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俄新制裁能缓解乌克兰危机么
北美东部时间4月28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追加制裁,与此同时,欧盟也宣布对俄“第二阶段”制裁启动。
这轮最新制裁的背景,是4月17日美、欧、俄、乌四国《日内瓦协议》在不到一周内成为一纸空文,东乌克兰亲俄武装以“并非协议签字方”为由,拒绝遵照协议内容解除武装,并撤出所占领的政府设施。
在欧美看来,俄罗斯在其中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其对东乌亲俄势力明里暗里的支持,令后者有恃无恐;俄在俄乌边境陈兵四万,且在局势最紧张之际举行军事演习,更被视作“挑衅”。
自克里米亚被俄公然吞并后,美欧各国政府就受到国内广泛压力。西方政界、社会,对冷战和“苏联阴影”记忆犹新,对冷战的胜利则既陶醉又自负,很难接受俄“步步紧逼”、西方束手无措只能妥协绥靖的一幕,倘普京和俄罗斯继续如此咄咄逼人,而美、欧领导人继续显得无能为力,政治后果是严重的。近日来,奥巴马的民调支持率因乌克兰危机而下滑,其煞费苦心安排、主打年底国会中期选举的“经济话题”,选民们意兴阑珊,甚至“战略重心向亚洲转移”的策略也受到广泛质疑,这些都迫使他必须有所行动。
不仅如此,日内瓦协议签署后“存活期”如此短暂,欧安会观察员被亲俄武装公然劫持并以“战俘”对待,就在4月28日即制裁当天,亲俄分子还在顿涅茨克附近的科斯蒂安迪涅夫卡,重演了占领市政厅的一幕,这些都令早在上周就开始酝酿(4月25日奥巴马先后和默克尔、卡梅伦、奥朗德及意大利总理伦齐讨论制裁问题)的制裁如期推出,且比想象得要严厉一些。
在美国的制裁名单上,增加了7名俄罗斯政府官员和17家公司的名字,所有在“黑名单”上的个人,将被禁止来美旅行,冻结在美资产;在“黑名单”上的公司,其海外资产将被冻结。此外,美国还宣布停止发放一切可能有军事用途的高科技产品出口许可给俄罗斯买家,已发放但未交付的也将被吊销。
在被制裁的个人中,包括了一些与普京关系极为密切的重要人物,如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公司(Rosneft)CEO谢钦(Igor Setchine),俄总统办公厅主任沃洛金(Vyacheslav Volodin),而受制裁的公司则包括伏尔加集团、俄天然气建筑与输送公司、俄罗斯石油铁路运输公司,以及3家俄罗斯银行等。
此番制裁实际上是前一阶段制裁的延续:主要方式、手段几乎一成不变,但制裁的个人更接近普京核心圈;制裁个人中包括俄石油天然气公司这一俄罗斯经济命门的CEO,但公司却不在名单上,而此轮被制裁的三家银行,其负责人无一例外是上一轮个人“黑名单”榜上有名的人物,这显然在暗示,倘俄罗斯不“叫停”,下一轮制裁的直接对象,将锁定俄石油天然气公司本身。
奥巴马在马尼拉表示,此举的目的,是迫使俄停止“挑衅”,而一些分析家则认为,奥巴马实际上是在进行一场赌博,赌这种逐级提升的制裁,能既令普京知难而退,又不至让自己和美国耗费更多。他本人在马尼拉也表示,这种做法是否奏效,他本人也缺乏信心,美国共和党参议员鲍勃.考克就直言,倘俄石油天然气公司不在名单上,制裁就毫无意义。
但奥巴马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乌克兰离俄太近,离美国太远,投入少则无济于事,投入多则美国自己的经济、军事包袱过于沉重;相对于美国,欧盟此次的“第二阶段”制裁明显力道不重,仅在原先33人的“黑名单”基础上追加了15人而已,一些分析家指出,现行对俄策略的策划者、美国财长雅库布.卢希望通过制裁,让俄罗斯人民发现普京的政策危及俄的经济增长,并损害俄在世界舞台上发挥影响力,而其潜台词,是不希望美国为欧洲局势支付太大代价。路透社援引一名为奥巴马政策辩护的民主党国会助理的话,称美国必须小心翼翼维护自己和欧盟的步调一致,因此“美国几乎不可能比现在走得更远”、“欧盟能接受的制裁不过如此”,但实际上,欧洲“走得更远”,需要的不过是美国更明确的安全担保,和在能源供应方面的雪中送炭罢了——不过这些都是要花钱的。
短期看,美欧追加制裁很难令俄改弦更张。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称,俄将“回应”这些制裁,并称“相信美国最终会因这些制裁自食其果”、“俄罗斯有充分的应对选择余地”,普京竭力表现出对制裁后果的无所谓,克里姆林宫的幕僚们更纷纷喊出“没有西方俄罗斯将更强大”的声音。在经济表现不佳、国内政治作为饱受争议的形势下,民族主义是普京最得心应手的一张牌,而俄罗斯民族的特性,是“许得不许失”,这也将迫使俄罗斯强硬下去,且愈是面对制裁,愈要显得不屈不挠。
至于东乌亲俄武装,迫于自身安全和前途,他们势必要牢牢抱紧俄罗斯这棵大树,且竭尽全力把后者拉进局、拉下水——一如出于同样原因竭力拉欧美进局、下水的基辅当局。28、29日两天,乌克兰民族主义者打伤了亲俄的哈尔科夫市长科尔内斯,而亲俄武装则洗劫了倾向基辅当局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长克罗莫瑞斯基名下的普利瓦特银行,这一切都表明,东乌的乱局方兴未艾,不会因制裁而有所缓解,甚至可能随着5.11顿涅茨克“公投”和5.25乌克兰选举等敏感日期的临近而愈演愈烈。
当然,由于俄经济结构畸形,对外资和海外市场依赖性极强,制裁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俄的经济发展,但迫于时势,普京和俄罗斯恐暂时也只能选择“挺住”,这意味着制裁之远水,是解不了东乌危机之近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