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土耳其军机被击落事件:会成为武力干预导火索么

 

6月22日,一架土耳其空军RF-4E侦察机被叙利亚地面防空火力击落,土耳其方面最初采取了较克制的反应,但随即迅速强硬立场,指责叙利亚方面“蓄意攻击”、“明知目标属性依然开火”,在土耳其的要求下,北约援引《北大西洋公约》第四条款,在26日就此召开紧急磋商会议,会议前后,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外长达武特奥卢等相继发表言论,表示要“对叙利亚进行报复”。

随着安南和平倡议陷入僵局,国际社会就叙利亚问题立场长期达不成共识,安理会迟迟不能有所作为,“禁飞区”、“武力介入保护平民”等论调、主张再度叫响,但由于没有切实证据证明,叙利亚当局曾在镇压中使用空军,“禁飞区”主张很难得到广泛国际支持,如今土耳其军机坠毁,是否能成为北约或土耳其单方设立“禁飞区”的口实?土叙间所爆发的这起直接交火事件,又会否成为外来军事干预、介入的导火索?

尽管土耳其外长达武特奥卢曾一度否认被击落军机进入过叙利亚领空,但包括总理埃尔多安在内,大多数土耳其官方口径均承认,这架军机的确“误入”过叙利亚领空,尽管飞机残骸(据称已被叙利亚军方找到)的分析尚未完成,军机是在叙领空内或领空外被击中尚难定论,但叙方对空射击本身并非事出无因。正因如此,尽管美国等国站在土耳其一边,指责了叙利亚当局的“野蛮行径”,但包括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内,均表示不支持、“不存在”以此为由进行军事干预的可能性,后者更对土耳其当局事发之初的“克制”表示赞赏。

6月18日,IFOP和《大西洋杂志》在法、德、意、西四国联合举行的民调显示,法国支持军事干预叙利亚的民众比例较高,达52%,西班牙更高达65%,而德国和意大利则分别有高达55%和57%的受访者反对军事干预,西班牙支持干预比率虽高,但56%受访者反对西班牙自己出兵,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无安理会授权则不可出兵干预”。由此可见,在西方和北约国家内,对军事干预意见不一,且支持干预率较高的,反倒是经济状况较恶劣的国家,且正如民调组织者、分析家威廉.奈特所言,支持干预的欧洲人未必真的希望动武,,而更大程度上折射出他们对外交和经济手段解决问题的绝望情绪。在这种微妙情况下,北约很难在“借题发挥”、以“为土耳其出头”为由对叙利亚动武问题上达成一致。

至于土耳其政府本身,在安理会无共识、北约不出头的情况下会否“单干”?更难。

首先,土耳其军力虽强于叙利亚,但优势并不是压倒性的,且北面的俄罗斯、西面的希腊和西南面的塞浦路斯均心有旁骛,直接以报复为由进行干预不仅理由并不十分理直气壮,且风险很大;其次,土耳其现政府倾向保守、宗教化,而土耳其军方却有长期世俗、反宗教主义传统,双方近年来曾发生多次龃龉,彼此并非坦承相待,军事干预叙利亚,胜则军方威望上升,败则土耳其国信受损,两难之下,埃尔多安政府很难下断然决心。

不仅如此,由于土耳其是突厥族,且在历史上曾统治过阿拉伯世界大部,和在叙利亚、乃至整个“阿拉伯之春”中起关键性作用的沙特、卡塔尔等“海合会”六国存在利益冲突,当初“海合会”积极推动军事介入叙利亚时,土耳其态度相对低调,如今土耳其因军机事件调门转高,“海合会”却声音突然沉寂下去,这并非偶然。叙利亚是“前线国家”,牵扯到阿拉伯人和突厥人、逊尼派和什叶派、伊斯兰世界和以色列等中东诸多“老大难”矛盾,各方利益交织且相互掣肘,这也将影响土耳其的军事干预决心。

由此可见,军机事件很难成为土耳其或北约军事介入的导火索,却会令本就摇摇欲坠的“安南倡议”更加前途叵测。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分钟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