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苏联解体以来,地跨欧亚的高加索山国格鲁吉亚,其总统就仿佛一直坐在带刺的宝座上:首任总统加姆萨胡尔季阿(Zviad Gamsakhurdia)于1992年1月6日被政变推翻,逃亡当时正闹独立的车臣,并在次年除夕之夜死于非命,死因至今还是个谜;次任总统、前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Eduard Shevardnaje)任职11年后,因贪腐和被指控操纵选举,在现任总统萨卡什维利(Mikhe?l Saakachvili)所发起的“玫瑰革命”下仓皇下野。
10月27日刚刚结束投票的新一轮格鲁吉亚大选,正式结果虽要等至少20天才能揭晓,但结果已无悬念:现执政联盟“格鲁吉亚梦想”候选人马尔格韦拉什维利(Giorgi Margvelachvili)得票率一马当先,遥遥领先于萨卡什维利所在政党“联合民族运动”候选人巴克拉泽(David Bakradze),不论两周后是否会有第二轮选举,马尔格韦拉什维利的当选几成定局。
此次选举投票的顺利完成,令萨卡什维利有望成为格鲁吉亚独立以来,第一位得以和平交权的总统。许多国际传媒评论称,“萨卡什维利时代结束了”。
然而有人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看来,萨卡什维利时代其实早已结束了。
作出这样断言的不是别人,正是去年10月在立法选举中当选的总理伊万尼什维利(Bidzina Ivanichvili,),按照他的说法,当去年秋天,他在立法选举中击败执政联盟,而格鲁吉亚修宪也将总统制改为议会制之际,萨卡什维利的政治生命就已经告终。
任何一个熟悉格鲁吉亚当前政治形势的人,都不会对伊万尼什维利的断言等闲视之。尽管这位57岁的格鲁吉亚首富多次重申,自己的政治使命,就是结束萨卡什维利时代,萨卡什维利下台后,他也不会留恋总理位置,但人们普遍相信,伊万尼什维利将是未来格鲁吉亚真正的“管事人”——不管他担任什么职务,甚或担任不担任职务。
伊万尼什维利身家被评估达53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格鲁吉亚年GDP的1/3。这位格鲁吉亚首富起家于苏联解体的上世纪90年代,借助转型期的寡头博弈,在俄罗斯完成了其财富积累。2003年“玫瑰革命”期间及此后一段时间,他曾用自己的财力支持萨卡什维利,但随着萨卡什维利和俄罗斯关系日趋紧张,并最终走上武力冒险之路,两人关系开始破裂,伊万尼什维利在2011年抛光其在俄罗斯全部资产,开始投入反萨卡什维利的政治运动中,不遗余力地抨击萨卡什维利政治上专断、经济上无能,以及贪腐等种种问题,许诺为格鲁吉亚带来稳定、发展、廉洁和充分就业,并主张既亲近美欧、争取加入欧盟和北约,又和俄罗斯修复关系,甚至不排除加入俄罗斯主导的欧亚国家联盟。此次当选的总统马尔格韦拉什维利年仅44岁,从政前是大学哲学系的教书匠,去年刚被任命为伊万尼什维利内阁的副总理兼教育部长,和格鲁吉亚首富关系密切。大选投票结束后,马尔格韦拉什维利发表了一系列未来当选后政纲,和前述伊万尼什维利的主张几乎如出一辙。
独立后总是不断“革故鼎新”改朝换代,短短20多年不仅总统个个不得“善终”,连国旗都换了两次,然而这一次的鼎革更深刻、更重要:随着萨卡什维利消失的不仅是一个时代,更是格鲁吉亚自独立以来一直奉行的总统制。鉴于此前三位总统当政后都出现擅权、独断等问题,如今的变化,恐也是大势所趋。
饱经沧桑的格鲁吉亚人,如今渴望的是安定的地缘政治环境,和稳定的经济形势,很显然,马尔格韦拉什维利-伊万尼什维利组合在这方面有很大吸引力:他们比萨卡什维利更务实,不会贸然刺激俄罗斯这头北极熊,但他们同样是亲欧美派,不至于和后者把关系弄僵。伊万尼什维利的财力,和两人对腐败专权的抨击,则更对格鲁吉亚人的胃口。美国国家民主研究所8月底9月初民调显示,70%以上格鲁吉亚人反对伊万尼什维利年底辞职的想法,便可见一斑。
然而令人不由得不担心的是,伊万尼什维利是靠在俄罗斯的寡头式经营致富,如今富可敌国,经济关联遍布国内外,虽然他信誓旦旦要反腐、反专权,但此前的3位总统,又有哪一位不是以反腐、反专权始,以腐败、专权终?自当选总理以来,伊万尼什维利发起了对前总理梅拉比什维利(Vano Merabichvili)的清算,将之送入监狱,而江湖传闻,针对萨卡什维利的政治清算,也不过是迟早的事,这一切,恍惚间似曾相识。
格鲁吉亚人如今早已见惯了革故鼎新,本次大选投票率仅46%,较5年前低了10个百分点,便清晰表明了这一点。2012年格鲁吉亚GDP增速6.1%,但2013年上半年就下滑至1.5%,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官方失业率却高达15.1%,经济学家推断的实际失业率更逾20%,后萨卡什维利时代,当家的是马尔格韦拉什维利也好,伊万尼什维利也罢,恐都不免先过经济和就业这两关。至于如何在俄罗斯和欧美间折冲樽俎,鉴于其难度一望可知,公众期望值不会太高,恐怕暂时反倒不会是个致命的议题。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