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国力与奥运

 

曾经有一句传播很广的话“国运兴体育兴,国运衰体育衰”,一度被许多国人奉为圭臬。然而纵观100多年的奥运史不难发现,这句话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至理名言。既是富国、强国,又是奥运大国的国家固然有不少,如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都是典型,但也有不少国家走出了不同的轨迹。

 

一度符合规律 渐渐背离曲线

 

有一些国家在参加奥运之初,表现出“国力和奥运成绩同步”的典型特征,但这种特征并未贯彻始终,而是越到后来,背离现象越明显。

北欧国家瑞典就是典型的例子。

这个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曾是首屈一指的奥运拿牌大户,08-56年的9届奥运会,他们共获得奖牌329枚,其中金牌112枚,金牌数最多一届(1912年,本土举办的斯德哥尔摩奥运)达23枚,奖牌最多的(1912和1916)则有64枚之多,这和瑞典在此期间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且是欧洲屈指可数的、两次大战均幸免于难的国家是相称的。但进入60年代后,尽管作为北欧福利国家的典型代表,瑞典经济继续走势向好,且社会也长期保持稳定,但瑞典代表团在奥运会上的表现却逐渐变得差强人意,自60年罗马奥运至2008年北京奥运,瑞典金牌数最多(有5届)不过4枚,最少(有两届,包括北京奥运)则“剃了光头”,奖牌最多(84年洛杉矶奥运)19枚,最少(68年墨西哥城奥运)仅4枚,这13届奥运,瑞典总共获奖牌125枚,其中金牌仅32枚。

另一个“曲线背离”的例子则是日本。

日本直到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才出现在奖牌榜上,前三届加在一起仅获8枚奖牌(其中两枚金牌),而1932、1936两届则共获36枚奖牌(其中13枚金牌),这和其二战前国力发展的轨迹基本吻合。二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直到52年赫尔辛基奥运才重新获准参加,当届仅获4枚奖牌(金牌仅1枚),60年代逐渐攀升到每届奖牌十多枚的水平,到了80年代,奖牌数突飞猛进,最多时奖牌数达32枚(84年洛杉矶奥运)之多。进入90年代,日本代表团的奥运表现开始回落,这都符合二战后日本从百废待兴到高速发展,又骤然遭逢泡沫经济破灭的国力变化轨迹。然而进入21世纪,日本经济持续低迷,连受重创,奥运表现却不跌反涨,04年雅典奥运,日本获得历史最多的37枚奖牌(其中金牌16枚,平了64年本土举行的东京奥运纪录)。

第三个“曲线背离”的例子,则是本届东道主英国。

奥运举办之初,英国是“日不落帝国”,国力鼎盛,奥运表现也轰轰烈烈,本土举行的08年伦敦奥运,英国获得146枚奖牌(其中56枚金牌);随着帝国的衰落,英国在奥运奖牌榜上的“收成”也一度每况愈下,最惨时竟然有一届只得一枚金牌(52年赫尔辛基和96年亚特兰大)的耻辱。但近几届奥运,英国代表团的表现却焕然一新,自00年至08年,共获奖牌105枚,其中金牌39枚,此次伦敦第三次本土主办奥运,首金尽管姗姗来迟,但一旦“开和”,却很快无声无息地攀到金牌榜第三的位置。众所周知,近年来英国经济表现并不理想,但奥运表现却反其道而行之。

 

国家非富即安 奥运收成平平

 

有些国家国力殷实,社会平稳,但奥运表现却平平无奇。

如加拿大,因僻处北美大陆,唯一的陆地邻国——美国是自己的盟友,百余年来本土兵革不兴,经济、社会发展都很理想,但这个国家的奥运成绩却着实太过一般,金牌最多不过4枚(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最少的则是“鸭蛋”(有5届,其中甚至包括1976年本土举办的蒙特利尔奥运,加拿大也因此成为唯一“零金牌东道主”的“荣获者”)。

又如比利时,这个国家两次大战均遭到重创,但战后便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经济繁荣,福利健全,是令人艳羡的富国,可就是这个欧洲金融中心所在地,其战后历届奥运的收获只能用“惨淡”二字来形容:自1948-2008年,比利时共参加了15届奥运,总共仅获得奖牌52枚,其中金牌仅11枚,和1920年本土举办的安特卫普奥运一届成绩(奖牌35枚,其中金牌13枚)相比,也好不到哪里去。

类似这种“国力强而奥运成绩差”的国家并不在少数,荷兰、瑞士、新西兰等,都是这类国家的典型。值得一提的是南非,虽然它的国力不如工业化国家,在非洲却是首屈一指的富国、强国和大国,早在1908年的伦敦奥运,它就第一次出现在奖牌榜上(2枚,其中1枚金牌),体育基础十分扎实,但其奥运成绩却远不如许多穷得多、弱得多,甚至也乱得多的“邻居”。

 

曾经辉煌过,如今在落魄

 

有些国家曾经是奥运奖牌榜上当之无愧的霸主、“财主”,如今却每况愈下。

最典型的例子是苏联/俄罗斯。俄国1908年首次出现在奥运奖牌榜上,当时只有3枚奖牌(金牌1枚),此后曾长期缺席,1952年赫尔辛基以苏联名义首次亮相,便一举斩获71枚奖牌(其中22枚金牌),4年后更在墨尔本奥运上以98枚奖牌(其中37枚金牌)的佳绩,一举跃上金牌榜第一的位置,此后直到解体,苏联和美国始终是奥运金牌、奖牌榜上交替领先的最强者,1980年莫斯科奥运,苏联在许多西方和第三世界国家抵制的情况下,一举夺得195枚奖牌(其中金牌整整80枚),达到其奥运成就的顶峰。然而解体后继承苏联衣钵的俄罗斯,奥运表现却每况愈下:92年巴塞罗那奥运,奖牌总数88枚(其中金牌32枚);96年亚特兰大奥运,奖牌总数63枚(其中金牌26枚);此后两届奖牌数虽有些许反弹,金牌榜排名却在2004年雅典奥运上落到中国之后(第三,奖牌总数仍第二),2008年(奖牌72枚,其中金牌23枚)的成绩,则更落到1956年以来的最低谷。

除了苏联/俄罗斯,另一些前经互会国家也走出了相似的轨迹。

如匈牙利,第一届奥运就出现在奖牌、金牌榜上,二战后成为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奥运表现更上一层楼,经常出现在奖牌榜前10的行列,但随着苏联-东欧阵营的瓦解,匈牙利的奥运表现又回到了两次大战之间的水准,每届只能收获十多枚奖牌,金牌则更是凤毛麟角(北京奥运只获2枚)。

再如罗马尼亚,二战前总共仅获得两枚奖牌(金牌为零),二战后同样步入奥运奖牌丰收期,表现最好的1984年,在大部分苏联、东欧国家未参赛情况下夺得53枚奖牌,其中金牌20枚。苏联、东欧集团解体后,罗马尼亚的奥运金牌收获仍维持了一段高产期,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才出现明显下滑(8面奖牌,其中4面金牌)。

这种“曾经阔过”的国家并非仅限于实行举国体制的的苏、东集团国家,奥运诞生地——希腊也“乍穷乍富”折腾了几个来回:首届现代奥运会在雅典举行,希腊夺取了46个前三名(当时还没有金银铜牌之分),其中10个冠军,而此后直到88年汉城奥运,希腊总共才获得20枚奖牌(其中金牌仅4枚),汉城奥运后希腊奥运成绩突然进步明显,92-04四届奥运,共获得奖牌50枚(其中金牌18枚),但08年北京奥运,希腊成绩再度被“打回原形”,当届仅获奖牌4枚,无一金牌。

最极端的例子是民主德国:这个仅仅在奥运奖牌榜上出现过5届的国家,总共获得409枚奖牌,其中金牌153枚,但这个暴发户般的体育强国却在一夜间土崩瓦解,从政治版图上彻底消失,给“体育兴国运兴”写下了最具讽刺意味的反面注解。

 

小国、穷国大场面

 

有些国家或小、或穷,或动乱不已,但奥运成绩却好得令人乍舌。

如非洲国家肯尼亚,是个经济并不富裕的农业小国,这个国家1968年才首次获得奥运奖牌,但当届就获得9枚奖牌(其中3枚金牌),此后除76、80两届因抵制而缺席,这个非洲小国每次都满载而归,9届奥运共获奖牌73枚,其中金牌22枚。

再如肯尼亚的邻国埃塞俄比亚,虽然国家更大、人口更多,却比肯尼亚更穷,且几十年来经历过多场战乱,但正是这个国家为黑非洲夺取了奥运史上第一枚金牌,虽然其成绩不如肯尼亚,近3届奥运却也夺取了22枚奖牌(其中金牌10枚)。

一些加勒比海岛国也有令人惊叹的成绩。如古巴,最近参加的6届奥运,奖牌总数都在20枚以上;再如本次在伦敦大放异彩的牙买加,近4届奥运共获奖牌29枚,其中金牌9枚。

这些小国、穷国、动荡国家,在奥运奖牌、尤其金牌榜上,常能排到许多富强得多的工业化国家前面。

(接下页)

[subtitle=]

 

人口大国 奥运散户

 

通常而言,面积大、人口多的国家,奥运会上的成绩也会相对较好,但例外却总是有的,许多南亚、东南亚国家便是如此。这些国家的人口大多不少,国力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奥运成绩就是上不去,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

印度是亚洲最早参加奥运、最早获得奥运奖牌的国家,早在1900年的第二届巴黎奥运,他们就已获得两枚奖牌,但此后漫长的年月里,印度的奥运成绩实在糟糕透顶:100多年里总共获得20枚奖牌,其中金牌仅9枚,一届获奖牌超过1枚的仅3次(1900、1952、2008),其中2008年北京奥运上的1金2铜,竟已是该国历史最佳成绩。

另一些南亚、东南亚人口大国,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来西亚、越南等,战绩甚至连印度都不如,其中马来西亚在本届奥运开幕前仅有3枚奖牌在握(无金牌),而越南的奥运奖牌总数更只有08年所获的区区一枚银牌。

 

国力和奥运战绩背离的奥妙

 

一些富国、强国之所以奥运成绩差强人意,是因为体制对资金去项管理严格,政府和公众不愿在竞技体育领域投入太多资金,以免影响群众体育投入和民生福利,如瑞典、英国、加拿大等,都曾不同程度出现这种倾向,甚至日本、韩国这些曾经借助体育“振奋国民精神”的国家,在自认为达到目的、可以“转入常态”后,对竞技体育的国家补贴、投入降低,“收获”也就应声而降。

一些较为富强的国家,更青睐的是非奥运项目,如南非人喜欢板球、橄榄球,加拿大人喜欢冰球,等等,整个社会虽有浓厚锻炼氛围,无如对夏奥会意兴阑珊,纳税人不喜欢,政府自然也懒得多投钱。

这些国家通常都有良好的体育基础,只要舍得投钱,成绩提升会很快。1996年英国耻辱性地仅获1金,比刚独立不久的哈萨克斯坦还少两枚,恼火的英国于次年成立“奥运战略”的专门运作团队“英国体育”,成立以来该团队累计发放“伦敦奥运周期资助”3.12亿英镑,不但悉心培养本国体育精英,还在全球范围内广挖强手为己所用,该团队CEO利兹.尼克尔坦言,英国“不仅仅要参与,关键是要赢”,在这种持续的“大手笔”作用下,正处经济危机中的英国,才能走出一条“国运不兴奥运兴”的道路。

而一些愿意、能够为精英体育一掷千金的国家,不管搞的是否“举国体制”,其奥运成绩都会在投入期和随后一段时间里突飞猛进,苏联、东欧国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有钱往里砸时,奥运战绩就花团锦簇,一旦沧海桑田,国势变更,纵使原有体系的框架还在,昔日的辉煌却已无法挽回。

那些能在奥运赛场上呼风唤雨的小国、穷国,靠的是“一招鲜,吃遍天”的绝招。他们深知自身体育土壤薄弱,综合竞技能力差,资金也好,人才和环境也罢,都不允许自己“遍地开花”,因此便牢牢抓住几个投资小、见效快、战线短、最适合自身优势的拳头项目,只要这一两朵花如愿开放,其奥运奖牌榜就绝不会太难看。不难看出,取得不俗战绩的小国、弱国,无不具备这样的“一招鲜”,像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的长跑,古巴的重竞技项目,牙买加的短跑等,均是最好的范例。

即便实力强大得多、能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大得多的前东欧“举国体制”国家,也往往采取这种“局部突破”战术,以求获得最大的投入/金牌交换比,这方面最极端的自然是民主德国,他们将大量资金投入到费效比最高的田径、游泳等“产金大户”项目上,而对三大球之类投入大、得牌少的项目则故意冷落。而另一些“举国体制国家”则将力量集中在几个拳头项目上,如保加利亚的举重、罗马尼亚的女子体操等,从奥运历史看,但凡“拳头项目硬”的国家,在国家投入下降、“举国体制”难以为继时,成绩损失会较低,衰落所延续的时间也更长,如罗马尼亚在苏联/东欧“举国体制”国家中,是奥运成绩滑落最晚、最缓慢的,这和其技巧类项目优势突出有很大关系。相反,倘“拳头不硬”,即便实行了“举国体制”,在奥运会上也难取得好的收获,比如越南。

当然,局势和政策的稳定也很重要,像朝鲜曾经拥有较稳定的经济来源(虽然是输入性的),较完善的“举国体制”,和一些不错的“拳头项目”,但纵观该国奥运史,因故缺席、或虽未缺席但无法全力以赴的次数不胜枚举,运动员选拔、训练、比赛,以及经济状况、精神面貌都不免受到很大影响,这当然会在奖牌榜上有所反映。

还应注意到的,是“东道主效应”。

有统计称,自1988至2000年共5届奥运,东道主都占尽便宜,以至于它们在参加下一届奥运时,金牌总数平均比“主场”低了32.8%,而高盛对1972-2008年夏奥会东道主金牌榜所作统计更表明,这些国家当东道主时赢得的奖牌数,比不当东道主时多出54%,这不仅因为天时、地利、人和,也不光和裁判照顾、项目设置有关,东道主为在家门口创出佳绩,会提前若干年追加精英体育投入才是关键之关键。由于这种投入持续时间长,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对提高竞技水平和夺牌能力都有很大帮助,一些原本在奥运奖牌榜上表现平平的国家,会因“东道主一任”而就此在奥运战绩榜上“脱贫致富”,如60年代的日本、80年代的韩国和90年代的西班牙等均是。但也有一些东道主,或投入不足,或重点不突出,“东道主效应”只能维持很短时间,甚至几乎没有,76年蒙特利尔奥运时的加拿大,和04年雅典奥运后的希腊,便是明例。

国力和奥运成绩当然有关,但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国家的体育机制、该国国民的兴趣和意愿,以及有没有“拳头项目”、能否把有限资源集中到这些“拳头”上,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奥运成绩曲线,罔顾这一切,而将国力和奥运成绩机械对应起来,是不科学也不准确的。

话题:



0

推荐

陶短房

陶短房

189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本名陶勇,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涉猎范围广泛,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都常常见诸出版物,业余时间还以研究太平天国史闻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