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舰队重返金兰湾?人心或有意 岁月总无情
据俄罗斯《独立报》3月6日文章称,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依古3月5日结束了对越南的访问。在越南期间,他会见了越南国防部长冯光青,讨论了加强双边军事和军事技术合作等问题。
一些俄罗斯媒体在绍依古访问前后不断放风,称“越南有意邀请俄舰队重返金兰湾”,甚至揣测“绍依古此行目的可能正是讨论俄重建金兰湾军事基地问题”,由于绍依古此行的第一站就是访问金兰湾,而俄国防部的确有官员承认,绍依古此行“探讨了俄方重新使用金兰湾海军基地可能性”,这更激发了外界的揣测兴趣,一些人进而认为,此举将对中国的南海主权构成威胁和挑战。
毋庸讳言,越南和中国存在南海主权争端,并一直不遗余力加强海军和海空军实力,近年来一方面以“自立自强”、“自主造船”的口号,力图自行开发一些装备,更主要的,则是从唯一现实、可靠的海外海军武器供货商——俄罗斯引进新装备,以对抗中国海军南海舰队。除老旧装备外,近年来引进或即将引进的包括6艘“基诺”级常规潜艇、10艘“闪电”级导弹艇、2-4艘11661型“猎豹”级轻型护卫舰,和12架苏-30MK战斗轰炸机等。
但即便如此,越南海军的更新、壮大速度仍远不及当面的中国海军南海舰队,在中国加强南海主权宣示的背景下自然倍感压力,因此近年来一直不遗余力尝试“借力”,包括和宿敌美国搞军事合作,邀请美舰访问金兰湾,参观美国航母,等等,甚至“美舰队重返金兰湾”的说法也一度传得沸沸扬扬。2010年3月,越南总理阮晋勇宣布将金兰湾港口“升级三年”,然后“开放供外国军事船只使用”,引发了又一轮热烈猜测。
金兰湾扼南海要冲,港阔水深,是天然军港,上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时被美国租用为军事基地,越战结束后收回。1979年中越战争爆发后,越南和苏联签订25年无偿租界协定,该港被扩建为苏海外最大军事基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度接管了金兰湾使用权,但因越方要求改为有偿租界,于2002年放弃。
越美关系近年来虽有改善,但毕竟政治体制差异太大,且越南官方对美国“和平演变”的意图向来持有戒心,“美舰重返”几度传得热闹,但最终有雷声、无雨点,奥妙便在于当局惟恐“门外拒虎,门内引狼”;相较而言,俄罗斯和越南是“老朋友”,且受实力和地缘政治限制,目前不可能对越南和南海有多少觊觎之心,当初的撤出系俄方主动放弃,如能请回,可谓既省心、又保险。
然而问题恐怕恰出在俄罗斯的这个“实力和地缘政治限制”上。
如今的俄罗斯,上至总统、下至普通国民仍抱有浓厚的大国意识,无奈实力却早今非昔比,财政状况虽在“石油美元”提振下有所改善,但经济结构仍嫌单一,经济转型步履维艰,底气尚嫌虚弱,在独联体圈内维持俄罗斯的强势地位尚需花费气力,在远离本土、利益关联不大的越南劳民伤财实在无大必要;金兰湾最吸引其它国家的,是其在印度洋-太平洋航线上的关键地位,而俄远东地区既无太大运输量,自己又有因北冰洋变暖而航利凸显、且更加安全的“北方航线”,金兰湾对目前的俄罗斯而言,战略价值并不重要。如果说,冷战时期的苏联,为了抗衡美国、牵制中国,需要在金兰湾安下一颗“铁钉”,和美军的新加坡、苏比克基地,以及中国在海南岛、雷州半岛的基地遥遥相对,那么今天的俄罗斯,又何尝有这个需要?将舰队派到自身没有重大战略利益需海军照顾的金兰湾,并因此刺激美国和中国这两个重大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这样的买卖,恐怕没有几个精明的政客会做。
即便有这个需要和意愿,今天的俄海军也缺乏这样的实力。
俄海军如今仍保持4个舰队的编制,但黑海、波罗的海舰队实力萎缩,最强大的北方舰队相距遥远,且需照顾更攸关俄罗斯战略安全的北大西洋-北冰洋方面,唯一可以就近利用金兰湾的,只有总部在海参崴的太平洋舰队。然而这支舰队饱经沧桑,如今刨去潜艇,能开动的主力水面舰艇只有一艘“光荣”级巡洋舰和四艘“无畏”级反潜护卫舰,其余非趴窝即封存,甚至早已大卸八块,把零件卖给外国。太平洋舰队当面,正对着美国阿拉斯加和日本列岛,在日本海和北太平洋需以劣势兵力抗衡驻扎在日本横须贺的美国第七舰队和日本海上自卫队,还需派遣分遣队赴印度洋护航、反海盗,即便有心在金兰湾“横插一杠”,又拿什么去插呢?
值得一提的是,俄国防部官员在证实绍依古此行谈及金兰湾时,用的是俄舰艇“使用”金兰湾的词汇,且表示重新在金兰湾建设俄海军基地“没有必要”。所谓“使用”,指的仅是海军编队路过金兰湾时的经停、补给、访问等行为,而这种行为因俄太平洋舰队定期派遣编队赴索马里海域护航,业已发生多次,和“重建基地”是两个概念。
当然,俄内部许多人对“重建海上大国”念念不忘,极力主张重返金兰湾,如俄联邦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主席科莫耶多夫、俄前国防部国际军事合作总局局长伊瓦绍夫上将等均曾提出这类主张,甚至建议俄联邦出资扩建金兰湾军港,修复废弃设施,并修建空军机场等。但正如前文所述,俄国力和海军实力都不足以支持如此恢弘的全球性部署计划,自身“看大门”的舰群尚未恢复元气,造船厂已很久未建造大于护卫舰的水面舰只,远比金兰湾更重要、且一直未放弃的目前俄唯一独联体以外海外基地——叙利亚塔尔图斯港,十年前就高调扩建,至今仍停留在图纸上,当年俄是因为不舍得支付越南每年两亿美元的租金而撤走的,如今越南方面恐也未必会如1979年那般慷慨到“无偿”,即便会,重新打造并长期维持一支海外舰艇编队和一个海外基地的战斗力和后勤保障,对俄罗斯而言也是沉重的财政包袱。近年来俄海军诸如“重建若干艘航母”之类“卫星”放过不少,有些甚至出自总统、总理之口,但最终如数落实者凤毛麟角,“重返金兰湾”的传闻即便有“来头”,短期内怕也只能作如是观。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