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加泰罗尼亚:合久必分?

 

11月9日,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议会批准了“加泰罗尼亚共和国”的独立议程,次日,加泰罗尼亚自治区主席马斯发表了连任就职演说,这篇演说被支持加泰罗尼亚独立者称为“独立宣言”,而被反对加泰罗尼亚独立者称为“分裂信号”。

 

始于选举的危机

 

这次汹涌澎湃的加泰罗尼亚独立浪潮的第一个高峰,其实应算到9月27日,加泰罗尼亚自治区第11届议会选举揭晓,独立派大获全胜的那一刹那。

在此次选举前,马斯做了精心准备,以自己所属的加泰罗尼亚自治区执政党——统一团结党(CiU)为核心,联络3个中左翼“独派”小党(统一团结党是中偏右的“独派”政党)组建“携手为独立联盟,摆出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

选举结果也的确如此:“携手为独立联盟”在全部135个议席中获得62席,得票率39.59%;左翼“独派”政党人民团结(CUP)获得10席,得票率8.21%;另一个“独派”政党联盟“加泰罗尼亚我们可以”夺得11席,得票率8.94%;两个中间派或右翼政党公民党(CS)和人民党(PP)分别获得17.90%和8.49%选票,获得25席和11席,突破1%得票率的议会准入大关、赢得议席的另一个政党,则是主张“高度自治”的中左翼政党工人社会主义党(PSC,得票率12.72%,获得16个议席)。如此一来,尽管“独派”内部派系纷纭,政治“颜色”琳琅满目,但在“独”这个问题上却有着高度共识,几个“独派”政党相加,议席数高达83席,占比达61.5%,而“统派”却只剩下36席,可谓人微言轻。

挟此胜势,马斯和“独派”趁机提出“18个月内彻底解决问题”,且此后几个月内所发生的事表明,“独派”这次可不会仅仅说说而已。

9月27日,加泰罗尼亚议会以72票赞成的优势通过决议,声明“加泰罗尼亚政治前途选择无需西班牙国家机构、尤其宪法法院仲裁方能决定”,同日,议会决议在30天内设立加泰罗尼亚独立税务机关和社会保险体制,而税务和社保原本是公认的加泰罗尼亚独立最大障碍,决议还授权加泰罗尼亚议会“郑重通知”西班牙、欧盟和整个国际社会“加泰罗尼亚人民希望通过谈判成立加泰罗尼亚共和国”,对此“携手为独立联盟”领袖劳尔.罗门瓦表示,“独立进程自此刻起实际上业已启动”。

简单来讲,11月9-10日发生的事其实自9月27日开始就注定会发生——唯一的悬念不过是何时发生而已,如今这唯一的悬念也已解开。

 

当年的“分久必合”

 

按照加泰罗尼亚独立派的说法,加泰罗尼亚“自古以来就是个独立国家”。

“加泰罗尼亚”是直到11世纪末才出现的一个专有名词,其起源和含义众说不一,但所指的则是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濒临地中海的地区。这里历史上曾先后为腓尼基人、迦太基人、罗马人和西哥特人所控制,也曾是查理曼帝国边疆缓冲区的一部分,这里的最大民族是加泰罗尼亚族,他们和西班牙其它许多地方的民族血缘相差其实并不远(都是凯尔特伊比利亚人和拉丁人的混血),但他们血统中含有更多迦太基、腓尼基等地中海人种成分,且和曾长期被伊斯兰化的伊比利亚本土不同,这里早在9世纪就驱逐了阿拉伯势力,成为阿拉贡王国的一部分,可以说,“加泰罗尼亚”这个名词诞生之日起,这块土地就从未被伊斯兰化过,正因如此,加泰罗尼亚独立派向来以自己“信仰坚定”、“血统纯正”而自豪,并以此区别于其他西班牙人,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风俗习惯也和西班牙其它地区差异很大。

按照独立派的说法,从12世纪初阿拉贡王阿方索一世在位起,阿拉贡-加泰罗尼亚形成一个统一的联合王朝,并一度成为伊比利亚半岛上最强大的国家。1469年,当时定都塞维利亚的卡斯蒂利亚王国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嫁给了阿拉贡国王费迪南二世,两个王国联合成为西班牙王国,但此时这个王国还是个“联合王国”,伊莎贝拉一世和费迪南二世并称“双王”,平起平坐(他们曾委派哥伦布出访中国,如今哥伦布墓地“二王抬棺”雕像形象阐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两个王国本身及其班底依然分别存在。

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末代国王卡洛斯二世去世,因无子嗣,导致西班牙王位争夺战爆发,结果安茹公爵腓力继位,称腓力五世,开始了西班牙波旁王朝的统治。腓力五世效仿法国波旁王朝,大力加强王权,在1707-1716年间相继颁布一系列总名称为“新基本法令”的法案,将卡斯蒂利亚地区的政体、法律系统和行政形式强推到全国,废除除阿兰谷以外所有阿拉贡王国体系王、侯、贵族领地自治权。1707年7月29日宣布废除两王国原有立法、行政系统,剥夺诸侯兵权;1711年4月3日,在萨拉戈萨设立“王家按察使”管理地方事务,事实上结束了阿拉贡王国的自治地位;1714年9月11日,正式将加泰罗尼亚划为西班牙王国的一个行省。在此期间,卡斯蒂利亚语(即西班牙语)被指定为官方语言,加泰罗尼亚语被禁用,沿袭数百年的“加泰罗尼亚国旗”——黄底带四根横条的“令旗”也成为禁品。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加泰罗尼亚独立运动被严厉打压而销声匿迹,直到19世纪末,姗姗来迟的西班牙工业化进程中,加泰罗尼亚地区走到全国的前面,成为工业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自治呼声再度高涨。20世纪初,西班牙政治动荡,王权衰落,并在30年代导致共和国成立,加泰罗尼亚独立运动也趁机谋求自治,并在1933-1934年从共和国手中获得自治权,34年10月6日成立“加泰罗尼亚州自治政府”,这使得加泰罗尼亚地区在随后爆发的西班牙内战中“半心半意地”站到共和派一边,但也使他们在佛朗哥胜利后遭到严厉报复,自治被取消,加泰罗尼亚语也再度“转入地下”。

然而对这段“独立建国史”,“统派”不屑一顾:在他们看来,加泰罗尼亚人其实跟其他地方的西班牙人没太大区别,语言、风俗等方面的习惯是历史沿革所致,且加泰罗尼亚根本就没有什么“独立历史”——那段“建国史”是属于阿拉贡王国的,后者民族构成、版图的范围,可是都比加泰罗尼亚大得多,当初的合并是王族联姻,巴塞罗那公爵和阿拉贡公主结婚,而根本没“加泰罗尼亚国王”之类名词。“统派”还列举一系列“出生于加泰罗尼亚的西班牙大人物”作为“加泰罗尼亚自古是西班牙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佐证,这些“大人物”包括哥伦布、达芬奇……等等,当然,哥伦布究竟是西班牙人还是热那亚人众说纷纭,达芬奇更是个神秘之极的人物,西班牙“统派”的说法,也只能姑妄听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新兴起的加泰罗尼亚民族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文化暗示、民族特征突出,让加泰罗尼亚居民突出“加泰罗尼亚人属性”,而最省事、最有效的办法,自然是让他们仇视西班牙人,认为自己“不是西班牙人”,或至少“不同于其它西班牙人”。

佛朗哥的高压政治无形中起到逆反效果,当1975年11月20日佛朗哥去世,“高压”突然消失后,随着民主转型的到来,这种“加泰罗尼亚人属性”便一发而不可收拾。

1978年西班牙颁布了宪法,加泰罗尼亚成为全国15个自治区之一,加泰罗尼亚语恢复合法使用,自那以后,加泰罗尼亚民族主义者便理直气壮地公开活动,他们强调加泰罗尼亚是一个“民族”(NATION,也可解读为“国家”),并以此为基础推行“加泰罗尼亚化”。加泰罗尼亚长期以来由两党轮流坐庄,一个是前面提到的统一团结党(CiU),另一个则是工人社会主义党(PSC)。CiU前任主席齐奥尔迪.普约尔曾连任加泰罗尼亚自治区主席23年之久,在他任下加泰罗尼亚地区全面“加泰罗尼亚化”:任公职者必须会说会写加泰罗尼亚语,移民必须具备加泰罗尼亚语言能力才能得到正式工作,商店标牌、商标、价目表等必须标注加泰罗尼亚语,否则罚款(最高金额可达1200欧元),在加泰罗尼亚举行的任何国际活动必须同时使用加泰罗尼亚语,出现加泰罗尼亚标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就同时升起西班牙国旗和加泰罗尼亚令旗,并在所有正式场合同时使用西班牙语和加泰罗尼亚语),在加泰罗尼亚地区放映的影视作品必须翻译成加泰罗尼亚语,在西班牙参议院和欧洲议会工作的加泰罗尼亚议员只许说加泰罗尼亚语,等等。加泰罗尼亚有自己的“国家足球队”(尽管只能跟诸如“巴斯克国家队”等同病相怜的队伍打打友谊赛过瘾),在全世界有27个代表处,甚至还有5个“大使馆”。

普约尔卸任后,包括马斯在内的几位继任者继续推行“加泰罗尼亚化”政策,试图让带有明显加泰罗尼亚独立色彩的“加泰罗尼亚宪章”合法化,并推动加泰罗尼亚“自决权”公投。

说到这里就要提加泰罗尼亚的另一个主要政党PSC,这个党是西班牙全国性政党的分支,属于左翼党派,主张加泰罗尼亚在西班牙领土内“高度自治”,2004年,PSC在西班牙大选中意外获胜,萨帕特罗出任王国首相,其获胜的秘诀,就是得到几个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作为回报,他上台后对加泰罗尼亚的民族运动做了许多让步,令“宪章”逐步合法化。

2006年6月17日,加泰罗尼亚举行了一次“自决权”公投,公投结果,统独双方都宣称自己赢了:“独派”拿出“支持独立率73.9%”的数据,而“统派”则指出,实际参加投票的人数还不到总人口1/3。

2010年6月28日,西班牙宪法法院审批通过了《加泰罗尼亚宪章》,宪章虽加入“西班牙领土不可分割”,并删除了独立色彩过于强烈的14条细节,但首次承认“加泰罗尼亚是一个NATION”,尽管标明“非官方意见”,但此举无疑让独立派士气大振,此后更出现了诸如“抗议西班牙战斗机‘侵略’加泰罗尼亚”等滑稽戏。

2012年11月25日,马斯提前发动自治区第10届立法选举,并在选举中夺得50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2014年苏格兰统独公投引发举世瞩目,马斯也趁势发起了第二次“统独公投”,11月9日举行的公投有两个题目(1、是否希望加泰罗尼亚成为一个国家;2、如果是,是否希望加泰罗尼亚独立),结果有41.6%的选民投票,其中80.76%两题均赞成,10.07%只赞成第一题,而两题均反对者仅占4.54%。

这次公投遭到西班牙政府和执政的人民党(PP,加泰罗尼亚的PP是其地方组织)强硬反击,外交部长马加略在9月20日声称“将动用全部法律力量阻止公投”,甚至提及“必要时冻结自治区自治权”,而宪法法院则在9月29日裁决称“公投有效与否的裁判权在宪法法院”,这在西班牙政治语汇中无异于说“不”。

正因如此,马斯和“独派”才煞费苦心地兜了个大圈子,先谋求“独派”的“大一统”,继而在自治区议会谋求更大优势,然后借这一优势宣布无需宪法法院审查即可自行宣布统独,最后再抛出“独立宣言”等着西班牙政府“还价”。

 

独立的本钱

 

经济上的不公平让“独派”有恃无恐,根据西班牙现行财税分配制度,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上缴国家的财税收入越多,但分配下来的预算却是平衡的结果,而不是谁交得多、谁就能得到更多,而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的经费,却是由自治区政府负担的,也就是说,西班牙“首富”加泰罗尼亚为国家财政创造了最多的收入(每年上缴财税160亿欧元),却不得不自己为境内公共开支埋单,同时顺便替其它贫困地区也埋一份。

不仅如此,由此造成的债务负担,让加泰罗尼亚被关在国际资本市场大门之外,无法通过融资解决燃眉之急。

2008年以来,西班牙成为“欧债危机”的最大受害者之一,而加泰罗尼亚也因此成为西班牙境内最大倒霉蛋——惹祸的不是自己,但却要为其它地区的惹祸者埋单,而西班牙政府不断加大加泰罗尼亚税务负担,却拒绝给予财政援助的做法,又加深了当地人的这种印象。

这个祸有多大?此次独立高潮掀起后“独派”给出的数字是每年160亿欧元,占加泰罗尼亚GDP总量8%,而整个自治区政府负债总额则超过400亿欧元,占总收入的20%。

按照“独派”的说法,加泰罗尼亚是绝对“独”得起来的。

亲独派民调显示,加泰罗尼亚支持独立的人数占总人口近八成,而独立民调则显示,10月支持独立的受访者占51%,也已超过半数。他们指出,加泰罗尼亚人口占西班牙总人口16%,GDP占20%(甚至比爱尔兰和葡萄牙还多),出口额占25%,如果自立门户,完全可以过得比现在更好。

9月底的自治区立法选举过程中,亲“独派”人士曾表示,加泰罗尼亚不仅科技和工商业发达,而且旅游业得天独厚,每年吸引游客数百万,独立将令其经济更具竞争性,同时独立后将省下缴纳中央的税负120亿欧元,加泰罗尼亚的人均GDP总量也高于欧盟平均水平,“分家”将对加泰罗尼亚有利,而对西班牙不利。

更麻烦的是企业的态度。

法国《世界报》报道称,加泰罗尼亚境内的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多半对独立持怀疑态度,如大型婚典时尚企业PRONOVIAS9月21日流传出一份公司内部会议记录,显示公司总裁帕拉奇担心,一旦分离实现,加泰罗尼亚将会被排斥在欧元体系之外,不仅如此,该公司在加泰罗尼亚以外西班牙其它地区的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23.1%,而在加泰罗尼亚的仅占3.6%,如果真的独立该公司“不得不考虑所有选项,包括迁移公司总部,以确保可持续发展”。起泡酒巨头ALMIRALL等加泰罗尼亚大企业也纷纷表达这种担忧,加泰罗尼亚雇主协会主席特雷巴尔,承认,当地企业家因分离主义的进程而感到紧张,一方面,加泰罗尼亚占西班牙GDP总量20%,另一方面,加泰罗尼亚企业50%的“出口”是针对西班牙其它地区的。绿色清洁产品公司Ecofrego在加泰罗尼亚地区销售量占销售总额三成,而在其它西班牙地区占四成,对独立他们也持谨慎态度,加泰罗尼亚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里瓦杜拉认为,独立将为加泰罗尼亚企业维持西班牙市场构成极大危险和制造新的障碍。尽管分离主义者称,由于可以省下部分缴纳给中央的税款,独立将带来160亿欧元红利,但许多跨国公司警告称,独立将造成当地企业业务减少,部分企业不得不迁出,投资也会被吓跑,这些都将影响当地经济。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在11月10日的专题节目中也担心地表示,加泰罗尼亚一半的“出口”是面向西班牙,一旦独立,后果很可能是“双输”。

金融业的态度也大同小异。9月18日,巴塞罗那储蓄银行、萨瓦德尔银行和西班牙银行业联合会联署一份声明,警告必须确保金融稳定,3天后西班牙银行行长林德表示,鉴于拉美和希腊的前车之鉴,“独立是不能考虑的选项”,为此声明勃然大怒的马斯威胁,一旦独立将不再支付加泰罗尼亚所欠西班牙银行任何债务。

不过当地小型企业的态度却截然相反。由800多个小企业组成的“加泰罗尼亚业务联盟”(NCC)负责人蓬(Albert Pont)就认为独立对他们有好处,可以减少税负,这些企业多半无需考虑加泰罗尼亚以外的业务,而在自治区内部,“独派”无疑占据上风。

但“统派”在这个问题上却显得气定神闲。

统派认为,巨额财政赤字、欧元区拒绝接纳,加上税收、社保等方面的障碍,都会成为“加独”的绊脚石。今年9月由加泰罗尼亚自治区政府支持的研究机构CEO所作民调显示,加泰罗尼亚人最关心的话题以此为失业、政治上的不满,以及经济形势,“加泰罗尼亚独立”只居第四位,巴塞罗那《每日先锋报》民调显示,认为独立可能成功的加泰罗尼亚受访者仅占20%,外长马加略曾强调称,如果加泰罗尼亚独立,当地将丧失近70万个工作岗位,失业率可能飙升至37%。

“统派”经济学家还指出,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亚洲产品可以轻易填补加泰罗尼亚的空白,亚洲如今能提供原本由加泰罗尼亚为西班牙所提供的大多数产品、服务和投资,且性价比更高,政治副作用更小。

 

今后怎么办

 

法国《快报》曾做过一番计算,认为如果加泰罗尼亚独立,西班牙将丧失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和金融中心巴塞罗那,近20%的GDP,有较强竞争力的医药、汽车、金融和旅游企业,近25%的国际游客。而法国电视二台统计认为,如果这样,西班牙将从欧盟第五大经济体退至第十四位,当然,自治区也将被迫偿还所有欠西班牙的债务,这意味着年GDP的97.7%,此外独立可能导致西班牙央行制裁(他们已经如此威胁),并使得加泰罗尼亚人退休金收入下降5.7-16.9%,因为他们将脱离西班牙社会福利保障。

马斯此次发难时间做过精心选择:6周后的12月20日,西班牙全国将举行立法选举,届时“加泰罗尼亚统独”将势必成为各全国政党博弈的焦点。

从目前情况看,坚定“反独”的PP和现任拉霍伊政府正力图“变坏事为好事”,借加泰罗尼亚以外西班牙选民对“加独”的不满大秀“民族主义肌肉”,力争抵消因经济治理不利和腐败丑闻频发而损失的民意支持率。拉霍伊已扬言“只要我是首相就决不允许国家分裂”,并越来越露骨地强调“将依据宪法发起强制措施”。

什么是“宪法的强制措施”?

1978年宪法第155条规定,如果自治区政府违宪,西班牙中央政府有权阻止地方选举,非常情况下可解散自治区政府。一些西班牙宪法专家更进而指出,“分裂主义者”可能被处以10-15年有期徒刑,并处3000-30000欧元罚金。

正如一些专家所指出的,西班牙经受不起“加独”的政治代价,为此甚至在欧盟内部独树一帜,至今拒不承认科索沃独立。如果加泰罗尼亚独立成功,离心力更强的巴斯克地区势必起而效尤,届时后果将不堪设想。

但PP在“用强”方面曲高和寡:左翼的社会党(PSOE)和异军突起的“我们可以”联盟,以及右派的西班牙公民党虽都不赞成“加独”,但同样反对PP的高压政策,主张在维护统一的前提下改善联邦制和加泰罗尼亚自治条件,和自治区政府“有商有量”,“我们可以”总书记伊格莱西亚斯甚至在拉霍伊“秀肌肉”后指称,拉霍伊和PP的强硬姿态是“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客观上助长了“加独”的气焰。

不过“加独”内部也并不是铁板一块。

CUP虽然支持“加独”却坚决反对马斯在未来“共和国”内继续掌权,正因如此在9月27日的“里程碑投票”中许多CUP议员离场弃权。在强硬独立派中,马斯一派主张“除了独立问题什么都不和马德里谈”,但许多其他派系却认为,如果独立实在不成,“别的也不妨先谈谈”,本属中间派但在公投等问题上多次配合“独派”的PSC更一贯主张借“独立”牌争取更大自治权和更多财政扶持。

12月20日的西班牙立法选举将对“加独”进程起到关键作用:如果PP败选或席位大幅萎缩,则“加独”很可能演变为又一次借“独”为名的讨价还价,事实上上一次“公投危机”,加泰罗尼亚当局就提出包括允许自治区在国际金融市场直接融资(且西班牙政府需提供财政担保)、由西班牙财政向自治区财政拨付50亿欧元抒困款、增加自治权和减少自治区税负等“价码”,此次恐怕要价会更高;反之,若PP大胜,则马德里和巴塞罗那间摩擦或将更加频繁、更难调和,更大的“统独”危机将一触即发。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