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尼日利亚:Youtube恐怖大师和他的网络战

 

如今“博科圣地”(Boko Haram)这个诞生于非洲第一人口大国——尼日利亚的原教旨恐怖组织早已“大名鼎鼎”,虽比起“基地”、“伊斯兰国”和塔利班似还略逊一筹,却浸浸然后来居上,知名度盖过了老资格的“索马里青年党”和一系列西非、北非极端恐怖组织。

去年底今年初,“博科圣地”突然在尼日利亚北部发起大规模攻势,且一反常态地将市镇、村庄等民用目标当作袭击重点,此后一段时间,该组织武装飘忽不定,在乍得湖流域尼日利亚、喀麦隆、乍得、尼日尔四国交界处往来骚扰。在“地面战场”乱作一团的同时,这个恐怖组织也频频在网上出击,释放出真真假假的信息,一时间各国传媒“尼日利亚政府无能透顶”、“平民疑似被屠杀2000余人”的消息不胫而走,给尼政府和国际社会造成极大压力——等各方面冷静下来开始认真“盘点”,“博科圣地”已在现实世界“成了气候”。

这个组织不但“网战”、热战双管齐下,弄得整个西非人心惶惶鸡犬不宁,更在尼日利亚制造了自实行多党制以来最大的政治危机:迫使尼日利亚大选推迟。

人们注意到,在“网战”中最活跃的,是一个叫阿布巴卡尔.谢高(Aboubakar Shekau)的“教授”、“大师”,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位“网上恐怖话痨”居然是“博科圣地”如假包换的最高领袖。

1月12日,他高调出现在Youtube上露骨地威胁一直积极清剿博科圣地武装的喀麦隆总统比亚(Paul Biya)“给我小心点”;1月20日,正当16个国家代表齐聚尼日尔首都尼亚美,讨论如何协调打击“博科圣地”问题之际,谢高再度露面视频,对乍得总统代比(Idriss Déby Itno)、尼日尔总统伊素福(Mahamadou Issoufou)和喀麦隆总统比亚(Paul Biya)大呼小叫,讥讽他们是“只敢群殴不敢单挑的胆小鬼”,别有用心的利用《查理周刊》事件,指责他们“和侮辱先知的法国人沆瀣一气”。他在视频中首次承认“博科圣地”对巴加屠杀负责,并挑衅式地高叫“我打你们了,你们有种打我么”。

原本2月14日是尼日利亚大选日期,一方面迫于“博科圣地”的威胁,另一方面也想借此巩固选情,今年2月7日尼政府授意国家独立选举委员会(INEC)宣布推迟选举日期至3月28日,引发国际、国内轩然大波,“Youtube恐怖大师”当然也不会客气:政府军宣称,之所以推迟选举,是为了腾出6周时间剿灭“博科圣地”,谢高得知后在一周内接连两次“兵发网络去者”,先是冷嘲热讽,鄙薄政府军“十几年做不到的事6周就能做到谁会相信”,继而索性直接向政府叫板——“我们占领了博尔诺州的七成土地,你们想来就来吧”。

许多人指出,如果没有这样一位高调、另类的“网络话痨型恐怖头目”,“博科圣地”怕不至于拥有如此大的“国际知名度”——尽管这个组织已经不年轻了。

“博科圣地”2002年就已成立,最早脱胎于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尼日利亚分支,却“鸠占鹊巢”,最终挤跑了穆兄会这个来头不小、在全球许多穆斯林国家落地生根的“外来户”,在西非独树一帜,创始人是当年仅22岁的穆罕默德.优素福(Mohamed Youssou)。

即便以原教旨主义者的标准衡量,优素福也过于“原教旨”了:他和他的追随者所反对的“西方教育”,绝非仅仅是教育本身,而是近乎一切现代文明社会的活动方式。

在教育方面,他主张废除国家义务教育,废除中小学,取消男女混淆,剥夺女孩入学权利,女性必须戴头巾,回归家庭,不得就业,这些都和一般原教旨主义者如出一辙。但优素福和博科圣地坚持这些清规戒律的理由却别出一格,在他看来,义务教育和正规学校里所教的一切,都是和“真理”相违背的“歪理邪说”,只要上学就会被“毒害”,因此应该彻底让学校关门,让义务教育见鬼,要学习知识,就去清真寺办的可兰经学校好了。

在法律方面,他主张废除一切现行法律,只需用《可兰经》的教法治国,而教法的解释权,则应掌握在清真寺手中——由于当时“博科圣地”控制了博尔诺等州许多清真寺和可兰经学校管理权,这两条意味着上述地区的教育、司法权力,都应掌握在他们手里。

优素福认为,选举、投票、人口普查……这些都是“西方教育”所产生的恶果,理应摒弃,因此他一直呼吁抵制联邦和州的选举。

2009年初,英国广播公司对当时并不出名的优素福进行了一次专访,在专访中,这位“宗教领袖”语出惊人,他表示,地球不应该是圆的,雨水也不该是因为太阳蒸发后冷凝所形成,达尔文进化论更是不折不扣的“谬论”,理由是“《可兰经》里说的和这些都不一样”,把见多识广的英国记者惊得目瞪口呆。

耐人寻味的是, 带头反对“西方教育”的优素福却是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西方教育”成果:毕业于尼日利亚卡诺巴耶罗大学,能说流利英语,有人曾目睹优素福坐着豪华奔驰汽车呼啸而过,他和他的四个妻子、12个儿女也从不拒绝现代奢侈品——尽管按照他自己的教义,这些都是万万不该存在、连想也不能去想的。

这位极端组织创始人的“斗争方式”倒是直截了当——打。他“斗争目标”很单纯,就是一切“邪恶”:一切政府、军警机关,以及各种各样的“异端邪说”,包括学校、基督教或原始宗教场所,甚至部分清真寺(理由是那些清真寺不接受他的“正统教义”)。在这位教主眼里,袭击民用目标是怯懦的行为,至于绑票勒赎之类则更可耻(“圣战”怎么能要钱呢),至于先进装备啊网络啊等现代化的东西则更是“堕落”的,连想都不应多想。

2003年12月他首先袭击的目标就是一个警署,此后许多年也一贯如此,直到2009年7月27日,优素福在尼日利亚北部四州(卡诺、博尔诺、包奇、乔贝)发动大规模武装叛乱,扬言“建国”,结果仅4天就被政府军剿灭,他男扮女装躲进某个岳父(他有不止一个老婆,当然也不止一个岳父)羊圈,结果被出卖给警方,被捕后很快离奇死亡,有传闻称,他曾向警察求饶,不料反倒激怒了对方,结果被当场乱枪打死。尽管他的结局并非英雄气概十足,但因为最后的死,仍被徒子徒孙们奉为“殉教者”、“烈士”。

人们本来以为,“博科圣地”虽然“一举成名天下知”,但也就差不多“到此为止”——头也死了,组织也七零八落,还能折腾什么?

可就在2009年底,这个看上去在现实中已显示不出什么存在的原教旨组织,却突然在网络世界名声大噪,自称“博科圣地新首领”、注册名阿布巴卡尔.谢高的“大师”在Youtube上出现了,他高调表示,“博科圣地”没完,非但没完而且“越来越强大”,损失点人不要紧,丢点地盘、武器更没关系,关键是心灵强大——不信你们和我辩论辩论?

反正网络混战也出不了人命,不服气的各路人马一声呐喊便群殴过来,这其中既有政府官员、自由派学者,也有正统的伊斯兰神学家,甚至还有其它派系的原教旨“高手”,谢高来者不拒,侃侃而谈,引经据典,辩才无碍,在网上表现出过人的口才、敏捷的反应力和可怕的记忆力,可一来二去,许多人开始忘记了“博科圣地”的惨败,这个几乎被边缘化的极端组织,竟鬼使神差地在网上打响了名头,谢高也一度被称为“谢高教授”。

尼日利亚政府和军警最初对“转进”到网上的“博科圣地”嗤之以鼻,认为他们是“把式练不过就改嘴把式”,对此“谢高教授”摆出一副勇猛过人的架势,时而挑衅警方“我就是你们要抓的人,你们有种抓住我么”,时而威胁“我明天就去你们门口弄个炸弹”,他曾炫耀自己拥有“坦克、大炮”,扬言“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炫耀“我们的人要多少有多少”。

但很快人们就发现,谢高绝不是什么“嘴把式”,他如假包换,正是“博科圣地”的新掌门,而网络则是他开辟的“第二战场”。

人们发现,他之所以要炫耀自己的口才、勇气和可兰经知识,是为了争取尼日利亚和乍得湖流域数以千万计穆斯林的支持和崇拜,这对于一个原教旨团伙“老大”而言是至关重要的,非如此无法获得“博科圣地”在当地生存、发展所必须的“水土”;不仅如此,和传统的口耳相传或媒体曝光相比,网络控制自如,辐射面广,传播速度快,也便于“博科圣地”的“扬名大计”。

人们更发现,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原本“土得掉渣”的“博科圣地”突然“洋气”起来,谢高时而“归附”基地组织,时而“呼应”伊斯兰国,哪个国际原教旨组织强盛就打出哪家旗号,当然他不会白忙,国际恐怖网络投桃报李,将“博科圣地”所急需的资金、补给、装备和训练、作战经验传输到西非,优素福时代“简单粗暴”的公开活动、正面对抗,变成了很“时髦”、很“国际化”的自杀炸弹、绑票勒赎。人们更惊讶的发现,曾经在优素福时代吃香的神学家,如今在“博科圣地”里“退居二线”,制造炸弹和搞恐怖袭击的高手,如“炸弹大王”巴马(Momodu Bama)取而代之,成为最活跃的人物。

随着知名度和活跃度的提高, “博科圣地”在网络战场风生水起,“谢高教授”也赢得了“Youtube恐怖大师”的“美名”——他很快就向全世界证明,他和“博科圣地”的真正目标,可不是在Youtube上搞恐怖活动,而是在现实世界中。

2014年4月14日,“博科圣地”在尼日利亚北部悍然绑架223名女生,颟顸的尼日利亚政府反应迟缓,竟迟迟不公布消息,更不用说围剿、解救了。政府不说,“Youtube恐怖大师”却不客气,谢高很快在网上把这件事大炒特炒,时而勒索赎金,时而扬言贩卖,时而声称“和政府谈判释放”,时而又宣称她们都已“嫁人”,人们对女童命运本能的同情、关注,却被这个有心计的“教授”用于炒作“博科圣地”知名度,并借此将尼日利亚联邦政府和总统乔纳森(Goodluck Jonathan)玩弄于鼓掌间。

除了炫耀“神学才能”,谢高还特别喜欢炫耀自己的“勇敢”和“诚实”,Youtube上他扬言袭击的目标哪怕代价重大他也会照袭击不误,而许多“同类”夸大其词的习惯,他却刻意加以回避,甚至为取信于人而不讳言自己“走麦城”——2010年下半年他被军警围住,逃跑时挨了一枪,别人向他求证,他不但坦言无讳,甚至还自嘲了几句。

中国古语云“小信大坚”,谢高在网上“求真”的目的,是为以后在更高层面上玩“网络战”做铺垫——当路人、敌人都相信,网上的谢高不会说谎时,他的机会就来了。

正如一些观察家所指出的,谢高这位“网络战高手”在网络活跃的目的,是利用网络发动“不流血攻击”,为恐怖主义张目,并骚扰、挑衅社会和对手,通过谣言放大自己力量,制造恐怖氛围,从而扩大自身影响力,正是其求之不得的,不仅如此,网络上的真真假假还可以混淆视听,掩盖“博科圣地”真正的战略意图,并干扰对手的判断和决策。

和许多原教旨、恐怖组织老大不同,谢高习惯于在网络战场上“御驾亲征”,此番“大场面”自更不例外。文章开始时叙述的一幕,即由此而来。

当地一些分析家无奈指出,对于谢高的“网络麻雀战”,乔纳森政府确实有些“高射炮打蚊子”的无力感:谢高和他的同伙只消继续“网络恐怖主义”,顺便偶尔在现实世界“点几个爆竹”显示一下自己仍然存在,就足以证明政府的“六周剿灭论”不成立——对“谢高教授”而言,将之在网上偷换概念为“政府破产”,大约不是啥难事。

早在女童绑架案后、本轮攻势前,谢高在美国反恐“黑名单”上的通缉赏格已“上浮”至700万美元且死活不论,如今其“身价”提高恐怕也只是时间问题,很显然,国际社会巴不得这位“Youtube恐怖大师”早日消失。

问题是他在哪儿?的确,他频繁出现在网络世界,但现实中他却深居简出,人们甚至对其履历也知之甚少——他说自己是尼日利亚博尔诺州卡纳玛城约贝村人,但这其实是前任优素福的老家;见过他的人说他约35岁,但西非穆斯林世界男性清一色白衣长须,年龄只能是“毛估估”的概略值(事实上就有另一些见过他的人说他45岁);有人说他属于一个叫卡努里的小民族,受过高等教育,他自己则声称是神学家、阿訇,至于是真是假,恐怕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谢高教授”在现实世界中的“情报”如此少得可怜,“白道”想将之绳之以法,恐怕暂时没那么容易,甚至,正如一些有识之士所担心的,哪怕军警凑巧瞎猫逮着死老鼠,打死了这位“博科圣地”掌门人,他的同党和徒子徒孙仍然可以利用“信息差”,让“Youtube恐怖大师”在网络战场继续“勇猛善战”下去。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