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青: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青溪。

陶:大家好我是陶短房。

青:枫华絮语节目又和大家见面了。短房,你知道我出国后一直疏于和国内联系,不过最近和国内老同学们都联系上了。

陶:你和他们有十几二十年没怎么联系了吧?当年都是小男生小女生,现在,好多人都当了小男生小女生的爹妈了。

青:可不是吗?如今我们好多人的孩子都到了我们当年的岁数了,而且大概因为我们都是学外语出身吧,孩子们很多也子承父业

陶:不过不像我们俩学了小语种。

青:是啊,现在社会发展了,父母们又都是过来人,所以呢帮孩子们做的选择都是有想法的,不像我们,当年闭着眼睛就去考试了。

陶:我知道不光我们校友,很多国内的朋友啊都想着让孩子们出来读书,给他们多一些日后发展的选项。

青:现在有这种打算的中国家长还真的很多,短房你妹妹前两周不就是为此来加拿大考察的吗?(陶:是啊)其实啊,小男生小女生到了异国他乡,要适应的东西真的很多,可不光是学业啊,怎么跟“后爸后妈”相处啊这些。

陶:是啊,北美和中国是文化风俗习惯差异都很大的两个世界,在中国人觉得不能接受不能理解的东西,这里也许习以为常,反之中国人认为很平常的事,这里或许会“大惊小怪”的。

青:你就拿和异性相处这话题讲吧,东西方差异就很大,对来留学的小男生小女生来讲就——哎短房,你都俩孩子的爹了,怎么谈这话题还脸红啊。

陶:嗨,你知道我脸皮薄,还有,东方人常说“饮食男女人之大防”,觉得这些跟异性有关的话题啊,不能随便跟小孩子说,也不能公开说——你还记得我们在国内上学,是多大才学生理卫生的?

青:我好像是初二吧?你们呢?

陶:初三,就这还男生女生分开上,“关键话题”老师不好意思讲,就放幻灯片凑数。

青:北美就不同了,加拿大学校从孩子刚上小学起就开始讲生理卫生知识了(陶:这里小学是从学前班开始的),对,从学前班起就开始给孩子们讲解男女生生理结构的差别,让孩子们有明确的性别意识。我觉得他们的教育方法很值得借鉴,不然像我们小时候那样,都上高中了很多人还以为自己是从妈妈咯吱窝里生出来的呢,这样进了青春期,反倒容易出问题。

陶:你说得对,我们家孩子上公校的时候,是学前班就上了堂“熊宝宝课”,一年级呢,家长会还组织了一次“亲子教学”,让孩子们的爸爸妈妈自己来学校讲这方面的知识。

青:“熊宝宝课”就是老师会用一只泰迪熊,给孩子讲解“男熊宝宝”和“女熊宝宝”的区别,譬如长相不同,譬如上厕所去不同地方等等,然后跟孩子们做问答,让孩子们自己说出来男生女生生生理结构的区别,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这里也不让孩子们回避情歌,比如有首非常优美的儿歌中就唱到:“如果我做国王,你就是皇后”——你们家孩子唱给你听过么?

陶:没有,我们家孩子二年级转到私校去了,私校在这方面教学思路和公校有些不同,但讲究互动、从小教起、力求通俗生动,这些都是大同小异的。

青:不过这样一来呢,这边的孩子普遍都早熟,谈论两性问题也不想你这样容易脸红(陶:哪儿啊), 我说真的,记得有次我帮朋友照看一个五年级男生,(陶:那该有十一岁了吧。)是的,十岁、十一岁的样子,个头不高,长得也小小的,在我眼里完全是小孩子,可他听我女儿和同学聊中学生的事时,不住插嘴,还对男女同学相处发表高见,令我很吃惊。他们从小就接触我们中国人概念中所谓敏感话题,从小学一二年级起,他们就开始在班级传男女同学“fall in love”的故事(陶:就是哪个同学和哪个同学好上了)。短房,你儿子有没有给你念过“somebody and somebody sitting in a tree,KISSING”这个顺口溜?

陶:没,我们家孩子随我,这方面有些迟钝,生理课倒也上了,可他都给字典化了,那些被老师有意用儿童语言“翻译”的两性知识,又让他自己翻书,给重新“翻译”成“学术语言”了——不过这顺口溜可有年头了(青:是啊,从我女儿小时候就听起,一直到现在我儿子这时候,都听十几年了。),老外家长们表现彼此间的亲密关系并不像中国家长那样注意在孩子面前避嫌,大庭广众之下,接吻拥抱起来稀松平常。孩子们从小耳闻目染,这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青:所以他们从小就有较强的性别意识,并且不避讳男女交往。我儿子有一次请了个同学来家里“play day”,(陶:就是上家来玩,你儿子才三年级吧?)是啊,那时才二年级。他俩就聊现在班上谁喜欢谁,这个女孩是不是招人喜欢,那个男孩不应该不听朋友的话,一意孤行和那个女孩好之类。我觉得挺有意思就问,那你们俩有没有女朋友啊?那个白人小男孩立刻反驳道:“No way!I will never in love with anybody.”(陶:他说决不会爱上谁的)。

陶:中学生就不像小学生这般单纯了。他们可是玩真的。很多孩子包括华人孩子在内,中学十一、二年级就有确定关系的异性朋友了,而且家长还承认。平时异性间也没有什么需要回避的,如果女孩子被很多人追是件值得骄傲的事,男孩子受到女孩子青睐也能为他们在同伴中挣得更高地位。我不是喜欢踢球么?刚来的时候,公寓里一个香港邻居见我球踢得不错,非要让我教他上八年级儿子两招,说这样“追女仔”方便。

青:因为加拿大这边女中学生踢球的特别多,男生的第一运动是冰球,其次是橄榄球,很多兴致勃勃练足球的男生,都存着吸引女孩子的心思。小男生小女生到了青春期就该交往,孩子们习以为常大人们见怪不怪,在这里也算一种文化传统吧,这不,我前几天上图书馆碰到女儿小时候同学的家长,是个本地人,聊天说起她那个即将高中毕业的女儿交了个男朋友时一副引以为豪的表情,还说她少女时代也为男孩子疯狂。(陶:哈哈)不过短房,我到底还是华人,这个我我能理解,但不想苟同。你看啊,好多这边的小男生小女生,他们在学生时代把谈恋爱看得比读书还要紧,高中一毕业就赶紧工作了,工作一段时间,发现这样不行,还是得读书,结果你看,走了一大段弯路。其实我个人不主张过孩子早谈恋爱。一个人精力有限,时间花在一方面,就会影响另一方面。再说了,这些小男生小女生,长得像大人,思想却还跟孩子一样不成熟,这种恋爱修成正果的几乎没几个。

陶:修出“负果”的倒不乏其例(青:你是说校园宝宝),是,别看我跟青溪在很多方面意见不太一致,但这个问题上还是挺接近的(青:都是华人么),但不是每个在这里的华人都像我们这样的,不少华人家长在这问题上,思路啊做法啊,跟本地人没啥区别。

青:所以啊,国内的朋友如果把还在青春期的孩子送过来读书,就不能不在这个问题上想好了,我前面说了,他们生理上像大人,心理上像孩子,在国内有家长学校管着,社会风气也相对保守一些,他们不免觉得受到压抑,到了这边,风气这么开放,学校啊寄宿家庭啊也不会去管这管那,加上环境陌生,朋友少,分心的事也少,就容易在这方面出点事。

陶:我的想法呢跟青溪还是有点不同,就是我觉得啊,既然这里的风俗环境就是这样,小男生小女生交往至少是不违背啥法律啊道德啊什么的(青:这倒是,这里讲究个性尊重么), 其实呢,青春期某种程度上就是叛逆期,现在国内社会开放程度也跟我们小时候不同了,有时候我回国坐公交、地铁,那些穿着中学校服的小男生小女生,当众说的话,做的动作,别说我,估计你看见也得脸红。

青:你说得也有道理,所以啊在北美,家长即便觉得那样不太好,也不便直接说“这样不对”,要拐着弯说,

陶:我一个华裔朋友劝女儿别早恋,就用了“你考上名校会碰上更好的男生,现在碰不上好的”这样的词,别说还有点用,你刚刚说的什么正果啊,说服力我觉得就不一定好,孩子要是常看电视报纸就会一句话噎过来——大人结婚的不也那么多离了么?

青:别说还真是,不过我还是觉得,小男生小女生之间可以交往,但过早进行那种交往,对自己不一定有很多好处。那些国内来的小留学生就更是这样了。

陶:是啊,家里花那么多钱是让你来长本事的,不是让你来“搞对象”的。

青:刚我说了这边讲究尊重个性自由,这种事就算家长不希望自己孩子这样做,也只能委婉劝说,要只是委托照顾的亲戚朋友孩子,或者寄宿家庭什么的,那就更不会管你了,小男生小女生得学会自己管自己,知道来这是做什么的,

陶:小男生小女生们可不要把明天才熟的果子,今天就给摘掉吃了(青:是啊),不过他们还只是半个大人、半个孩子,说到底,送他们出来的国内家长要先想清楚,尤其是自己能不能控制住,出来的孩子能不能自控。

青:孩子送出国,寄宿在别人家里,有名义上的当地监护人,但说到底,他是父母的孩子,真正对孩子教育和未来负责的,应该是我们这些做家长的,适当的、及时的提醒、开导,可以让留学在外的孩子们少走弯路,实现既定的人生目标。

陶:这就需要家长也好,小男生小女生们也好,多了解一些相关知识,思考和结论,都只能建立在丰富准确的信息基础上才可靠、才准确。

青:我们也希望我们这档节目,能在这方面给大家多一点帮助。

陶:拉拉杂杂又聊了这么多,青溪,时间不早了,要不今天就聊到这里吧。谢谢听众朋友们,感谢凤凰汇,下期节目再见。

青:好,谢谢大家,我们下期枫华絮语再见!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