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去年底,号称“金砖之父”的高盛前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甩出“薄荷四国”的全新概念,一时间引发广泛争论,有人认同“薄荷四国”的理念,甚至比奥尼尔本人更看好这些“薄荷”国家,也有人对“薄荷”理念不以为然。

 

什么是“薄荷四国”

 

所谓“薄荷四国”,即墨西哥、印尼、尼日利亚和土耳其四国,这四个国家的英文国名第一个字母组合起来是“MINT”即“薄荷”,这和当初奥尼尔在2003年命名“金砖四国”时的路数,是如出一辙的。

奥尼尔认为,“薄荷四国”将是继“金砖四国”后,又一批在全球经济版图上崛起的新兴国家,渴望在2050年前后跻身全球十大经济体行列。

之所以看好这四个“薄荷”国家,理由和当年看好“金砖”们如出一辙。

首先,这四个国家都拥有一亿以上的人口,且人口结构年轻,劳动力价格低廉,这在他看来,是发展制造业和出口型产业的坚实保障;不仅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还意味着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

其次,这些国家都拥有多面向的贸易模式,且都是大宗商品出产国,这一点甚至比“金砖”们更具有一致性——因为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人口最多的“金砖”,并非传统的大宗产品出口国。

第三,奥尼尔在接受BBC委托,对“薄荷四国”进行走访后,表示信心十足,理由是这些国家的负面因素被夸大(如在他看来土耳其政府和中产阶级间的矛盾并不突出,尼日利亚“贪腐和族群对立被夸大”,而墨西哥和印尼则在“强有力政府”主导下,正进行“远较撒切尔夫人当年改革更大刀阔斧的深化改革”,而这些改革“必将深刻影响政府每一层面”,并令这个国家的面貌脱胎换骨)。奥尼尔列举了 一些实例,如“尼日利亚没有电也能达到7%的年增长率”,这意味着只要解决供电问题,年增长率就能轻松达到10-12%,而印尼和尼日利亚房价、物价的飞涨则表明“经济升值预期不可限量”。

在奥尼尔看来,让“薄荷”成为第二批“金砖”,需要的或许只有时间,他给出的时间期限,则是30年。

作为“金砖之父”,奥尼尔在几轮看衰新兴国家的浪潮中始终初衷不改,至今也并未扭转这种观念,在他看来,“金砖”国家(除了他原本未列入的南非)仍然是比“薄荷四国”更高一层次的新兴国家,2050年前后中、印、俄、巴四国将取代德、法、英等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并列全球经济六强,而“薄荷四国”则将排在上述六强之后,占据十强中剩余的四个位置,也就是说,在奥尼尔看来,2050年的全球经济版图,将是美、日、“金砖”和“薄荷”们的四分天下,而曾长期在世界经济第一集团的欧洲各国将全数被挤出TOP10行列。

随着“薄荷”概念的推出和传播,一些推崇者进一步阐发了“薄荷”的意义,认为“金砖”的增长已达到瓶颈,未来将是“薄荷四国”后来居上,取“金砖”而代之的时代。

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薄荷”较当年乃至现在的“金砖”,外向型经济的色彩更明显,和全球市场结合更“无缝”;不仅如此,墨西哥、土耳其人均年收入已达10000美元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印尼3500美元,最差的尼日利亚也达1500美元,和“金砖”中的印度当今水平不相伯仲,较2003年“金砖”起步时要好得多,更高的起点,理应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薄荷”只是看上去很美

 

然而很多迹象表明,“薄荷”恐只是“看上去很美”。

奥尼尔推崇土耳其模式时,曾乐观预期“社会矛盾不会激化”,但话音未落,土耳其便陷入旷日持久的社会动荡之中,尽管从人口比例上讲,卷入和埃尔多安政府对立的土耳其社会阶层,还基本局限于城市中产阶级,人数并不很多,尚不足以对埃尔多安的执政地位构成憾动,但这些绝对数量不多的反对者、抗争者,却集中聚集在伊斯坦布尔、安卡拉、伊兹密尔等土耳其大城市和工商业中心,影响直接波及的,又是对埃尔多安发展模式至关重要的城市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旅游领域,这不可能对土耳其的经济前景和投资环境构成制约。

作为中东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土耳其的轻工、电器、建筑、建材等产业早已得到相当程度发展,且在欧洲、中东和北非等地占据了可观的市场份额,近年来一直处于抵挡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竞争者冲击的守势,对这些产业的发展潜力不应高估;作为“五海三洲”的交通枢纽,土耳其在服务业、物流业和旅游业的优势不言而喻,但这一产业开发业以进入瓶颈阶段,进一步的提升需要基础设施同步升级,更需要周边的安定环境,这在中东普遍动荡、叙利亚战乱不已且土耳其直接卷入其中的状况下,显然并不全部具备。

墨西哥邻近美国,得地利之便,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从美国产业转移中得到许多便利,其“三来一补”产业和电子、轻工、汽车产业的崛起,事实上还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之前,之所以“掉队”,一是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悬殊过大,二是国内治理水平低下,社会治安问题突出,三是劳动力、人才外流严重。这一切仅凭墨西哥城政客们的改革蓝图,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事实上墨西哥建国200多年,最不缺的就是改革蓝图),尽管时过境迁,但制约墨西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和有利于墨西哥发展的因素一样,依旧存在,且看不出根本解决的前途何在。

印尼近年来经济和加工业发展十分迅速,是观察家们最看好(有趣的是,也是奥尼尔最不看好)的“薄荷”,但这个国家的瓶颈也是最多的,除了奥尼尔本人指出的基础设施落后外,劳动力素质低下也是隐患。

至于奥尼尔认为“最有前途”的尼日利亚,是笔者曾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在笔者看来,是“最无前途”的。

在奥尼尔看来无关痛痒的贪腐,是尼日利亚最严重的问题,因为尼日利亚的贪腐程度,已到了上至政府,下至挑夫,无一环节不需要用钱打通的地步,且在这种恐怖的贪腐文化影响下,合同、契约、承诺、期限,随时都可能变成需要重新“估价”的一纸空文。

尼日利亚拥有庞大的市场消费潜力,却也有着与之全然不相称的、糟糕透顶的制造业能力,尽管从70年代初起就强调“国货自强”,却至今形不成产业规模和产能,工业制成品严重依赖进口——更要命的是,因为“国货自强”,这些进口在尼日利亚法律上,大多数不合法的,这意味着大多数进口都处在需要“赎买”的“黑箱”中。

尼日利亚的确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实现了7%的增长率,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其经济主要依赖石油开发,而这种石油开发的供电,是开发商自己用发电机发的,也就是说,没有电的那些人口、产业,对尼日利亚国民经济的贡献,事实上微乎其微。尽管是非洲第一、世界第六大产油国,但尼日利亚的炼油能力极为低下,以至于这个产油国的汽油价格比起出口目的国还高得多(汽油都是进口的)。

此外尼日利亚是个缺乏历史传统的、由三大民族和若干小民族拼凑起来的国家,境内的豪萨-富拉尼族和伊博族曾经经历过血腥的“比夫拉战争”,至今疮痍未复(非洲历史上死亡平民最多的内战),如今石油主产区——尼日尔三角洲,有豪萨族背景的“三角洲解放军”等组织频繁袭击,多次迫使油田停产,而最富饶的内地,是信奉伊斯兰教的豪萨人,近年来饱受国际恐怖主义渗透,和土生的“博科圣地”等恐怖极端组织荼毒,族裔、宗教血腥冲突和排外事件屡有发生。对于 这样一块“薄荷”,过于高看其前途,显然是不负责任的。

“金砖四国”的共同特点,是具有较完善的产业结构,一定基础的科研能力,足够数量的技术人才、熟练工人储备,和一定规模的“内循环”市场,上述特点让这些“金砖”不仅能搭上全球化的顺风车,也能在国际市场环境不利时,具备一定“抗击打”能力。与之相比,“薄荷四国”在这些方面不完全具备、甚至基本不具备,“和全球市场无缝对接”在全球经济景气时固然是便利,一旦全球经济不景气,所受的冲击也会更大。

 

别太把“薄荷”当真

 

还应指出,奥尼尔虽然准确预言了“金砖”,但他预言错或不断修改的概念也不少。

2010年,他曾提出所谓“迷雾四国”的概念,认为墨西哥、印尼、韩国和土耳其将是继“金砖”之后崛起的新兴国家代表,但这一概念因韩国受金融危机冲击严重而被他悄然搁置;2011年2月,他又借高盛推出N-11股票基金之际,力推所谓“金钻11国”概念,即在“迷雾四国”外再加孟加拉国、埃及、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越南和伊朗,认为这些国家将在21世纪前半叶最具投资潜力。但随即埃及发生“尼罗河革命”,越南受金融危机冲击损失惨重,伊朗因遭受制裁而陷入困局,巴基斯坦则在一连串天灾人祸打击下,经济至今不见起色,“金钻11国”的概念炒作,可以说浅尝辄止,如今连奥尼尔自己也不多提了。

彭博社曾报道称,奥尼尔自称多次拒绝高盛销售人员的建议,不愿正式为“迷雾四国”或“金钻11国”的“专有名称”背书,并表示“不愿被后人称作‘专有名词炮制专业户’”。某种程度上他食言了,因为在“金钻概念”无疾而终后不久,他就和BBC联手,亲手推出了“薄荷四国”这又一个“专有名词”。

事实上,即便“金砖”的发展,和当初奥尼尔的构想也大相径庭:“金砖”各国的表现参差不齐,其中的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印度则相对落伍,俄罗斯的表现则随着资源市场的起伏大起大落,南非的加入,更让“金砖之父”大发了一顿脾气。

纵观11年来奥尼尔在“专有名词”领域的几次预言,可谓得失参半,并非“算无不中”的“神算子”,对于他提出并推崇的“薄荷四国”概念,不妨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别太当真,也别太不当真即可。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