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稿为澎湃约稿: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31982

 

5月15日午后,非洲中部小国布隆迪,自东北部城市恩戈齐至首都布琼布拉140多公里沿途,许多兴高采烈的当地人高举着总统恩库伦齐扎(Pierre Nkurunziza)的画像欢呼着,布琼布拉东北部执政党“保卫民主力量” CNDD-FDD总部加门杰,数以千计支持者特意乘坐大巴赶来,簇拥着一支车队从这里一路驶往总统府。

当然,车队里最重要的人物是布隆迪的“主人”,现任总统恩库伦齐扎,失踪两天的他重新出现在首都和总统府,象征着一场震撼却“短命”政变的戏剧性结束——一如两天前其戏剧性的开始。

 

政变的开始与结束

 

政变是5月13日晚开始的。

当晚布隆迪RPA、复兴之路两家电视台和“博内沙”广播电台突然播出声明,发生者为布隆迪警察总监恩达巴内泽(Vénon Ndabaneze),这位自封“民族和解过渡委员会”发言人的高级警官宣布,废黜并放逐总统恩库伦齐扎,并以“民族和解过渡委员会”暂时履行政府职责,直到举行公正大选“还政于民”。

人们很快发现,这起政变的真正主心骨,是前布隆迪情报总局(SNR)局长、曾担任过布隆迪武装部队参谋长的尼永巴尔将军(Godefroid Niyombare),所谓“民族和解过渡委员会”,主要组成人员是3个强力部门的前任和现任负责人:尼永巴尔、恩达巴内泽,以及现任总参谋长尼永加伯(Prime Niyongabo)。

人们或许会问“总统呢,真被放逐到国外了么”?

总统真的在国外,但并非被放逐,而是开会去了。

政变发生后,许多一头雾水的中国大陆关注者窃窃私语——这个大湖区国家不是一直挺太平?怎么说政变就政变了?

其实所谓“一直太平”,无非国内乃至欧美主流传媒对这个面积不大、人口密度却大得惊人的非洲大湖区国家缺乏关注罢了,事实上这个国家的街头动荡早自4月26日便已开始,而总统之所以出国,也是应非盟、东部非洲共同体(EAC)等多个地区性组织的邀请,去坦桑尼亚经济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参加旨在讨论布隆迪政治危机的区域峰会,孰料境外讨论尚无结果,自家后院却起了偌大一把火。

接下来发生的事则变得十分有趣:

当晚布琼布拉和其它一些地方枪声不断,但14日布隆迪红十字会却表示,大部分伤亡发生在政变消息发布前夕(2平民1警察共3人死亡,66人受伤),而政变爆发后的零星武装冲突,则发生在几家新闻机构附近,在国家广播电台(RTNB)和国营电视台,是政变武装攻、亲政府武装守,而在前述播出政变消息的几家媒体则攻守倒了个。

此时此刻许多人都在问“总统回来了么”。

5月14日坦桑尼亚宣称恩库伦齐扎已经离开达累斯萨拉姆回国,但政变发言人恩达巴内泽却表示,布琼布拉国际机场业已封锁,总统飞机无法降落被迫折返,当天的消息混乱不堪,有消息称恩库伦齐扎飞回达累斯萨拉姆,但坦桑尼亚方面予以否认,也有说他改飞乌干达,但乌干达政府不置可否。

当天稍晚,情况再发生奇异的变化:政变“三巨头”中,总参谋长尼永加伯跑到亲总统势力控制的国家电台宣布“政变失败”,而另两人则表示“单方面停火”、“希望避免流血”。在国家电台上,此前曾宣称“并未发生什么政变”的总统高级顾问尼亚米特维(Willy Nyamitwe)承认发生了“小小的问题”,并表示“第二天就会平息”,政变者将被绳之以法。没过多久人们惊讶的发现,“三巨头”也消失了。

紧接着便是文章开头的一幕:总统车队突然浩浩荡荡开入首都,“三巨头”先是对媒体表示“投降,但要躲避一段时间以策个人安全”,继而在几小时内就分别被亲政府武装从藏身处抓获,总统发言人尼亚米特维(Willy Nyamitwe)宣布“政变结束了”。

原来曾是游击队长的恩库伦齐扎见无法“空降”,便驾轻就熟地改走地面:他在5月14日夜在支持者策应下从陆路通过坦桑尼亚-布隆迪边境,进入老家恩戈齐,然后在15日清晨广而告之“总统在国内”,接下来的事变得异乎寻常的简单——早已是惊弓之鸟的“三巨头”不战而屈,束手就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前文说到,布隆迪的街头骚乱其实早已开始,那究竟是为什么?

和卢旺达一样,布隆迪境内也由胡图族、图西族两个人为划分的民族所组成,传统上图西族人少但占据军政商要职,胡图族人多但以务农为主。上世纪末卢旺达、布隆迪几乎同时陷入族际内战,卢旺达在政治强人卡加梅(Paul Kagame)领导下逐渐走出族裔对立的泥淖(尽管手段不无争议),而布隆迪的经历则要曲折得多。

2000年8月28日,“保卫民主力量”和布隆迪其它政治力量在国际社会斡旋下签署“阿鲁沙和平协定”,决定成立胡图族-图西族民族团结政府,并规定总统由普选产生,任期5年,连任不超过两届,2005年布隆迪内战正式结束,恩库伦齐扎当选总统,2010年连任,按协定规定,今年他第二个任期结束,就应该退休让贤。

但今年初起,恩库伦齐扎便授意亲信到处放风,为自己谋求第三次连任营造政治空气。5月5日,布隆迪宪法法院宣布,允许恩库伦齐扎第三次参选总统,选举日定为6月26日。很显然,这位已当了十年的总统打算就这么一届届干下去了。

这种公然破坏“阿鲁沙和平协定”和布隆迪宪法的举措在布隆迪立即引发强烈反响:自4月26日起,以尼什米尼马纳(Vital Nshimirimana)为首的反对派组织“公民社会”(SCB)倡导发起抗议恩库伦齐扎连任的街头抗议,提出推迟大选、恩库伦齐扎不得参选等诉求,并屡屡和警察及恩库伦齐扎支持者发生冲突。

此次政变的组织者、策划者尼永巴尔现年46岁,在1993-2005年的布隆迪内战中是恩库伦齐扎的铁杆亲信,和“保卫民主力量”游击队著名将领,2005年恩库伦齐扎上台后,他先是担任副总参谋长,2009年又成为布隆迪有史以来首位胡图族总参谋长。

但2013年起恩库伦齐扎开始疏远宿将,尼永巴尔被解除军职,改任布隆迪驻肯尼亚大使。对此后者反应强烈,出于安抚目的,2014年11月恩库伦齐扎召回尼永巴尔,任命他为较有实权的SNR局长,但两人嫌隙已成,矛盾愈演愈烈。今年2月,得悉恩库伦齐扎谋求连任,尼永巴尔公开立异,结果被一怒之下的恩库伦齐扎撤职。此次政变正是怀恨在心的尼永巴尔耳闻目睹恩库伦齐扎谋求连任引发公众抗议,遂刻意选择其出国开会之际发难,试图浑水摸鱼。

 

“二日京兆”

 

政变发生当晚,法国《世界报》援引一些当地消息人士的分析称,如果尼永巴尔的政变能成功支撑两天,政变的完成将“不可逆转”。

这种分析并非没有根据。

正如上述消息人士所指出的,“阿鲁沙和平协定”在布隆迪以致大湖区、EAC和非盟范围内都有很强的认知度,恩库伦齐扎当初也是信誓旦旦“信守协定”并将之写入宪法,才换来10年的稳定统治,如今一旦推翻定约,对这个自独立以来政治风波始终不断、胡图族和图西族间矛盾和仇恨依然阴霾不散的国家和社会而言,无疑等于打开了一个不安的“潘多拉之匣”,不但反对派和民间啧有烦言,即便政府、军队内部也有许多不同意见。近年来恩库伦齐扎为巩固自己地位不断清洗军政“老臣”,令“老人”们人人自危,尼永巴尔的冒险尝试,无疑会引发不少人的支持、附和,或至少乐见其成。

不仅如此,由于尼永巴尔恰在“连任危机”所引发社会骚乱方兴未艾之际被解职,且解职原因表面上看是其反对总统连任的“直言进谏”所致,这让他在政变前被许多示威者欢呼为“人民的将军”、“正直和勇气的象征”。

然而政变恰只坚持了两天——如果算到“三巨头”莫名其妙消失为止,实际上连两天都不到,饱经战阵的尼永巴尔成了不折不扣的“二日京兆”。

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政变方虽和示威者、反对派有共同目标,但“三巨头”出于争权目的采取了单方面秘密行动,政变发生后筹组“民族和解过渡委员会”也同样自说自话,只空泛喊出“推迟选举”、“还政于民”口号,却并未明确表示吸收反对派,这令反对派和示威者发生分化,以尼什米尼马纳在内的反对派主体采取了和政变保持距离,“既承认现任总统的现实合法性,又继续反对其谋求连任”,尽管少数街头示威者高举纸质步枪模型和芭蕉叶响应政变,毕竟人单势孤,失去了群众基础的政变,就成为单纯的军事冒险。

其次,政变力量薄弱,组织随意。

尽管“三巨头”头衔赫赫,但能调动的武装力量十分有限,真正靠得住的只有伞兵11营等,尽管警察总监参加政变,但大多数警察却仍站在总统一边。不仅如此,总统还控制着精锐的“总统特别行动大队”和人数众多、被称作“恩波内拉库尔”(Imbonerakure)的亲总统民兵,这些亲总统武装力量牢牢控制了RTNB等国营传媒和 CNDD-FDD总部,而政变方只能通过几家私营媒体发布政变声明,且这些私营媒体也很快被包围或攻击。伞兵11营和部分参与政变的警察虽控制了机场,却无法控制整个边境。不仅如此,“三巨头”稍遇挫折便自乱阵脚,反悔的反悔,躲藏的躲藏,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当老到的总统迂回返国,长驱直入,胜负便已一目了然。

 

事情并没有完

 

在政变最后一天,恩达巴内泽和尼永加伯的“政治诉求”已悄然从“放逐总统”节节后退到“不要杀死我们”了。对此,回到总统府的总统一方面毫不客气将他们统统抓进大牢,另一方面也通过总统发言人尼亚米特维表示“依法惩办,不判死刑”。

政变平息当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警告恩库伦齐扎谋求第三任期的努力“将加剧非洲大湖区政治不稳定”,并呼吁布隆迪政府不要对政变发起者采取“报复性暴力措施”。

虽然是世界第一政治、军事大国,但非洲恰是美国全球战略布局的最薄弱环节,而僻处内陆裂谷带的大湖区诸国则是美国的“弱中之弱”,对美国国务院这番有气无力的呼吁,恩库伦齐扎固然可以充耳不闻,但周边国家的提醒、劝诫,这个内陆国的“掌门”就不能只当耳旁风了。

政变发生后,南非、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乍得等非洲国家领导人、外长相继表态,一方面承认、支持恩库伦齐扎的合法地位,反对军事政变,另一方面对其单方面违反“阿鲁沙和平协定”和布隆迪宪法精神,谋求第三次连任提出批评,如前所述,此次政变发生之际非洲各国正谋求通过外交干预解决“连任危机”,此次外交干预虽被政变意外中断,但如今政变结束,干预会重启,甚至可能因各国的“危机感”增加而提速。

如前所述,自4月起就发动街头抗议示威的反对派主流选择了对政变说“不”,这使得急于平息政变的总统一派不得不缓和了对这些“合法反对派”的镇压,并在平息政变后表示“支持合法政治对话”。然而SCB等反对派之所以不支持政变,是惟恐“一蟹去,一蟹来”,推翻一个恩库伦齐扎,换来另一个改名换姓的新“恩库伦齐扎”,如今这些示威者仍然聚集在布琼布拉和其它城市街头,继续其反对“第三任期”、反对6月26日如期大选的公开政治抗争,丝毫无退让或妥协的痕迹,而好不容易逃脱被政变推翻难关的总统,此时势必难以对这些“不政变的合法反对派”大打出手。

如今各方都在关注6月26日这个节点:倘若原定在此日举行的大选得以被推迟,则各方有可能在国际斡旋下达成政治妥协,以避免谁也不愿看到的更多流血、暴力;倘逃过一劫的总统执意在这天参选,布隆迪的政治动荡恐怕才只开了一个头。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