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自“8.21”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附近的格胡大地区曝出“遭受大规模化武袭击,死伤惨重”的惊天新闻,和随后美、法、英等国将责任归咎于大马士革当局起,“美国为首的联军即将对叙利亚进行军事干预”的说法不胫而走,甚至连动武时间也接连传出“不晚于8月29日”、“8月31日打响第一枪”、“9月4日开打、法国先动手”和“9月9日开打”等多个说法,一时间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

然而好事多磨,多磨的却不仅仅是好事:英国议会否决导致摩拳擦掌的首相卡梅伦无法出兵;美国最有出兵实力和理由,总统奥巴马却在支持和反对武装干预者的共同翘首企盼下,在北美东部时间8月29日凌晨公开讲话中一方面归罪叙利亚巴沙尔当局,表示“考虑干预”,另一方面却把干预与否的决定权一脚踢给了美国国会;法国总统奥朗德从差不多两年半前就“喊打喊杀”,一系列和叙利亚危机有关的外国军事干预方案,如“禁飞区”、“缓冲区”等,差不多都是他的“发明创造”,但奥巴马的“射门改传球”后最有“被坑感”的恐怕就是这位十几年等一回难得出现的法国左翼总统了——本来法国左、中、右翼反对党就一边倒反对法国出兵,奥巴马的“让国会先走”正给了反对党议员们一个最好的“劫材”,人家主角都在等国会表决了,你怎么也该让我们投一回票吧?

总说打,总也不打,可叙利亚头顶上的战争阴云,却实实在在把全球经济好一顿折腾。

先说全球股市。

原本因为美国经济预期向好,美联储开始公开讨论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游资一度呈现从新兴市场向美国市场回流的热烈场景,美国三大股指也随之表现活跃,8月最后一个交易周前半周走势甚佳,颇有扭转前两周颓势之态。然而自打8月27日,美国国务卿克里的基调讲话被金融界解读为“准备打仗”的宣言后,三大股指就仿佛翅膀灌铅,欲振乏力。8月27日当天午盘,三大股指还承接前一天走势暖意融融,午后随着克里讲话的出台便一路下探,一直跌到8月30日下午,也就是一周交易结束时方告一段落。一周盘点下来,道指跌了1.3%,标普和纳斯达克指数更分别跌了1.8%和1.9%。最惨的是专门反映小市值股票的罗素2000指数,一周累计下跌幅度竟高达2.6%。

原本市场炒作“美国回暖”题材导致印度、菲律宾、印尼等亚太国家股指重挫连连,而美国股指因叙利亚危机下挫,却并未让这些亚太国家的股指坐上此伏彼起的“跷跷板”:克里讲话当日,印度孟买股指下跌2%,菲律宾PSE综指跌5.08%,印尼JSX综指跌2.81%,日本日经225股指跌1.51,泰国股指跌2.17%……“叙利亚要打仗”对这些亚太和新兴经济体而言,似乎同样是一个“黑消息”。

与股市相反的,则是素来“发战争财”的石油、黄金等大宗产品的“拉高表演”:油价早在“8.21”当天便开始一路拔高,还未等克里讲话发表,美国NYMEX原油期货价格就冲破2011年5月以来最高点,8月27、28两日是“开打说”最热闹的两天,在这两天里布伦特原油期指涨了6%,达半年最高点117.34美元/桶,美国WTI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价格更达2011年5月以来最高的112.24美元/桶,一些原油分析家,如法国兴业银行全球石油期货研究负责人迈克尔.维特内尔称“石油市场开始计算叙利亚战争风险系数”,并预计“布伦特指数几天内就会达到120-125美元/桶”,甚至称“如叙利亚危机扩大化“”,布伦特期指“有望冲击150美元/桶”;至于黄金,其“乱世避险保值投资极品”的理念再度被炒得火热,纽约商交所12月主力黄金合约上周一周累计涨了30美分,整个8月则涨了6.3%之多,一些分析家也鼓吹“金价还要涨”。

问题是,叙利亚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真的像市场反应这样大么?

“战争影响经济说”建构的基础是战争,因此首先应该看,这场战争是否真的就不可避免。

不难看出,真正想打这一仗的国家其实并不多,在这不多的几个国家里,摆出“非打不可”姿态的,满打满算只有英、法、土耳其三国。其中英国因国会下院投票否决首相卡梅伦的动武意愿,已经是“想打也打不成”;法国真正想打的只有总统奥朗德和部分执政党社会党成员,国内民意主流和几乎所有反对党都对动武不以为然;土耳其倒是铁了心要打,而且还想大打,但总统埃尔多安和军方关系向来不睦,彼此猜忌,互为提防,这势必影响其动武的力度、规模和持久度。

归根结底,上述几家都是“配角”,他们出兵的底气,在于认定美国一定会动手,干预的真实底线,也仅限于给美国这个“主角”打打下手,跟个风,镀个金。

问题是美国政府对动武其实并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坚决:“阿拉伯之春”是奥巴马上任后力推的“重大外交成果”,而巴沙尔政权则早被他打入另册,“化武即动武”的“红线”更是他本人去年划定,“大马士革须为化武问题负责”是自今年5、6月间以来他不顾各方质疑反复强调的口径,如果不认账、不动武,“外交成果”可能由正变负,自己更可能背负“政治失信”的恶名。但民调显示美国大多数人对干预叙利亚问题持反对立场,国际社会更应者寥寥,所谓“巴沙尔化武铁证”远不充分,在人们对当年“伊拉克化武指控乌龙”、导致美国陷入长期伊战泥淖的事件记忆犹新的今天,贸然动武,政治风险并不亚于“悍然不动武”,就更不用说两年半以来,叙利亚反对派“手无寸铁的和平民主示威者”光环褪色殆尽,“叙利亚革命”的教派战争、原教旨色彩凸显,“巴沙尔和反对派都不是好人”的想法成为欧美主流了。正因为打也冒险,不打也冒险,奥巴马才始则犹豫含混,甚至连自己“原创”的“红线”也讳莫如深,继而想出这个把“打与不打”责任踢给国会的妙招——要知道,自建国至今,美国参加大小战争不下百场,事先经过国会表决的,往宽了算据说也仅5场。

很显然,战争的钥匙很烫手,各方都在玩“击鼓传花”;战争风险的确很大,但也并非不可避免。且从各方表态和实际态势可知,军事干预的目标有限,最有实力的“主角”并不想搞成一场如国内某些小报所言,触及整个中东地缘政治根本平衡、时间跨度和战争规模都不可估量的“大阵仗”。

其次,战争对经济影响究竟有多大?

首先看股指。

即便将奥巴马和克里“军事干预将是有限、短期”的说法视作一种政治安抚口径,从美、法军事准备情况也不难看出,这绝不会是一场大战(至少决策者不想打成一场大战);叙利亚战略位置虽然重要,却远离全球经济、金融中心,即便打作一片焦土,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冲击也相当有限(叙利亚的邻国黎巴嫩在经济上的分量比叙重得多,自上世纪70年代起长期陷入混战,却并不足以撬动全球股汇市);由于战事规模有限,消耗也势必有限,所谓“战争经济”、“发战争财股票题材”,自然也“虚”得很。

再看原油和贵金属。

叙利亚并非传统产油国,其原油日产量战前不过37万桶/天,如今更跌至10万桶/天,而全球平均原油日产量则高达9200万桶/天。叙利亚原油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是西欧各国,因战争和制裁早已不成规模,简单说,就是“战争影响其实已经到位”,叙利亚在全球原油市场中的地位近乎“归零”,再怎么打,能比零更低么?

主张“叙利亚战局会影响全球原油通道”的,看似道理稍足,实则也近乎杞人忧天:叙利亚仅接近、却既不控制也不接壤全球石油几大运输节点——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和红海曼德海峡,除非“化武干预”演变成类似第三、第四次中东战争或两伊战争那样的大战,并将地区其它大国悉数卷入,否则这些节点几乎不可能被战火所波及。

至于“贵金属避险”,如前所述,战争即便打,也不太可能演变为让整个地区伤筋动骨的大战、持久战,既如此,远离战火的人们,又有什么理由高价囤积真金白银,杞人忧天地去“备战备荒”呢?

事实上,不论股市、油市,在“叙利亚战争题材”被热炒前,就已因题材炒作而呈动荡之势:道指在“叙利亚周”前已连收两根周阴线,亚太各国股指则更在“叙利亚式跳水”前已跳过一轮,如菲律宾在8.27大跌前一天已跌了4%,印尼在那天之前已连跌4天,印度股指更已在一个月内缩水12%。至于油价,大半年来已被“新兴市场唱空说”和“美欧市场回暖论”吹得上蹿下跳了几回,黄金市场今年动荡之惨烈,更是有目共睹。

正如许多分析家(如维也纳JBC能源咨询公司等)所指出的,国际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已高度杠杆化、题材化、衍生化,任何一个可能引发广泛联想和猜疑的国际热点话题,都会被各路题材炒家借题发挥,过度反应,锻造成“四两拨千斤”、以小搏大、撬动资金流量巨盘套利的杠杆,题材的反复性和不确定性则更可酝酿出锻造最有力杠杆的“素材”,如猜疑和等待,很显然,这一切,叙利亚危机话题一样也不缺。

正因如此,尽管如JBC分析师所言“叙利亚危机和石油供应间其实没啥关系”(当然,和全球股市就更没啥关系了),战争对全球经济和市场的影响本应有限,但在杠杆化炒作的今天,套利投机这只看不见的手,却仍不会放过借题发挥、过度反应的良机。尽管8.29奥巴马讲话暂时缓解了战争危机,9月2、3日的亚太股指和油价、金价,也开始趋于平稳,但这并不意味着“叙利亚危机题材”炒作的就此告一段落:如前所述,猜疑和等待是最有力的杠杆,而眼前这种“说打不打、说不打又随时可能打”的朦胧态势,恰是孕育猜疑、等待的最佳温床。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