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美国华裔参选:从“花瓶”到挑战者

 

在北美尤其美国,长期以来华裔参选热情和其在美国人口中比例不相称,成功当选的人数更是寥若晨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最初的美国华裔先民,大多是出于经济目的移民,且曾在历史上遭受不公平对待,这使得美国华人社区一度形成了重生计打拼、亲政治参与的传统,这一来是因为生活压力的确较大,二来则因为“客人”意识依然浓厚,加上歧视性氛围的存在(直到1943年华裔美国人都没有参政权利),让他们产生了“就算参政也于事无补”的消极心理,对参政、参选积极性远不如做生意、读书、搞研究来得大。

其次,和墨西哥裔、波多黎各裔、古巴裔、非洲裔,甚至同样来自东亚的韩日裔相比,美国华裔选民以往选举投票率不高,族群“抱团”意识更低,曾有当地华文传媒抱怨,说“印巴两国在南亚针锋相对,但印巴裔美国人在美国却可以在选战中抱团打拼,而同样来自大陆、台湾的华裔选民,却可能因为各种理由相互拆台”,这种现象让绝对人数并不算少的美国华裔,在选举中很难产生和选民人数相称的影响力,也让民主、共和两党选举团队很难在争取华裔选民票数方面下大力气(因为事实上并不存在如墨西哥裔那样阵垒分明、“看脸投票”的族裔选民社区),这自然会波及华裔参选人的政治前途。

在这种背景下,华裔候选人往往会被当作“政治花瓶”,安排在“敌强我弱”的选区“凑人头”,并顺便表现政党对华裔的重视,寄托的希望不大,投入的资源更少,而这自然又让原本渺茫的当选概率变得更加微乎其微。二战前美国几乎没有涌现过成功的华裔政治家,二战后至冷战结束前,华裔政治家成功的例子也屈指可数,且大多以幕僚或技术官员面目出现,而很少是通过“从政试金石”——选举中脱颖而出的。

近年来这种情况有了很大改善:曾几何时,只有一名华裔(邝友良)在美国参众两院点缀门面,而如今则有两人同时在任(赵美心、孟昭文);曾几何时,华裔政治家要想成功,要力争表现得比主流候选人“更主流”,许多候选人或当选者被调侃作“除了脸没有哪里像华裔”,他们中一些人更需在选战中和当选任职后,不厌其烦地在公众和舆论面前宣示“我是美国人不是中国人”,而如今这种情况有所改善,第一代华裔移民开始出现在即将举行的美国中期选举候选人名单中,更多华裔、乃至他们所属的政党,开始有意识、有计划地打起“华裔族群牌”,在选举“语言”中,这表明当地政治对该族群的重视度在提高,也表明该族群在当地政治生活中的分量和重要性在提升。

本届中期选举,参选众议员、州长的华裔候选人多达十几位,其中不乏有希望胜选的热门人物,更有获得总统奥巴马青睐亲自出马助选的(尽管从今年“行情”看,奥巴马的助选价值似乎很可疑),这对于美国华裔的参政参选积极性,将是一个大的推动。

但也应看到,此次华裔参选人数虽多,但真正被赋予“挑战者”重任的华裔候选人仍是少数,“政治花瓶”或当选希望渺茫的独立候选人占较大比例,第一、甚至第二代华裔候选人的数量、竞争力都嫌不足,即便和同为移民国家的邻国加拿大华裔比,也有很大差距。

还应看到,迄今大多数成功的美籍华裔政治家,其成功的关键,仍在于其“更不像一名华裔”,更像一名“主流美国人”,而非相反,这对于美国选举文化及候选人个人而言,是正常的、无可厚非的,但从中折射出的却是美籍华裔作为一个族群整体,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分量仍然有限,华裔美国人也尚不太习惯以族裔群体的力量,去争取、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须知,在同样的政治游戏规则下,一名古巴或波多黎各裔候选人,通常是会极力凸显自己族裔符号的。“美国梦”和不同族裔属性,本应可以和谐地体现在同一个美籍华裔身上,而在这一方面,美籍华裔仍然任重道远。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