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津巴布韦大选:经济牌的灵与不灵

 

5年前,当时已执政28年、年届84岁的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Robert Mugabe)和他的政党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ZANU-PF)在大选初选中遭遇极大尴尬:反对党民主变革运动(MDC)领导人茨万吉拉伊(Morgan Tsvangirai)获47.9%选票,压倒了穆加贝的43.2%,在众议院210席中,MDC占105席,ZANU-PF只有104席(另一席由独立候选人占据)。即便这样的结果,在反对派和许多外国观察家看来,还是执政党作弊的结果。经过漫长的扯皮、残酷的选举暴力,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政治利益交换,这场选举风波以穆加贝和茨万吉拉伊分任总统、总理暂告妥协。

MDC和茨万吉拉伊之所以能把树大根深、老谋深算的穆加贝逼入险境(差一点就是绝境),关键在于穆加贝在经济上自乱阵脚,打了一手坏牌:独立之初曾是南部非洲“粮仓”、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矿业生机勃勃,工业也方兴未艾的津巴布韦,因为穆加贝自2000-2002年强行推动所谓“快速土改计划”,强制性将原本由善于耕作的白人农场主所有的农场分为小块,分配给退伍黑人士兵,导致经济基础——农业大崩盘,加之英国因“土改”而停止独立时承诺的援助(援助条件之一是不实行土改),欧美加强对穆加贝政权制裁,以及矿产品国际市场价格适处低谷,导致津巴布韦经济陷入绝境,通胀率至2008年选举僵局发生时已高达2200000%,失业率更高达80%,MDC和茨万吉拉伊正是在选民走投无路、群情激愤的背景下,高举“变革”大旗,聚拢到险些推翻穆加贝的庞大人气的。

5年后的7月31日,新一届津巴布韦大选再度开锣,茨万吉拉伊再度打出拿手的经济牌,提出“以黄金储备为基础恢复本国货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振兴制造业和矿业”,以及“上任百日后推行免费医疗”等经济纲领,力图一举击败穆加贝和ZANU-PF,结束5年来“同床异梦”的尴尬。

然而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8月3日津巴布韦选举委员会宣布,穆加贝以61%的过半选票,一次性当选新一任总统,这位年满89岁、执政33年的争议性非洲政治名人,恐怕还要再干5年,ZANU-PF则在201个众院议席中夺下超过2/3立法多数的158席。反观茨万吉拉伊,他在总统选举中的得票率仅34%,MDC则只获得49个议席,不到5年前的一半。

尽管MDC和茨万吉拉伊立即表示不服,美、英、欧盟等也或直截、或含蓄的表示“选举有问题”,但南部非洲盟主——南非总统祖玛(Jacob Zuma)、非盟主席德拉米尼.祖玛(Nkosazana Clarice Dlamini-Zuma,南非总统祖玛前妻),以及非盟观察团团长、前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Olusegun Obasanjo)均承认了选举结果(尽管对某些细节提出批评或保留),而MDC和茨万吉拉伊虽表示不承认、不合作,但也同时强调“不寻求暴力对抗”、“去也包法律、政治、宪法和外交秩序完整”,可以说,津巴布韦大选基本尘埃落定,很难重演5年前的暴力僵持场面。

同样是面对穆加贝(对手不仅老了5岁,自己还在5年间获得“半个执政党”地位),同样打出经济牌,何以上次灵、此次却不灵了呢?

2008年底,津巴布韦的通胀率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89000000000000%,整个国民经济几乎陷入崩溃,当时赞比亚《每日邮报》曾预言,只消轻轻一推,穆加贝政府就会土崩瓦解。然而此时的MDC和茨万吉拉伊却囿于自己“半个执政党”和内阁总理的身份,无法完成这“最后一击”,反倒在无可奈何下同意了穆加贝的豪赌:废除津巴布韦元。

2009年1、2月间,津巴布韦宣布废除本国货币津巴布韦元,改用美元和南非兰特,国民原先的本币存款转为记账,这张几乎等于将全体国民财产清零的冒险牌,因国民早已输无可输,反对党入阁后投鼠忌器,居然一击得手。原本最危险的“经济定时炸弹”——高通胀经此极端手段得以根除,至2012年已回落至3-5%的区间,虽仍处高位,较诸以往已“正常”了很多。

经济方面更是如此。尽管不情愿,但眼见穆加贝政权暂时无法动摇,工业化国家也缓慢恢复了对津巴布韦的经济援助,联合国机构和各非政府组织也积极参与,其中尤以粮农组织(FAO)最为积极。FAO在欧盟资金支持下,在津巴布韦推广了行之有效的“保护性农业计划”,参与计划的30万户津巴布韦农民玉米产量较前增长到3倍,豆类产量翻番。津巴布韦有7成国民务农,穆加贝当初执意推行“土改”,正因为无法解决黑人农民人多地少的死结,而不惜铤而走险,但不善经营的黑人新农民非但未因获得土地脱贫,津巴布韦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却因传统白人农场主经济遭到破坏,而陷入灭顶之灾。FAO的计划看似并不新鲜、先进,却恰契合“土改”后黑人小农经济的需求,因此不但缓解了经济压力,也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执政党和黑人农民间的关系。

在此期间,欧美爆发金融危机,而新兴国家的崛起,却令矿产品、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增,国际市场价格飙升,这让津巴布韦受益匪浅。

在农业复苏、矿业兴起的带动下,原本就有较好基础和较均匀结构的津巴布韦经济,在欧美一些经济学家的一片看空声中,居然获得一定程度的复苏。“看空派”曾预言,2012-2013年津巴布韦失业率将突破85%,IMF曾预测2011、2012年度津巴布韦GDP增速均不会超过4%,但事实却截然相反:失业率方面,世行2011年便称,津巴布韦失业率已回落到50%以下,今年6月,津巴布韦财长比蒂(Tendai Biti)更扬言,津巴布韦失业率已降至9%,这虽被认为有夸诞、粉饰之嫌,但失业率的大幅下降却是公认的事实;GDP增速方面,美国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今年3月援引经济学家理查森(Craig J. Richardson)的数据,指出2009-2011年间,津巴布韦年均GDP增速达到7.3%,是全球经济增速同比最高的国家之一。而非洲银行的数据更显示,2011、2012两年,津巴布韦GDP增速分别高达9.3%和9.4%。尽管许多国际经济学家认为,津巴布韦的经济成绩存在许多水分和偶然因素,但毕竟较诸前几年已有很大改善,“乱世之民易治”,因为要求低、易满足,穆加贝和执政党此时获得高票,也实属正常。

反观茨万吉拉伊和MDC的“经济牌”,就显得有些缺乏针对性:恢复津巴布韦元本是个可提振民族情绪的不错建议,但津巴布韦元曾在币改前几度大幅度贬值,至停用时已不如废纸,民众余悸未消,选举前以此为号召,尽管加上“黄金储备”等“但书”,公众也很难产生共鸣;创造就业机会、振兴制造业和矿业口号动人,但缺乏细节,加之MDC的工行企业家、都市中上层背景,都限制了中低收入者对这一口号的热情度;至于免费医疗则更属迂阔无当——世行和IMF已几度对津巴布韦的高额政府赤字提出警告,今年初津巴布韦财政部更闹出“给公务员发薪后国库仅结余217美元”的尴尬,此时强调即推免费医疗,钱从哪里来?

至于茨万吉拉伊的“重磅经济牌”——重新检讨“土改”,5年前固然杀伤力无穷,如今却也大为减色:且不说黑人终究是津巴布韦870万选民中的绝大多数,5年来历尽坎坷,以“土改”后黑人小农经济为基础的新农业结构在国际援助下刚刚成形,希望再“折腾”一把的津巴布韦人,恐怕终究不会太多。

反观穆加贝,在选举期间仅提出“推行五年计划”、“解决土改遗留问题”和“继续致力于提高黑人经济份额”等大而化之的经济纲领,摆出一副在经济领域“闷声大发财”的“少说少错”、以守为攻姿态,反倒取得不错的效果。

然而即便能顺利执政,穆加贝所面临的经济压力仍然巨大。

正如加拿大保守派经济机构——卑诗省菲沙研究所所指出的,津巴布韦经济结构隐患实在太多。首先,为期4年的高增长对政府投入依赖性太强(超过67%),而政府管理不善贪腐严重,导致这种投入型增长的效率极为低下;其次,津巴布韦经济结构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最致命的是过于依赖个别经济部门。据非行统计,矿业占津巴布韦GDP贡献比重30%,出口比重61.1%,农业中的烟草业,占GDP贡献比重10%,出口比重21.8%,且出口对象过于集中在南非、中国等新兴国家,一旦这些国家需求量下降,或国际原材料价格发生逆转,津巴布韦经济就会受到严重拖累。

值得一提的是,选举的胜利让穆加贝重新成为不受反对派总理羁绊的“绝对执政者”,使ZANU-PF再度变成不受反对党议席牵制的“绝对执政党”,这固然可提高政府经济政策推行的效率,却也再度把穆加贝和ZANU-PF推到了5年前的境地,即经济、就业状况改善了,固然可以独揽其功,一旦经济、就业形势再度逆转,他们也只能独担其过,而无法推诿他人。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