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民主党的国情咨文

 

1月21日奥巴马第二次就职演讲,曾给人“民主党基调演讲”的强烈印象,这篇演讲词的代笔者乔尼.法弗罗几天前刚刚挂笔,据说打算改行去当编剧,不过换笔不换基调,当地时间2月12日,奥巴马第二任期内的首篇国情咨文,仍给人以“民主党的国情咨文”之感。

这篇咨文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施政目标和计划,这些目标和计划,几乎毫无例外地带有强烈的“为大选承诺还愿”色彩,也就不可避免地“很民主党”。

在这些或提纲挈领、或细节分明的目标、计划中,他提到向中低收入家庭四岁儿童提供高质量学前教育,增加社会福利投入,投入数百亿美元资金修复美国老化的道路、桥梁,将美国联邦最低工资标准从目前的7.25美元/小时,提高到9美元/小时,等等,这些计划无不是在美国争议很大,支持和反对呼声相当、人数也相持不下的“老大难”话题,也无不是民主党人坚决支持,而共和党人坚决反对的话题。道理是明摆着的,上述建议的出发点,一如佛罗里达州共和党参议员马可.卢比奥所言,系加大政府功能,减少市场调节作用,而这,正是共和党所一贯反对、民主党和奥巴马所一项赞成的。

不难看出,上述计划需要加大、而非减少政府开支,而这和美国的当务之急——压缩赤字、减少政府开支背道而驰,奥巴马所提出的对策,自然是又一个“很民主党”的方案——给富人加税,在国情咨文中奥巴马表示,只要共和党人同意给富人加税,他“可以考虑”在医保问题上“适当调整”,不过这个“适当”是什么,“调整”又有哪些,他则语焉不详。很显然,奥巴马试图用一张空白“期票”,逼迫共和党国会议员做现实的让步,如果对方不肯退让,他自可将责任一股脑推给对方。

咨文中还提到和欧盟达成全面贸易协议、采取措施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推动控枪法案获得通过与实施,等等,这些几乎无一不是要么“很民主党”、要么“很反共和党”的政纲,如在减排方面,共和党和石油大亨关系密切,对《京都议定书》等也向来持抵触态度,在国际贸易领域更多持传统自由贸易立场,在控枪方面则普遍支持“持枪权”。

很明显,这样一份党派色彩强烈的国情咨文注定只能是“民主党共识”,而绝非美国政坛共识,更不会是美国共识。奥巴马本人也心知肚明,这样一份只能得到“一半共识”的“党派的咨文”,其中一系列方案是注定难以获得通过的,甚至可以说,他要的不是通过,而恰是“不通过”。

目前他的支持率不算高,但对手更低;对总统解决美国棘手经济问题抱有信心的美国人不算多,但对国会抱有信心和好感的更少,奥巴马正是看准这一点,才抛出这份党派色彩强烈的咨文,和一系列注定不会让对手满意、接受的要价,对方接受,自然是自己和民主党的胜利,不接受则正可以把治理不力、经济复苏势头欠佳等责任,都算到对方“不合作”的头上,自己和民主党同样未必是输家。

在咨文发布演讲中,奥巴马表示,自己咨文中的一系列方案很难闯关成功,如果必要,他将行使行政权力,诉诸选民直接表决,对共和党及其所控制的众院“逼宫”姿态昭然若揭。

然而这何尝不是一种代价巨大的政治冒险:美国选民权衡再三后,选择让民主党人继续控制白宫,共和党人继续控制国会,目的正是保持两党力量间的平衡、牵制,对“大政府”或“大国会”,他们的不信任是相近的(毕竟美国经济、就业率起色不大,两边都脱不了干系),奥巴马敲打国会和共和党,他们喜闻乐见,但奥巴马想绕开国会,继续强化自己、民主党和白宫的政治权威,他们的想法恐怕就会两样了。

不仅如此,自由市场、小政府、大社会、反福利主义和低税主义,都并非仅仅是“共和党的主张”,而是相当一部分主流美国人根深蒂固的“美国意志”,奥巴马和民主党在这些领域内的政纲屡屡受挫,并非纯是共和党的党派思维作梗,对此,奥巴马和民主党人必须有清醒认识,倘一味作党派操作,或许会欲速而不达。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