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叙利亚:到“拐点”了么

 

7月18日,叙利亚大马士革戒备森严的内政部大楼遭到自杀性炸弹袭击,国防部长拉贾哈,副部长、巴沙尔妹夫肖卡特,“恢复国家稳定危机处理小组”负责人图尔克马尼等被炸死,内政部长易卜拉欣-沙阿等被炸伤,巴沙尔政府的军政核心损失惨重。

爆炸发生后,“自由叙利亚军”和“伊斯兰旅”等反政府武装组织争相负责,称之为“巨大胜利”,并宣布“决战”、“总攻”,主流反政府组织叙利亚全国委员会和叙利亚地方协调委员会虽对爆炸本身保持缄默,却同样表示“大马士革当局摇摇欲坠”,号召“更多的进攻和反抗”,“自由叙利亚军”更在18、19日连续发布“无差别攻击令”,声称要在大马士革“战斗到占领全城为止”。此后几日,“巴沙尔负伤并全家逃亡拉塔基亚”、“巴沙尔妻子逃亡出国”、“巴沙尔愿意下台”等传闻不胫而走。

境内如此,境外也如此。爆炸发生后仅数小时,美、英、法等国防务负责人和其他政要便纷纷发表言论,称“爆炸证明巴沙尔已对叙利亚全局失控”、“应加紧善后”、“必须提防叙利亚化学武器等扩散”。这些言论和叙反对派的口径一致,认定叙利亚问题已到“拐点”,巴沙尔政权覆灭可期。

必须看到,此次爆炸的确给巴沙尔的统治权威和军政指挥体系造成重创,从事发后电视台一度中断正常节目(只播送军歌),和叙军政要员近10小时无人出面可知,爆炸一度造成了权力中枢的“断线”、“缺氧”。

不仅如此,这次爆炸发生在大马士革心脏地带,无疑让主张外部介入、干预叙政治过渡进程的主张获得更多论据,事实上由英国起草、美、法、德共同提交的安理会决议草案,也正是以此为理由,主张加强外界干预力度的。

然而炸弹可以炸死几个高官,却不足以炸毁整个权力体系。在最初的混乱之后仅数小时,新国防部长弗雷伊吉便宣誓就职,并誓言“继续努力,直到恐怖分子颠覆叙利亚的阴谋被彻底粉碎”,而一度被反对派宣称“负伤逃往拉塔基亚”的巴沙尔也重新出现在电视画面中,并亲自出席了新防长就职仪式,并在随后断然否认了“妻子出逃”、“有意辞职”等“谣言”;7月19日,即“自由叙利亚军”宣布“总攻”、“战斗直到占领大马士革全城”不足一天,他们即在宣布“占据若干过境点”同时宣布“从大马士革战术性撤退”,次日即传出为各方共同证实的战报,大马士革近郊离总统府最近的反对派据点迈丹(Midan)已为叙政府军重新占据。

同日,英国起草、美法德提交的、附有“《联合国宪章》第七章”干预条款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在安理会被“双杀”,尽管特意推迟一天表决,但“拐点说”显然未能改变安理会的歧见。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所谓“拐点”暂时尚未出现。

尽管传说纷纭,但从连日战事可看出,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的军事对比态势并无质变,内政部大楼的爆炸并非战场获利,甚至究竟是谁干的也尚是个谜;反政府武装连日贴出的“战果”虽多,能证实或巩固的却有限,而“高官投诚”数字固不断叠加(仅将军就号称有33人之多),但能说出名姓的仍不过2、3人。爆炸后巴沙尔所任命的新防长弗雷伊吉不仅是逊尼派,且祖籍是反对派武装大本营哈马,这也表明其核心圈仍有一定“自修复”能力。

爆炸案发生后,“自由叙利亚军”和“伊斯兰旅”等态度高调,而主流反对派派别却措辞谨慎,这不仅因为这类行动本身有争议(不仅潘基文,土耳其、沙特、卡塔尔这三个支持反对派最热心的国家也谴责爆炸案本身),更因为“伊斯兰旅”系持极端逊尼派瓦哈比派原教旨思想的“萨拉菲斯特”分子,这一组织曾扬言“什叶派阿拉维特派比犹太人更异端”,主张并实施教派仇杀、清洗,在国际上引发许多争议、怀疑和反感,此前叙利亚全国委员会解除领袖加利温职务,正是因为加利温倾向于萨拉菲斯特派,“全国委”担心影响自身形象。爆炸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也给主流反对派出了难题:若“顺杆爬”恐加剧国际担心(约旦国王就已提醒人们“警惕‘基地’等极端分子浑水摸鱼”),反之则会被“萨拉菲斯特”分子抢去“革命”主导权。在这种情况下,反对派的行动很难协调一致,更何况,仅从军事角度看,过早攻击首都等坚固设防地区也并不明智。

对于大马士革当局而言,如果说此前他们还对大打出手有所顾忌,担心“舆论不利”、“影响国际形象”,如今到了这个地步,反倒无所顾忌。从近日战事看,爆炸案后,政府军不再遮遮掩掩,而是放手使用重装备,且不似此前还要寻借口、找解释。很显然,在他们看来,既然对方发动“总体战”,“安南六点”也就名实俱亡,无需再羞羞答答地装作“克制”。19日,老牌反对派组织“伊斯兰圣战者”曾提醒反对派不要过于乐观,“受伤的巴沙尔当局也许会变成更疯狂的饿狼”,并非没有道理。

还应看到,自“革命”之初便明确站在反对派一边,且实际上已成为后者政治、经济和军事支柱的土耳其、沙特和卡塔尔,此番都态度保守、谨慎,并未如以往那般和欧美声调一致(甚至更高),这从某种意义上表明,它们似未认同“拐点”说,而是仍准备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很显然,相较于欧美,这些“近邻”对叙利亚的情况更知根知底,判断也会更准确。

由此可见,“7.18”爆炸堪称叙利亚变局的一个要点,但恐还不是“拐点”。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