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太平军的“军”

如果从陈胜、吴广算起,中国农民起义的历史足有两千多年,其中不少起义军都有较为完备的军队编制体系,如唐末黄巢部沿用了当时流行的藩镇编制,而明末的李自成则采用了营-队-哨三级编制,但要论编制最严密繁复的,则非太平军莫属。

太平军恐怕是唯一一个把“军”这个名称当成正式建制单位使用的农民起义军,而且这级建制自始至终一直存在,并写入官方出版物。

1850年底太平军在金田团营,开始同清方对抗,当来自广西各县的拜上帝会众集结金田后,立即被编为中、前、后、右、左共5个军,按照编制,每个军的主官称为“军长”、“副军长”,下辖四个“先锋”,每个“先锋”辖5个“百”,每个“百”辖4个营,每营25人,各级主官都叫“长”。

按照这个编制,太平天国每个军应有2500人(不包括各级军官),全军12500人,而当时金田太平军总数为“男妇二万余”,则能战者的总数和编制相差并不多,各级编制是比较充实的,《天兄圣旨》中提到前军以张瑲进为先锋长的一个先锋,有兵力500,和编制规定一模一样,而与太平军交锋的清方将吏转述俘虏供词,都说太平军每营人数为25人,也与编制相当。

太平军编制的重大变化,是在1851年7月2日至8月15日之间。

7月2日,太平军经过一番转战后,回到最初起兵的紫荆山区,洪秀全的总部驻扎茶地村,在这里,太平军按照《周礼》进行整编,将5个军扩大为10个,即中一、中二至左一、左二,军辖中、前、后、右、左5师,师辖中、前、后、右、左5旅,旅辖一、二、三、四、五5个卒,卒辖4个“两”,每“两”5个“伍”共25人,各级主官分别叫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伍长,按照这个编制,全军连军官共13156人。

也就是在这里,太平天国将军队编制汇集成一本书《太平军目》,这本最早的《太平军目》现已失传,但曾被当时清方负责追剿的前漕运总督周天爵捡到并在给友人的信中谈及。

表面上看,新编制比旧编制只扩充了1倍,其实不然:原来的军以下只有先锋-百-营三级编制,而新的军则为师-旅-卒-两4级,营和两的编制人数却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新的一个军编制,就相当于原先5个军的总和,新编制不是扩编了一倍,而是扩编到原先的10倍。

问题是太平军的兵力并没有膨胀到如此惊人的数量:按照新编制,太平军全军应有13万多人,但根据清方情报、俘虏供词等可知,直到稍后太平军进入永安州城,全体男女总人数最多不过3、4万,甚至有说仅1万多人的,也就是说,扩编到原先10倍编制的太平军,能上阵的战士人数比扩编前增加有限,甚至可能不增反减,那么,扩编的意义何在?

金田起义后太平军首先沿大黄江顺流而下,攻占江口圩,讨伐叛离上帝会的原天地会“艇军”张钊、田芳等部,并得到艇军宿将罗大纲的加盟。罗大纲是天地会名将,勇猛善战,又有一批战斗经验丰富的部下,是太平军极力争取的人物,《贼情汇纂》记载,罗大纲第一个太平天国官职,就是“左二军军帅”,由此可知,由于罗大纲身份特殊,部下虽接受太平天国整编、纪律,但终究和拜上帝会嫡系有差异(清方记载称直到1854年罗大纲部的军纪也不如其它太平军严整,而东王杨秀清对此一直持宽容态度),另编一个军、并让罗大纲担任这个军的长官,是比较得体的安排;既然有了“左二军”,则增设其它几个“二军”也就顺理成章,至于将每个军的编制扩大一级,一来可以满足功臣们提拔的需要,二来一旦军队扩充,也会比较方便。

由此可知,太平军的第一次扩编,更多出于人事安排的需要。

这次扩编基本奠定了太平军早期军制的框架,此后的6、7年内,太平军虽然从几千人、几万人扩充到几十万人,但军一级的基本编制始终保持不变。

当然,调整总还是有的。

首先是军部建制发生变化。

茶地扩编时,军帅以上已经出现了总制、监军两级职官,但当时这两级职官还不是每个军都有,等到了1853年左右,就演变成一个军配一个总制、一个监军,分别担任军的正副指挥官,而军帅则只负责军队管理工作,不负责指挥作战。随即,各军都配备了职同监军的各种“典官”,主管军中后勤和各项杂务。

其次,1853年抵达南京后,原先没有头衔的两司马被冠以东、西、南、北的番号,两司马下辖的5个伍长分别被命名为刚强、勇敢、雄猛、果毅、威武,而每个伍的4个伍卒,则被分别命名为冲锋、破敌、制胜、奏捷。

当然,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军数的不断增加。

1853年1月,太平军在武昌第二次扩编,将军数由10个扩编到25个,即从中一军至左五军(一说为30个,则中、前、后、右、左各为6个军),同时增编水营5个军(中、前、后、右、左),土营一个军;几个月后在天京,又扩编为陆营95个军(中一军至左十九军),水营9个军(水中军,水前一军至水左二军)和土营两个军(一说先扩编到50个,然后再扩编到95个)。

如果照这个数字,太平军的总兵力实在相当可观:如果把水营、土营的人数看作和陆营相当,即每军不算总制、监军、典官和其它闲杂人员,正式编制官兵13156人,那么在武昌按25+5+1共31个军计,总兵力达407836人;在天京按95+9+2共106个军计,总兵力更达1394536人。

但实际数量肯定没有这么多。《贼情汇纂》认为由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统辖的前、后各19个军实际上并不存在,而每个军平均只有4000人;在北方和太平军扫北军作战的胜保、清方负责情报工作的陈善钧、太平军伍长张大其都称,太平军“二千五百作一万”,也就是说实际每军编制人数只有2500人,1854年底时太平军后二军总人数只有170多人,而据《金陵杂记》记载,有的军甚至只有几十人。

当然,不同的军,充实程度并不一样,扫北军是太平军前期精锐,全部9个军番号都在五以内(即都在武昌就已经编成),其中前一、前二两军共10000人,每军5000,比各家记载的每军人数都要多很多,但另外7个军加起来也就10000人,连额定的2500都不足数。1854年半壁山大战,太平军国宗韦俊带了3个军出击,但清方记载称只有3000多人;稍早的武昌红山之战,太平军3个军(就包括刚提到的后二军)被清军不到4000人击败,其人数也不会多于4000,这样计算,每个军竟平均只有1000多人,考虑到清方为了邀功往往多报“贼数”,实际人数还会更少。

明明人数不足却要虚设这么多军,一是因为分兵作战,较大的编制有利于各兵团招兵买马,二是这一阶段立功的将士很多,需要设立更多实缺论功行赏。因此后期军数越来越多,但每个军的人数反倒越来越少,如扫北军只有9个军,出发时就达2万人,全盛时兵力高达6万,每个军平均有近7000人,而扫北援军有15个军,出发时竟只有6、7千人,每个军平均不足500人,这样做的副作用,一是官多兵少,影响战斗力,并为后期滥封官爵埋下伏笔,二是统计紊乱,难以确切做到“知己”,《太平军目》是专门记载军队编制的书籍,可是一开始把一个军人数错算成13270人,后来又漏掉5个师帅、25个旅帅,算成13125人,直到所见到的最后一版(1858年版)仍未改正,相反,同样采用《周礼》编制的太平天国农村乡官体制,《天朝田亩制度》第一版就准确算出了13156的每军户数,说到底,是农村编户数与编制相差不大,而军队实际人数和编制离题万里、以至于谁也没真把编制当回事。

前期太平军还是采取一些措施,弥补编制和实际人数相差悬殊的副作用,主要办法是充实基层。除去像后二军这样极端的例子,大多数军虽然师、旅经常虚编,但基层的卒、两往往是按实编制,如《贼情汇纂》所记载的前十三军一个两,总人数多达30人,比编制还多4人。

95个军并非太平军军数的最高峰:1858年时,本身只能算太平军中级军官的前捻首李昭寿,部下就有多达24个军的编制,全军总的军数自然远远超过95或106个。稍后,洪秀全推行“分地制”,各地守将均自行编制属下军队,“军”这种臃肿、不方便的编制,普遍被旗、营、队等更灵活、更符合实际的编制所取代。尽管在不少将领的队伍里,仍然有“军”这种旧编制的留存,尽管一心想把军权牢牢掌握在洪氏家族手中的洪秀全后来多次试图抽调各将领军队中精锐,按传统的《周礼》编制重新成军,但太平军编制的主体,已转换为新的队-营或旗-队-营编制了。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