋爱”。2008版《刺杀希特勒》被批评者称“与其说是在讲述一段历史,毋宁说是让几个好莱坞明星穿上纳粹军服,在巨资搭建的第三帝国场景里演一出传统好莱坞动作片”。至于这次上映的《赛德克.巴莱》,已有批评者指出,其精心炮制的“文明冲突”、“道德碰撞”、“野蛮与文明”之类桥段“过于狗血”,甚至有熟悉原住民文化和台湾史实者指出,影片中遵循“武士道精神”的原住民“也不知是台湾还是日本的原住民”,还有普通观众在微博上调侃“花几倍票价看一部比《红河谷》还烂的台湾版《红河谷》”,岂不是自找苦吃?

史诗片本就有强烈的本土文化特色,本国之英雄,或许是他国之魔王,在异国他乡不被接受是很常见的事。当年法国观众就曾不满英国影片《黑骑士》中英国武士高呼“一个英格兰人打烂两个法兰西人”和法兰西骑士屈膝投降的镜头,而日本一些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的二战片,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国家不受好评也不足为奇;出于商业或其它目的,一些史诗片并非本国、而是由其它国家代拍,则更难“代入”原史实发生国民众的情感。前苏联、美国和西欧多个国家都拍过《成吉思汗》,但无一在中国或蒙古获得好评;美国版《末代皇帝》在中国本土公映“水土不服”,尊龙版溥仪的影响恐还不如稍后推出的本土电视连续剧版中,只演了半拉溥仪的陈道明,道理恐也是一样的。

自从《埃及艳后》惨遭票房滑铁卢后,近半个世纪来,各国史诗大片投资者都绞尽脑汁,试图摆脱这种得不偿失的尴尬,“历史搭台,情感唱戏”就是最常用的手法,当然,这情感未必是爱情,也可以是所谓兄弟情、团队情、乡土情,等等等等。但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未必佳:对于传统史诗片观众,那为商业利益添加进的“小清新味精”纯属画蛇添足,让好端端的“史诗大餐”变得不堪入口;对于传统商业巨片观众,这不过是换了个闹哄哄的新场景去演绎老桥段——那还不如直接照旧呢。当年史诗大片《亚历山大》放映时就曾遇到这样的尴尬:有些观众声称“一到爱情戏就闭眼”,认为这些“爱情胡椒面”纯属多余;而另一些观众正好相反,觉得人家俊男美女好不容易腻味一会儿,突然又切换出战车、战象,整个是抢镜头。

相对而言,中国史诗片的国内市场,在政府支持下衣食无忧,但海外开拓则更加艰难、惨淡,除了前述原因外,还有自身特有的短板。

首先,“不会说故事”,史诗片的故事性本来就比剧情片要差,而“故事差”又是中国近年来影视片的通病;其次,历史感不强,制作考据不用心,让中日美空军都用同样的“初教六”和“运五”演绎空战,或让长征中的红军端着二战时才出厂的美制、英制冲锋枪飞夺泸定桥,这类破绽的层出不穷,只能让原本数量就少的忠实史诗片影迷“用脚投票”;此外,在中国拍片,需要讨好的对象太多,包括政府、审片部门、投资大户、观众,历史片更是“重灾区”,面面俱到等于面面不到,与之相比,美国等国则只需讨好票房即可。原本中外文化差异就大,史诗片在票房中就不是很热门的品种,再加上这些“中国特色”,出国能讨巧才怪——哪怕某些编导煞费苦心,专门“拍给老外看的”,也概莫能外。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