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球星赴朝鲜:“篮球外交”或体育堂会?
2月26日,一个由前NBA篮球巨星丹尼斯.罗德曼领衔、包括多名退役NBA球员的美国篮球代表团抵达朝鲜访问,进行一系列参观、访问、互动和表演赛。28日,在平壤柳京郑周永体育馆举行的表演赛上,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夫妇亲自莅临,并与罗德曼并肩而坐。
2月12日朝鲜刚刚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并因此遭到国际社会、尤其美国的强烈批评和制裁威胁,两国关系高度紧张,此时罗德曼一行抵达朝鲜,让这个信息封闭严重的国度骤然敞开一扇窗口,自然令人关注。不仅如此,此次活动规格高、跨度时间长(将一直持续到3月5日),加上此行的组织者和出资方——美国HBO电视网的后台Vice Media多媒体公司创始人沙恩.史密斯行前曾向媒体披露,称美国政府希望此行能够进行“篮球外交”、“以篮球为工具,构筑两国间沟通的桥梁”,这便更加引发各种议论。
罗德姆和美国篮球运动员的朝鲜之行,真的是一场“篮球外交”么?
首先看看美国官方的说法。
2月26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帕特里克.温特雷在被问及“是否篮球外交”时直截了当表示,这次美国篮球代表团属私人访问性质,和当年美中“乒乓外交”之间“不具比较性”,对民间赴朝访问,美国官方“不持立场”,但原则上不鼓励任何这类行为,并“敦促考虑赴朝的美国公民认真研读美国相关赴朝禁令和安全提示”。
说是“不持立场”,但字里行间“立场”已跃然纸上——不赞成。
美国与朝鲜间的确有漫长的、充满戏剧性和悬疑性的秘密外交、民间外交历史,前总统吉米.卡特和比尔.克林顿,以及今年1月初刚偕谷歌老板施密特进行过一次朝鲜之行、号称“拆弹手”的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前新墨西哥州长比尔.理查森等,都是这种“民间外交”的明星级人物。这些以民间身份访朝的美国名人,有些的确受到当时美国政府或明确、或心照不宣的委托,起到了沟通两国间——或干脆说,沟通两国政府间联系的桥梁作用。
对这种秘密外交、民间外交,奥巴马上台后一度也曾寄托希望:2010年卡特和克林顿分别赴朝进行“民间访问”,回程时“捞”回被朝鲜拘捕、判决的美国公民雅伦.马赫里.戈麦斯、劳拉.林和欧娜.李,同机返回美国,行前行后,白宫、国务院的口风远比此次热切和积极得多。
然而这种“民间外交”即便在最热闹的阶段也饱受争议,一些美国舆论和政治家指出,频繁采用这种“黑市交易”,反倒让朝鲜把美国人质、美国朝鲜战争阵亡士兵遗骸等据为奇货和钓饵,逼迫美国就范、让步或许以各种好处,2010年12月,“拆弹手”理查森的平壤之行遭到白宫冷遇、冷评,标志着“民间外交”模式开始降温。金正恩上台后,奥巴马曾一度对“解冻”抱有兴趣和希望,并通过迄今渠道不明的“秘密外交”,和朝鲜在去年上半年达成提供粮食援助,以换取后者暂停核试验、导弹试验和卫星试验的协议,结果却是协议墨迹未干,朝鲜火箭却上了天,在这种情况下,白宫自然不敢再贸然轻信,今年初的理查森、施密特平壤行遭到白宫、国务院冷遇,便已表明在朝鲜话题上,“民间是民间,外交是外交”,美国政府对借助名人私人访问传递信息、沟通情感已无兴趣,理查森一行走后不久,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余波未平,罗德姆一行又去平壤“搭桥”,显然更不合时宜,美国政府自更不愿、不敢也不必“寄托”些什么。
Vice Media是此次美国篮球代表团朝鲜行的组织者,其性质是商业性的,目的主要是制作专题电视纪录片,并在4月于HBO播出,因此在行前、行间大肆渲染、炒作,如“13名NBA巨星”(其实连罗德曼在内只有4名美国篮球运动员、前运动员,其中3名属于巡回表演性质的“哈林”花式篮球队)、“将遭遇‘鸟叔’”等等,都是该公司放出的噱头。据韩联社报道,为了确保HBO的“独家新闻利益”,在访朝期间Vice Media甚至不让常驻朝鲜的其它外国媒体记者随团,“商业元素”昭然若揭。固然,如罗德曼这样特立独行、素来“大嘴”的前NBA巨星,和久历江湖、闯荡各路码头、习惯于“到哪山说哪山话”的布克茨.布莱克等“哈林”队员,会应景地说一些疑似“篮球外交”的话语,但这未必是美国官方想说、甚至他们想听到的。
“乒乓外交”实现的基础并非乒乓、甚至并非外交,而是当时两国战略利益的现实需要,即在冷战僵持阶段,中美都需要化敌为友,以抗拒“北极熊”咄咄逼人的气焰,双方在“民转官”之前的一系列交往,都是建立在互需、互利基础上的。而美朝“秘密外交”、“民间外交”虽历史悠久,两国间却不存在这种战略利益上的互相需要,“人质换红包”、“核爆换援助”等做法,在美国看来恐更似要挟而非交情,在这种背景下,温特雷所谓“和‘乒乓外交’不具可比性”的说法,也便绝不仅是一句外交遁词了。
一些媒体和评论员津津乐道于金正恩对NBA篮球的喜好,并以此作为“篮球外交”实现的基础,显然过于天真:NBA不仅金正恩喜爱,其已故的父亲金正日同样喜爱,后者还曾以“打篮球可以让国民长个”为由鼓励在国内开展篮球运动,2006年前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访朝时,就曾给金正日带去过一个乔丹签名的篮球,当时“篮球外交”的提议便不绝于耳,如今物是人非,金正日已经去世,那只大有来头的篮球,则不过于无数奇怪的“国际礼品”一起,保管于妙香山的“国际友好展馆”陈列厅中。
金氏祖孙父子三代都喜欢日本饮食,金正日热衷欧洲日用品,金正恩在瑞士上过学且喜爱一些西方生活方式,这些都是个人爱好,和政治理念、作为无关。
当然,朝鲜实际上是一直希望跳过“六方会谈”框架,直接和美国媾和,并以此为自己寻求安全保障和经济出路的,为此而憧憬“篮球外交”有所收获,并非不可能、不可以,但妾有意,郎未必有情,被朝鲜的反复无常折腾怕了的美国官方,短期内恐不敢“接招”,罗德曼一行煞费苦心的安排、炒作,最终恐不过变为HBO屏幕上一部满足部分美国观众好奇心的异域风情片,和朝鲜领导人一出满足个人精神消费需求的“体育堂会”。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