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在2001年,重操旧业的我作为一名客串的法语翻译,随着一个中国援外工程指挥部,来到遥远的北非国家阿尔及利亚。身兼翻译、秘书两职的我,很快就感到一种莫名的不适感:当地人说的话,写的字,我似乎都懂,又似乎都不懂,我仿佛来到了他们的世界,又仿佛与这个陌生的新世界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
直到从某一天开始,我不顾同事们好心的劝阻(当地恐怖袭击很猖獗),每晚收工后,都去附近镇上当地人聚集的小咖啡馆,买份报,喝杯蒸汽咖啡,和镇上的老少爷们(普通的咖啡馆,晚间照例是几乎没有女性的)聊聊足球,谈谈国际政治,说说那些由我们承建、将来由他们入住的新住宅楼,这种彼此间“相熟却陌生”的感觉,才一点一点慢慢消融,等我们按当地斋月传统,为社区修补道路、出席邻居小儿子割礼时,曾是一名旅居意大利赛车手、见多识广的当地聘用司机悄悄对我说:“陶,欢迎你进入我们的世界”。
现实就是如此:一方面,网络时代,全球化时代,让人与人间距离拉近,外语的普及和各种辅助工具的完善,更让来去匆匆的过客即便在海角天涯,也不必过于担心自己听不懂别人,或别人听不懂自己;但另一方面,网络也好,语言也罢,却未必能帮助一个陌生人去深入了解另一个陌生的世界,或帮助一个陌生的世界去真正接纳一个陌生人。甚至,网络化、快节奏、工具化,和信息的轻易可以获得,反倒令陌生与陌生间产生一种“浅了解”的惰性——我们认识,聊过,接触和交际过,但这就够了。
正如许多生活在异国他乡、甚至加入外国国籍的华人,终其一生也未能真正融入“另一个世界”一样,不少在中国的外国人尽管语言、衣着、饮食起居习惯都变得很“中国”,却仍然是一个“老外”,在中国人眼里是,在他们自己内心也是。但也有那么一些外国人,他们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来到中国,在中国人的世界里静静地“坐下”,一点一滴中,“他们的中国”仿佛变成“我们的中国”,他们对中国开始产生一种莫名的寄托感和归属感——或是爱,或是恨,或是悲欣交集,甘苦莫名。而对他们耳熟能详、见怪不怪的“周围的中国人”,也渐渐将他们当作自己生活范围内,一个或远或近的“常见体”,而不再是需要特别客气、或特别提防的“老外”。
《他们的中国》所写的,正是这样一群老外:他们久居中国,有些和中国人通婚,有些则融入一个遍布中国人的社交网,对中国的熟悉,不仅限于“看西洋景”,身上的中国气息,也绝不仅仅是闭上眼分不出是“老外”说话的京片儿或“上海闲话”,他们有的喜欢中国,有的不喜欢,有的本想离开却留下,有的本想留下却离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国人自己审视自己和“我的中国”,往往对身边的美或丑,善或恶,反倒因习见平常而看不真切,而真正的旁观者又会因对“别人的中国”缺乏感性的、细节的了解而难得要领。正因如此,书中这些传主的所观、所闻、所言、所想、所感,才显得弥足珍贵,因为对中国而言,他们既在山外,又在山中。
作者兰格格是中国人,却久居国外,努力地在异国他乡,一点点熟悉她曾经陌生的世界,相反,对于“她的中国”,正如某位传主所言,“接地感”反倒未必有这些传主们更细腻,更“新鲜”。用一个“外面的中国人”的笔触,去纪录一群“中国的外国人”,去勾勒“他们的中国”,是一个很别致的角度,也是一项非常有趣、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同为久居国外的中国人,且去过的国家更多、范围更广,接触到的异国文化也更“异国”,去的地方越多,呆的时间越久,就越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对所处、所熟的“外面的世界”,经历了一个自以为熟悉-自以为陌生-又自以为熟悉-又自以为陌生的过程:当你操一口当地人能听懂的语言,穿一身和当地人差不多的衣服,和人家握手、吃饭、寒暄,你会觉得于他们的世界很熟悉,但很快,你就会发现,自己和“他们的世界”之交集,其实不过如此,那个世界的绝大部分于你无关,甚至你根本感受不到其存在;当你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和那个世界相互适应、相互习惯,甚至产生一种聚则心安理得、离则怅然若失的复杂心情,自以为对其了解得很深、很细、很透,能对新来的“老外”、甚至某些好奇的当地人侃侃而谈这个世界的好与坏、善与恶,谈谈人性,谈谈爱情和人生,你会觉得,自己其实已是这个“新世界”的一份子;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或不幸者,看你怎么去理解),才会在某一天忽然恍然大悟——其实你之于这个“新世界”,依然是点在水面上的一只蜻蜓,你所了解的物情、人心、世态炎凉,也不过是你眼皮底下的这一小圈。
《他们的中国》书中大多数传主,似乎也仍处在第二阶段——开始产生一种对“他们的中国”特殊的情感寄托,甚至有些人觉得,自己比中国人更“中国”、更了解中国,但说到底,“他们的中国”并不是中国,一如白马并不是马,一如作者和我这样久居国外、自认为每天都在接触“外面世界”的华人,口中、笔下那个“我们的世界”,离世界的本来面目,无论宏观、微观,都差得很远一般。
陶短房
2013年7月19日 加拿大素里寓所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