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省委书记成为“微博实名制”的表率
据媒体报道,在1月16日召开的陕西省宣传部长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陕西省委书记赵永正强调了微博的重要性,提倡全省宣传干部每个人都开微博,多发“正声音”、多贡献“正能量”。他指出“宣传干部怕网络,不愿在网络上发声”,并特别强调自己在多个平台开了微博账号,不仅每天睡前都会打开微博,关注和陕西有关的帖子,还“经常在网上回复网民反映的问题”。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公民意识的提高,微博日益成为公众交流思想、信息,探讨大事小情,关注国计民生的场所,成为舆情丰富、各种思想碰撞激烈的平台,当然,也成为普通网民议政问政、监督官员风纪的窗口之一,对此,一些党政部门、官员不理解、不适应,或避而远之,惟恐“惹火烧身”,或采取更激烈手段相对待,惟恐网上传出些自己不爱看、不爱听的刺眼、刺耳话来。与之相比,赵永正书记肯定、重视微博的功能和重要性,不仅身体力行,而且鼓励下属干部跟进,是值得肯定的积极姿态。
然而网民们在惊讶于自己可能不经意间和一名“大官”互动之余不免要问,这位“大官”究竟是谁、在哪儿?
如今各微博平台都在力推“后台实名制”,普通网名在前台固然还“蒙面”,有权限者在后台却已一览无遗,固然,并非每个高级官员对每个网络平台的后台,都拥有“窥视权”,但对于普通网民而言毕竟有一种不平等、不自在感,毕竟他们是绝没有机会跑到后台,去探望官员的庐山真面目的。在这种“天生不平等”前提下,作为高级官员、政治人物,尤其和舆情口有关的高官、政治家,就更应成为“微博实名制”的表率,不仅在后台、更在前台大胆亮出自己的名号,大大方方地和网民交流、互动。
如今不都讲究“深入基层”、“深入民情”么?发展到今天,微博社会也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普通微博网民也是“基层”,他们的喜怒哀乐、嬉笑怒骂,也同样是民情的重要成分,高级官员履行“微博实名制”,和普通网民坦诚互动,实际上无异于一种更方便、更安全、更高效的“轻车简从”、“深入基层群众”,如果连安全、便捷的网络社会“深入”,都还要“易容打扮”,民众又如何对领导干部在现实世界中的“平易近人”、“深入基层”,抱有充分信心?
“官员怕网络”是不应该的,这种“怕”不仅仅表现为不敢上网、上微博,也表现为不敢以真面目示人,不敢与普通网民平等、坦承互动,表现为只愿意说和听“正声音”、“正能量”,而不愿正视包括网络社会的整个社会,是既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既有正声音也有“负声音”的复杂体,惟有正视、并积极面对这一切,才算迈出官员“不怕网络”,并敢于积极面对、积极借助和应用网络,在网络和现实世界摆正政府、官员和自己位置的第一步,而这第一步的第一步,理应从包括省委书记本人在内的“官员微博实名制”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