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1年12月14日 02:31

俄罗斯:当对普京的“涅特”声响彻七个时区  

 

俄罗斯:当对普京的“涅特”声响彻七个时区

 

12月10日,指控俄罗斯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选举舞弊、要求重新计票或重新选举的示威游行,在横跨7个时区的俄罗斯约70个主要城市展开。在首都莫斯科,市中心广场和莫斯科河两侧聚满了示威者,据示威组织者称参加示威的有5-8万人,官方则称有2.5万,而一些中立人士目测推算,则认为有3-5万人,而在圣彼得堡则据称有10000人参加。不论最终数据是多少,这也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所爆...

阅读全文>>
2011年12月12日 14:29

美国大使重返叙利亚:唱得这是哪一出?  

12月7日,美国驻叙利亚大使罗伯特.福特返回大马士革任上,10月21日,他参加反对派集会途中,在大马士革米丹区哈桑清真寺附近遭到西红柿和石块袭击,车队中多辆汽车受损,次日美国政府以“大使个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将大使召回华盛顿,如今叙利亚国内局势依旧,“大使个人人身安全”恐怕不会有太多改善,那么何以美国要在此时此刻,将福特大使派回叙利亚?值得一提的是,因11月12日使馆袭击事件而在16日被法国外交部召回的法国驻叙...
阅读全文>>
2011年12月11日 14:57

红十字会该向加拿大同行学什么?  

 

红十字会该向加拿大同行学什么?

 

日前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在公开场合表示,加拿大红十字会曾“因输血问题导致2万人感染艾滋病”,但“10年过去了,加拿大红十字会现在是非常强大的红会组织”。

果真如此么?

 

事故的确有,数据不精确

 

首先,这个事故的确发生,且被称之为“加拿大红十字会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根据CBC当年的独家深入调查,红十字会血液污染问题早已有之,根据联邦卫生部当时的规定,红...

阅读全文>>
2011年12月09日 15:49

埃及 第二次革命?  

 

埃及 第二次革命?

 

11月19日开始的埃及警民冲突究竟是“第二次革命”或“第三次革命”?这似乎并不重要。正如法国电视二台记者所评论的,关键在于,这次冲突的场景似曾相识:成千上万的民众聚集在诸如解放广场、内政部大楼门前,以及亚历山大和苏伊士等地,高呼针对当权者的口号,诉求是让当权者赶紧交权,而当权者则试图用高压手段“清场”,“清场”不力后则改取缓兵之计力图“时间换取空间”。甚至这出戏的细节,如警方射...

阅读全文>>
2011年12月09日 12:15

美国消防队“画地为牢”的背后  

 

美国消防队“画地为牢”的背后

 

据媒体报道,美国田纳西州欧比扬郡郊一家居民家中失火,户主向附近南福敦消防队求救,消防队赶到现场却不动手救火,眼睁睁看着大火将房屋烧成灰烬。据媒体报道称,南福敦市长以“该户居民未缴纳75美元消防费”为由,认为消防队见火不救并无不当。

国内的朋友对此恐怕很难理解,而事实上这则转自台湾媒体的报道对此交代也并不清楚:这户失火居民的住所毗邻南福敦,却并不在城市管辖范围内,而...

阅读全文>>
2011年12月08日 13:33

“脸书革命”能撼动“铁打普京”么?  

 “脸书革命”能撼动“铁打普京”么?

当地时间12月5日、6日,俄罗斯联邦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两次发生针对普京的示威游行,如果说5日的游行人数尚不算多,也缺乏多少重量级人士(出名人物有反腐博客经营者阿列克谢.纳瓦尔尼和小反对党团结自由党领导人之一伊利亚.拉西内等),6日的游行则规模不小:成千上万的示威者高呼“普京是窃贼”、“迎接一个没有普京的俄罗斯”,乃至“发动一场革命”的口号涌上街头,在倾盆大雨中与匆匆...

阅读全文>>
2011年12月07日 14:43

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谁是赢家?  

 

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谁是赢家?

 

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投票结束,截止发稿时的统计显示,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得票率为49.68%,俄共19.70%,公正俄罗斯党12.91%,自由民主党12.18%,其余各党派均未超过5%的国家杜马入围线。

正如选前人们所普遍预料的那样,普京-梅德韦杰夫组合所领导的统一俄罗斯党仍然是议会第一大党,但优势已经大为缩小,尽管执政党宣布“仍然获胜”,但不少评论都认为,普京和统一...

阅读全文>>
2011年12月06日 02:06

希拉里访问缅甸:给什么 要什么   

 

希拉里访问缅甸:给什么 要什么

 

11月30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问缅甸,会晤了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和缅甸总统登盛。正如许多中外媒体所指出的,这是历史性的一次访问,上一位访问缅甸的国务卿级别美国官员,还是1955年的杜勒斯。

自1988年缅甸军方强行取消大选结果,再度在缅甸建立军人统治体制后,美国发起了对缅甸的一系列封锁、制裁和孤立政策,两国人员互访陷入停顿,各种关系也陷入长期低迷。自去年底以来,原...

阅读全文>>
2011年12月04日 01:56

叙利亚:“家法伺候”之后  

 

叙利亚:“家法伺候”之后

 

11月13日,阿盟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四天内中止叙利亚会员国”决议,逼迫叙利亚接受“无条件允许阿盟观察员入境”的条款;11月26日,阿盟外长紧急会议向对“观察员条款”讨价还价的叙利亚当局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后者必须在24小时内无条件接受阿盟条款,否则将对其实施制裁;11月27日,在叙利亚方面未明确答复的情况下,阿盟外长紧急会议通过决议,对叙利亚实施制裁,制裁内容包括立即停止与叙利亚政...

阅读全文>>
2011年12月02日 16:39

大使馆冲击事件:伊朗究竟发生了什么  

 

大使馆冲击事件:伊朗究竟发生了什么

 

当地时间11月29日,部分聚集在英国驻伊朗使馆门前示威的伊朗青年学生冲入使馆,降下英国国旗,升起伊朗旗,并撕毁了部分使馆文件,引发了一系列严重政治后果。

据法国《世界报》的报道称,当天下午数百名示威者在英国使馆门前示威,情绪激动的示威者焚烧了英国和以色列国旗,当情绪达到高潮时,数十名示威者或翻墙、或钻过警方隔离线,冲入使馆内,而现场警方对此“无动于衷”,尽管随...

阅读全文>>
2011年11月30日 17:49

黄西:名声大噪的“精神左宗棠鸡”?  

 “美国华裔单口相声大王”黄西,这个中西合璧的称号可谓响亮已极。说黄西在美国创造了华人演艺圈的奇迹毫不过分:尽管貌不惊人,也不是专业艺人出身,可他的演出视频在YOUTUBE上点击率已超千万,得以在诸如全美记者年会这样的大雅之堂登堂入室,在一群政要面前调侃另一群政要,功成名就,大红大紫,而这一切不过始于不到10年前,一次偶然的串场秀,可以说,包括那些在好莱坞、百老汇圈内咬牙打拼几十年的华裔红星在内,能取得他这...

阅读全文>>
2011年11月30日 03:36

“阿拉伯之春”中的伊斯兰势力  

“阿拉伯之春”中的伊斯兰势力

法国《世界报》10月29日刊出著名作家希尔威.考夫曼的文章,称“阿拉伯之春”正一点点变成“欧美之秋”,最初带有些盲目色彩的“阿拉伯世界终于现代化民主化”的狂喜,如今已被一种失控的感觉所替代。之所以如此,核心问题就在于,外部社会突然发现,阿拉伯的这轮新变革,其实并非按照它们的意图在演绎,而它们对于伊斯兰原教旨势力的崛起并迅速把握“阿拉伯之春”的方向权、话语权,感到不知所措。

...

阅读全文>>
2011年11月27日 03:45

北美 如何保证校车安全  

并非北美“土产” 却在北美完善

 

其实校车最早并不诞生于北美,甚至一开始也并不是汽车,而是诞生于1837年的英国,是一种用邮政马车改装、能乘坐26名学生的大型马车,其颜色也沿用了邮政马车流行的大红色,现代校车的几个关键特点:有醒目的涂装标志;停车时有警告其它车辆停驶避让的信号;每人一个座位,没有站席,以确保乘车者安全;在车的后部有应急出口,方便遭遇事故、车门被堵死后学生迅速撤离,等等,在那个时代就已基...

阅读全文>>
2011年11月24日 04:51

利比亚过渡政府:旧的去 新的来  

 

利比亚过渡政府:旧的去 新的来

 

或许这仅仅是一个巧合:当地时间11月22日,正当海牙国际法庭首席法官奥坎波抵达利比亚,准备和利比亚执政当局商讨赛义夫受审事宜的同一天,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利比亚过渡政府终于宣告成立了,“利比亚新政府”从此至少在形式上已成为一个政府,甚至可以说,这是自1977年3月2日,卡扎菲解散共和国,成立“群众国”(后改成“民众国”)以来,这个北非国家所出现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府。

按照...

阅读全文>>
2011年11月21日 17:23

华尔街还能“占领”下去么  

 

华尔街还能“占领”下去么

 

11月16日,“占领华尔街”运动遭到突如其来的挫折:当天凌晨,数百名纽约警察以“不得在公园内露营”为由,对在祖科蒂公园安营扎寨的“占领”者进行“清场”,将大多数“占领”者驱逐,坚持不肯退出的200多名示威者则被警方拘捕。

从“占领华尔街”运动爆发第一日起,共和党北京的纽约市长布隆伯格便毫不掩饰其对“占领”的反感,和“清场”的决心,10月中旬,他曾通过祖科蒂公园业主——布洛克菲...

阅读全文>>
2011年11月19日 20:14

空气质量评估:关键是尊重公众的感受  

 

空气质量评估:关键是尊重公众的感受

 

据媒体报道,中国环境保护部负责人日前披露,《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面向全社会的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将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并收紧了PM10、氮氧化物等标准限值。

不难看出,这些标准的调整,和日前北京市环保局与美国使馆监测数据出入之辩有关,也与公众鉴于官方公布的监测结果,和自己对环境的实际感受大相径庭,而产...

阅读全文>>
2011年11月18日 23:18

叙利亚:巴沙尔的孤独  

 

叙利亚:巴沙尔的孤独

 

11月15日的英国《每日电讯报》曾援引叙利亚温和反对派人士的评论称,巴沙尔之所以在阿盟13日作出4天内中止叙利亚成员国资格的决定表现出极大愤怒,甚至不顾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所规定的“各国间相互确保外交官在从事外交任务过程中不受迫害、不受法律制裁”条文,坐视政府支持者冲击多国使馆而置之不理,是因为阿盟的决定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或者干脆说,就算他料到表决结果,也万没想到22个...

阅读全文>>
2011年11月17日 04:28

浣熊记  

 

浣熊记

 

曾有个从国内来大温哥华旅游的朋友,在UBC大学校园内见到满地撒欢、毫不避人的成群浣熊,误以为是学校养的宠物,伸手去摸,结果被恶狠狠咬了一口。许多久住大温的朋友笑道,当地人绝不会误认浣熊为宠物,因为这东西在大温实在是太常见了,甚至比野猫野狗都常见,但凡住独立屋的人家,十有六七都见过这些毛茸茸、胖乎乎的不速之客。

笔者前年底搬进如今住的这幢独立屋,最初来光顾的野生动物只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飞鸟...

阅读全文>>
2011年11月15日 16:03

加拿大:最美的枫叶在身边  

 秋冬之交是赏枫的季节,许多国内朋友打算来“枫叶之国”加拿大旅游的,都远隔重洋不厌其烦地问“加拿大哪些地方枫叶最美”。

这个问题何须问我?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甚至中文日文韩文,五花八门的旅游图书、网站、指南,早已不厌其烦地罗列出一长串“赏枫圣地”的名单:在加东,有号称“枫叶之路”的加东40号公路,法语区老魁北克城的“枫叶之门”,充满法国风情的奥尔良岛,被称作“枫叶城”、“枫叶谷”的安大略省苏珊玛利...

阅读全文>>
2011年11月15日 11:24

是“新思维”还是“旧思维”  

 

是“新思维”还是“旧思维”

 

深圳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公务员廖天野因与父亲发生口角,对老父拳脚相向并将之赶出家门,而此前廖母已因不堪儿子打骂而离家出走,廖父无奈之下走进派出所,事件引起舆论和公众大哗。

这件事最终以市委书记王荣亲自充当调解员,廖天野当众作出道歉姿态、廖父母当众表示谅解的“大团圆”、“合家欢”告一段落,对此深圳有关方面将之称为“新思维”、“春风化雨”,并认为此举“挽救了家庭”、“...

阅读全文>>