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月15日,瑞士国家银行(SNB)在事先毫无征兆情况下,突然宣布取消执行三年多的1:1.20欧元/瑞郎保底汇率下限,作为缓冲,SNB将瑞士基准利率从-0.25降至-0.75%。

SNB是自2011年9月起确定实行欧元/瑞郎保底汇率的,当时由于欧元区遭受金融危机冲击,大量热钱自欧元流入相对平稳的瑞郎,将瑞郎作为避险货币持有,从而令瑞郎汇率不断升值,令瑞士赖以生存的出口业竞争优势大为削弱。鉴于此,当时SNB采用了引入欧元/瑞郎保底汇率下限的手段,力图将瑞郎汇率稳定在一个较低的、足以保护本国出口业竞争力的水平线上,并将为避险涌入瑞郎的热钱挤出去,从而确保本国金融秩序的稳定。

通俗地说,SNB的做法,等于人为为本国货币设立一个用央行金融政策构成的“蓄洪水库”,采用调控手段“削峰填谷”,以减缓“金融海啸”对本国金融和经济秩序所造成的冲击。

由于瑞士金融业口碑良好,SNB在国际金融界向来信誉卓著,因此保底汇率下限执行三年多来,一直被市场和投资者认定为屈指可数的、可以“靠得住”的金融担保和调控手段,是足以抵御“金融海啸”难得的防波堤。正因如此,一旦瑞郎保底汇率这个“最靠得住的防波堤”突如其来崩溃,便非但无法“削峰填谷”、抵御“金融海啸”冲击,相反,“开闸放洪”的瑞郎和SNB,本身就制造了一次规模空前、冲击力骇人的全球性“金融海啸”。

SNB声明发布后不久,瑞士股指瞬间下跌10%,创出1997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收盘则跌去8.7%,次日又在前一日基础上再跌6.3%,瑞士金融股跌势凶猛,如瑞银两日分别下跌12%和5.4%,瑞士信贷是11%和7%,雀巢、诺华、罗氏控股、斯沃琪、历峰、Cie等出口类股票首日也是雪崩式全面重挫,最大钟表商斯沃琪股票15日当天跌了18%,不过次日这些出口类股票则走出分化行情,有的企稳反弹,有的继续下挫。瑞士1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下跌9个基点至0.084%,8年期国债收益率首次为负值。

在瑞士以外,瑞郎对欧元汇率一度升破平值,泛欧道琼斯Stoxx600指数跌0.8%,标准普尔指数期货下跌0.7%,纽约石油价格则涨了2.6%,至每桶47.47美元,同时欧洲主权债券收益率也开始上升。

瑞郎为何要“开闸放洪”?

按照1月15日当天SNB发表的声明,当初引入保底汇率下限,目的在当时瑞郎汇率被高估的背景下保护瑞士经济,使之免收金融市场波动的严重冲击,是一种特殊的临时性措施,如今这种瑞郎整体被高估的程度已被削弱,SNB认为到了结束这一“特殊的临时性措施”时机。

然而市场对此作出的解读却是另一番光景。

正如福布斯杂志1月16日的评述,SNB总裁托马斯.乔丹1月15日在苏黎世“本行除了这样做外别无选择”、“保底汇率本身并非一个可持续、永久性政策”的自辩,和突然取消保底汇率下限一样,无非是迫于市场压力不断增大的前景,不得不承认自己已无力独立干预市场,为瑞士金融市场营造“风景这边独好”的一片世外桃源罢了。

三年多前SNB设置保底汇率下限的初衷,是通过这种手段挤走因躲避欧元区金融风险而涌入瑞郎避险的国际热钱,确保瑞郎汇率不至过高,从而让瑞士出口业在全球一片萧条的市场大背景下,仍能保持足够的竞争力。然而这种设置“蓄洪区”的良苦用心却因瑞士与欧元区、瑞士央行与欧洲央行的“小大不对等”,而令前者不得不疲于奔命,并为此背负沉重的成本代价——道理是明摆着的,瑞士以外的国家和央行当然没有义务听从SNB的指令,后者实际上是靠买入欧元的市场手段,来达到“削峰填谷”目的。

不仅如此,代价不菲的“蓄洪”,在一些重要方面并未能达到设计者的初衷,如挤走热钱的考量就非但未能实现,相反,SNB设置瑞郎保底汇率下限的强硬举措,反倒令一些市场投资机构和投资者更加坚定了对SNB和瑞士金融政策的信心,从而令境外热钱继续将瑞士和瑞郎当作重要避险币种持仓。这在当前形势下,对小小的瑞士而言显然是危险的——等于以瑞士一隅之力替他人分担压力和风险,并对抗诸如欧洲央行这样的庞然大物。

尽管如此,SNB在努力支撑3年多之后,却突然在一夕之间改变立场,也是有其特殊触发因素的,这就是欧元区实行大规模量化宽松(QE)的可能性在增大。

由于欧元区经济恢复缓慢,加上乌克兰危机、希腊政局变化和国际油价异变等因素的叠加,近日来“欧洲央行即将推出大规模QE”的传闻不胫而走,下周适逢欧洲央行开会,有传闻称,一个更广泛的量化宽松经济刺激措施很有可能假此次央行会议之机推出,这不仅加剧了市场的焦虑和不安,也让已“蓄洪”蓄得十分吃力的SNB感到紧张。对此欧洲央行高管们采取了不置可否、任由市场传闻满天飞的态度,如欧洲央行执行董事会成员博努瓦.高欧尔就曾表示,虽然欧元区QE决策尚未作出,但“这将是必须且有效的”。在这种情况下,SNB最终采取了“开闸泄洪”的手法,照福布斯杂志的说法,这样做不过是承认一个早就是事实的事实——瑞士太小了,无力自行决定自己的汇率,同时告诉各国涌入瑞士的热钱“请去别处,这里没有免费茶点招待了”。

然而这样做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首先,对于瑞士出口商而言,此举无疑是最沉重的一击,斯沃琪CEO尼克.海耶克就 坦言,自己对SNB决定失望,认为将对出口行业、旅游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构成海啸般的冲击。

其次,此举将严重损害SNB,乃至整个瑞士金融业长期以来赖以立足于全球金融界的最宝贵资本——信誉,从而令这家著名金融机构的资信贬值。正如AMP资产管理公司的纳德.纳伊米所言,SNB的做法“令几乎所有人感到惊讶”,并加剧了市场的焦虑和不安。

不仅如此,瑞郎的突然“开闸放水”,令原本躲在瑞郎这个可靠“蓄洪区”中高枕无忧的避险资金不得不重新选择去向,而全球投资者也不得不因此而紧急调整仓位和避险货币品种,这导致瑞典、波兰、捷克等欧洲仅存的几种独立货币在SNB消息出台后币制暴跌(波兰兹罗提对瑞郎汇率消息公布后瞬间大跌21%),而瑞郎和瑞士金融市场则再度成为热钱源源涌入的所在。这样一来,上述国家央行也将被迫考虑采取相应措施对冲、止损——被波及最严重的波兰,其央行已公开表示,降息“是需要认真考虑的”措施,可想而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将令“瑞士海啸”的冲击波效应扩大,波及更广阔的层面和领域。

然而正如一些专业人士(如丹麦盛宝银行的泰伊斯.克鲁岑等)所言,市场对SNB“开闸泄洪”的反应或许有些过头了。

这些 专业人士指出,近期国际金融市场因基本面消息源源不断,市场心态不免有些草木皆兵,事实上市场未来的方向十分难以确定,需要一段时间去消化这些纷纷涌来、泥沙俱下,有些甚至相互矛盾的基本面信息。一如此前三年多时间里,市场人士似乎高估了SNB和瑞士“蓄洪”的决心和能力,如今市场似乎又高估了欧元区的团结和欧洲央行的行动力——自希腊金融危机爆发至今,欧元区重大金融政策几乎总是早早喊出声、迟迟不落实,臃肿的机构、拖沓的决策机制,都是这个庞然大物与生俱来的致命伤。

很显然,由欧洲央行扬言QE、SNB“开闸泄洪”引发的“瑞郎海啸”,究竟会对全球金融秩序的“堤防”构成多大威胁,恐怕要等到市场恢复冷静后、至少下周欧洲央行会议后,才能看出个端倪来。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